2017年,廣東一男子突然失蹤,竟是被買走替代別人,灌醉後被火化

2023-12-15   彤陌紅塵

原標題:2017年,廣東一男子突然失蹤,竟是被買走替代別人,灌醉後被火化

2017年,廣東一個智障男子,外出時突然失蹤,家屬報警後,苦苦等待兩年,等來的不是家人的回歸,而是一捧骨灰。

光天化日下,離奇失蹤、苦尋無結果。直到兩年後的一人主動自首,才最終揭曉謎案。

原來,這位智障男子,被人蓄意灌酒、醉後,被殘忍殺害。智障人士因何與人為仇,落得身死下場?

原來,這僅僅是因為「智障」,便於殺害,兇手的動機也並不是單純的害命,而是為了謀財。

這到底是一起怎樣離奇的案件,智障男子為何倒霉地成了兇手的目標。兇手是誰?最後落得怎樣下場?這一切還要從火葬的形式講起。

不願火葬

在廣東省陸豐市,有一位名叫黃培堅的富豪。這個人自小就頭腦靈活,又趕上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屬於那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之一。

而他的富,還不是普通的富,在陸豐市,黃培堅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一切似乎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完美,然而生老病死,不為人的意志可抗拒。就在黃培堅風生水起之時,一次體檢,擊碎了所有的美夢。

肺癌,而且還是晚期。黃培堅在生活最如意的時候,檢查出患有絕症。這讓黃培堅內心十分失落,美好的事業前程,富足的生活,這一切,都將與他再沒有關係。

住院治療期間,黃培堅內心一度絕望。黃培堅的弟弟黃培青趕到醫院,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哥哥,那絕望無助的樣子,內心也是感同身受。

