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訓練一邊寫論文,蘇炳添是怎麼做到的?

2023-07-11     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一邊訓練一邊寫論文,蘇炳添是怎麼做到的?

7月9日下午

暨南大學體育學院教授蘇炳添

在暨南大學石牌校區旭日田徑場

給師生們帶來一堂生動的課程

課堂上

蘇炳添結合多年的訓練經驗進行講解和分享

同學們熱情高漲、躍躍欲試

授課現場熱火朝天

在這次教學中

蘇炳添還揭秘了自己

一邊訓練一邊寫論文

是怎麼做到的

01

跨步跳

跨步跳時

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不是越小越好呢

針對學生只用腳尖接觸地面的動作

蘇炳添用手模擬動作進行講解

腳的不同部位觸地時的彈性不同

獲得地面的反作用力也會不一樣

要學會巧用觸地的反饋力

「目前在田徑範圍

我們所推廣的基礎,

大家還沒有完全能夠把握、用好。

未來通過更好的體系傳播,

我相信國家的基礎性練習會更好。」

蘇炳添認為

對於任何一個項目

只有基礎性練習做好了

基礎才更加穩定

隨著成績與基礎的成熟

未來才能走得更高、跑得更快

02

雪橇跑

在負重雪橇跑環節

蘇炳添指出學生未能完全配合器械

進行有效訓練

而且跑步的路線比較分散

他分享了自己

平時訓練沿直線跑的經驗

直線跑的訓練使前進路線更加集中

更好地節約距離和時間

03

雙臂負重

「平時訓練的時候,

一定要做好個人訓練的日記,

以及每堂課運動能力的表現、數據。」

在蘇炳添看來

做好數據記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因為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樣的狀態

通過翻一翻筆記的記錄

可能就會找到以前的感覺

也可以知道現在的狀態

以及水平到達哪一個階段

「很多人會說,

為什麼你訓練還可以去寫一些論文?」

蘇炳添回憶

大概從2010年開始

他就對自己的體育生涯訓練進行記錄

剛開始記錄一些簡單的

訓練內容和方法

到後來出國訓練時

記錄學習到新的運動體系

動作以及技術理念

蘇炳添提到

中國短跑從2013年最好能跑到10秒

到目前達到9 秒 83

成績的提高離不開祖國的用心培養

在提問環節

蘇炳添提到自己的一段經歷

「我在2014年的時候

已經達到了10秒06

還要去改變自己的起跑腳

相當於重新學習起跑。」

有10秒06的成績時

他對起跑已經有一定的肌肉記憶

各方面已經形成了固定動作

成績在外界看來已經成型了

為什麼這時候還要改變起跑動作?

蘇炳添說

因為「渴望跑得更快」

課堂最後

蘇炳添表示

中國短跑今天的成績

不僅只有前線運動員的努力

其他前輩都付出了很多力量

很多關心體育事業的人

對項目的支持以及關注

也非常重要

「你們對我們的支持,

讓我們更加努力、更有信心跑下去。」

文字 | 中國教育報 通訊員 張紫欣 楊曼潮 記者 劉盾

圖片由暨南大學提供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上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4d00f315e5af0a4391c1e6d96fca4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