這些年來,黃家在當地如魚得水。這一切,全靠哥哥打拚換來的,而黃培堅對弟弟也十分照顧。

這讓黃培青決定放下一切,在哥哥最後的生命里,陪伴在身邊。

黃培堅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很快就調整心態,不再恐懼死亡,而是開始安排後事。

將公司和家裡的事情都安排好後,黃培堅沒有了牽掛,在弟弟的陪同下,看望了很多以前的老朋友。這些年來,大家各自忙著事業,無暇他顧。

臨終之前,彌補遺憾,也算是人生的幸運。

一切都處理好了,唯有最後一個心愿,或是說遺願更為貼切,但這件事不是黃培堅自己能做的。

因為我國政策規定,人去世後將要統一火化,這點讓黃培堅內心不能接受。入土為安,是很多人內心的心愿,尤其是某些有錢人,對此看得很重,甚至是執念。

但死後的事情,黃培堅就沒辦法處理了。於是,他將內心的想法告訴了弟弟黃培青。

出於對哥哥的感情,也感激哥哥這些年對自己的幫助。黃培青聽後沒有猶豫,立刻就答應了哥哥最後的遺願,表示一定想辦法完成哥哥的心愿。

對於這樣的事情,黃培青也根本沒有接觸過,但不管怎麼說,已經答應了哥哥,就一定要想辦法做到。

通過朋友的介紹,黃培青找到了專門處理屍體的行家劉長貴。

黃培青沒有兜兜繞繞,見到劉長貴之後,直接表明來意:只要幫哥哥完成最後的心愿,錢不是問題。

劉長貴這個人專門做一些與喪葬有關的生意,對於死亡這件事的處理,可以說非常熟悉。

並且黃家在陸豐市的名聲,劉長貴也有所耳聞,知道人家不差錢,就缺個能辦事的人。

劉長貴不愧為專業人士,很快就給出了解決辦法,調換屍體,找一個合適的屍體,替換黃培堅的屍體,再將黃培堅的屍體拉回老家土葬。

為了這件事能夠順利進行,找到合適的屍體,避免引出麻煩。黃培青將這件事全權委託劉長貴去做,並當場給了劉長貴10.7萬作為好處費。

對劉長貴來說,十多萬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他很想獨自完成這件事,獨吞好處。

奈何,劉長貴的手裡也沒有屍體,這屍體哪能說弄到就弄到。

於是,劉長貴想到了一個人,與他長期保持僱傭關係的黃松斌。劉長貴每次接到喪葬生意時,就是由黃松斌負責拉屍體,以此為生。

初見黃松斌時,當聽到劉長貴要弄來別人的屍體,這麼缺德的事情,黃松斌並不想干這件事。

可是,隨著劉長貴不斷加高價碼,黃松斌內心的慾望,促使他妥協了。

為了做成這件事,劉長貴可謂是大出血了,從黃培青那裡拿到的10.7萬元,他答應給黃松斌整整9萬元。

對於一天能賺個一百二百的黃松斌來說,還沒一次性見過9萬元。為了錢,黃松斌也決定豁出去了。

接下來的幾天中,黃松斌一直東奔西走,打聽哪裡有人去世,然後主動上門,找家屬協商,「買」屍體。

親人離世,本就是讓家人無比傷心的事情,再拿著親人的屍體去賺錢,這缺德的事情,哪有人願意做。

就這樣,黃松斌忙乎了好幾天,準備替換的屍體一直沒有下落,這讓黃松斌十分著急。

這時候的黃松斌根本就不考慮其他,腦海里縈繞的只有那9萬元錢。

聽說黃培堅就要不行了,黃松斌愈發焦急,情急之下惡向膽邊生。

為錢瘋狂

眼看著時間緊迫,自己四處尋找無果,黃松斌動了其他的心思,既然死屍找不到,那就找個活人。

於是,黃松斌開始開著車,四處閒逛,找尋合適的目標。很快,黃松斌就發現了一個目標,經過兩天的跟蹤、試探,黃松斌決定,就是他了。

被黃松斌選中的目標,是一位智障男子,住在陸豐市下面的蕉園村,名叫林少仁。

林少仁的人生,就是一個充滿悲劇的人生,自幼患有先天性智障,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也是因為這個病,沒有人願意嫁給一個「傻子」,40多歲的林少仁就一直與母親生活在一起。

那些年來,因為林少仁的智力低下,母親可是沒少為了他操心。

林少仁的情況,註定了身邊沒有朋友,沒有人願意與他相處,這也就造成林少仁經常獨自一人外出,有時候一個人玩久了,回來晚了,母親也沒在意。

這是林少仁的這個病狀,讓黃松斌意識到:林少仁是個最好的下手目標,好騙!身邊沒人!出事了家裡人也未必在意。

就這樣,黃松斌開始觀察林少仁的行為,發現他每天都會在中午的時候,固定地到村頭的垃圾桶翻找垃圾。那個時間,村民們要麼在家吃飯,要么小憩,路上基本不會出現什麼人。

而就在這時,再次促使黃松斌下手的消息傳來,黃培堅因病去世,即將出殯。

似乎所有的條件,都完美地具備了,黃松斌決定動手了。

2017年3月1日,黃松斌早早地開著麵包車,在村頭的垃圾桶附近等待著林少仁的出現。

果然,一過中午,林少仁準時出現了。

黃松斌觀察了一會,發現確實附近沒人。於是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白酒,走向林少仁。

黃松斌將手裡的酒晃了晃,告訴林少仁這東西很好喝,要不要試試。林少仁根本就不知酒為何物,對黃松斌也沒有一點防備心理。

拿起酒瓶就喝了起來,黃松斌見狀就開始哄騙林少仁,說車上還有很多這種好喝的,還有好吃的。

就這樣,在黃松斌的連哄帶騙下,林少仁被忽悠上了麵包車。

林少仁也不知道酒醉是什麼,在黃松斌的哄騙下,居然一口氣乾了五瓶白酒,邊喝邊吐,邊吐邊喝。很快,林少仁就醉得人事不知。

見時機成熟,一切都很順利,黃松斌拉著林少仁快速離去。隨之到了事先約好的地方,將林少仁捂死,裝入了黃培堅的棺材。

就這樣,林少仁替換了黃培堅,完成了火葬。而黃培堅的屍體,在弟弟的安排下,被偷偷送回了老家土葬。

這一切發生得神不知鬼不覺,林少仁人都已經被火化了,家裡還不知道他出事,還以為林少仁獨自在外面玩。

直到事發當天的晚上,見林少仁遲遲不歸,母親才著了急。聯繫親友趕忙尋找,可哪裡還能找得到了。

一個大活人就這麼不見了,並且林少仁從沒有出過村子,找尋起來並不難。當意識到可能出事後,林家人選擇了報警。

警方接警後,很快展開了調查。但因為線索有限,僅有的一個攝像頭還過於模糊,除了能看清,林少仁上了一輛白色麵包車之外,其他幾乎都看不清。

之所以能辨認出是林少仁,還是因為他的身高、體態和走路姿勢。

此後,案件一下子陷入僵局,沒有絲毫進展,整整兩年多的時間,林家人除了等消息,一無所獲。

最終結局

此案似乎發展成了懸案,很難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但是,沒想到,黃培青卻居然主動自首,交代了買「屍」替屍的犯罪事實。

完成哥哥的臨終遺囑,黃培堅內心感到欣慰,對於幫助自己完成心愿的劉長貴,自然要表示感激。

劉長貴也實現了接近黃培青,得到黃培青關照的目的,兩人可以說是一拍即合。從那以後,兩人的聯繫逐漸多了起來,也經常湊在一起喝酒、聊天。

就在一次酒局上,黃松斌也在場,借著酒勁,也為表現自己,黃松斌講述了買「屍」的過程。

黃松斌這一說,嚇得黃培青馬上就醒酒了,這哪裡是買來的屍體啊,分明是故意殺人啊。

那天之後,黃培青一直耿耿於懷,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搭上一條鮮活的生,這不是他的初衷,也不是他願意看到和能夠接受的。

反覆掙扎了好幾天,黃培青決定找到公安機關自首,講述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2019年10月10日,黃松斌與劉長貴被緝拿歸案,林家人苦苦等了兩年半的消息,終於等到了。

經過歷時近一年時間的審理,法院最後判處黃松斌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之所以判死緩,沒有立即執行死刑,是因為事發後,黃培青等人積極對林少仁家屬進行了經濟賠償,取得了受害人家屬的諒解。

對於判決結果,黃松斌並不接受,再次提起了上訴,黃松斌認為他不是主犯,只是替劉長貴和黃培青辦事,不應判死刑。

但法院最後駁回了黃松斌的上訴,其辦事是真,但其殺人動機,完全是為了給自己謀利,蓄意且獨立完成的殺人過程。

而事實也證明,黃培青和劉長貴對黃松斌殺人「買屍」的事情,並不知情。

黃松斌之所以走上絕路,完全是自己的貪婪所致。

而對於黃培青和劉長貴的判決,卻引起爭議,普遍認為處理不當。這是因為,法院最後以劉長貴犯罪證據不足,不予起訴。黃培青犯有侮辱屍體罪,但情節較輕,還有自首等情況考慮,不予起訴。

而黃培青找人購買屍源,已達到替屍的目的,是促成黃松斌殺人的動機,應予以追訴。

劉長貴在這件事中,作為中間人的身份,為黃培青提供幫助,並主動找到黃松斌解決屍體來源問題,也應承擔一定責任。

尤其是在明知道被火化的不是黃培堅的情況下,依然對他人屍體進行了火化處理,破壞了屍體的完整性,涉嫌構成故意毀壞屍體罪,應對其予以追究。

對於檢方最終做出的不予起訴的決定,主要還是考慮到黃培青和劉長貴,對殺人事件的不知情,劉長貴在此事中僅起到傳話的作用,這才最終做出的決定。

此案相關其他細節,我們就不得而知,但相信法律是公正的,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要為自己的過錯承受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