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孩遭遇窮養後,人生軌跡都會受影響,提醒父母別瞎嘗試

2023-03-21     樊村聊教育

原標題:當女孩遭遇窮養後,人生軌跡都會受影響,提醒父母別瞎嘗試

俗話說「窮養兒子富養女」,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人們轉而更傾向於「窮養」女兒,為的就是不要讓虛榮成為女孩的標籤,不養成她們驕縱的性格。

李湘就以「富養」女兒王詩齡而一直被網友所詬病,很多人認為「富養」會讓女孩過早成熟,而「窮養」才是正確的。

那麼「窮養」女兒,真的可以讓女孩性格更好嗎?其實不見得,「窮養」女兒反而會讓她們失去原本活潑快樂的性格,因為被「窮養」而將人生路越走越窄了。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網友分享的故事,也是關於「窮養」女兒的故事,希望讀懂故事的父母們不要再嘗試「窮養」女兒了。

當女孩遭遇窮養後,人生軌跡都會受影響,提醒父母別瞎嘗試小玲(化名)在20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抽煙喝酒,也常常不回家,父母也已經管教不動了。

小時候,小玲的父母一直堅持「窮養」女兒,和大多數家長一樣,他們認為這樣對女兒成長大有幫助,於是從小都限制女兒的消費,也不讓女兒買很貴的物品,當然這其中也有家庭經濟方面上的困難。

不過小玲父母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一直在小玲面前表示:限制其消費是為了她好。

隨著小玲慢慢長大,周圍同學有的東西,她往往都不能擁有,每次一問父母,得到的都是否決。後來小玲上了初中之後就輟學了,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想要自己賺錢,不想每次都會被父母拒絕。

但是由於年齡小、缺乏判斷力,於是就結交了一些愛抽煙喝酒的朋友,就跟著一起過上了這樣的生活,父母表示確實很無奈。看完小玲的故事,父母們還敢「窮養」女兒嗎?

為什麼不可以「窮養」女兒?這三個危害父母們一定要知道「窮養」其實隱藏了更多危害,可是父母們往往誤認為這是對孩子的鍛鍊,從而造成看不可挽回的錯誤。

一、「窮養」培養出了女兒自卑懦弱的性格

在貧窮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因為一直都在「仰望」他人,身上都有一股自卑勁。前面說到的小玲其實也是自卑的,她同學能夠買到的東西,她沒有錢買,這就讓她覺得自己跟別人有差距了,這就是自卑的來源。

被「窮養」的女孩在金錢上跟不上別人,別人可以擁有自己的零花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自己卻不行。

這種關係和差距一旦形成,就會越來越強化女孩心中的自卑,甚至讓自己變得懦弱,她們會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擁有的,只看得見自己得不到的,所以也容易變得嫉妒心強、看不得別人好。

二、「窮養」埋下了女兒心中怨恨的種子

「窮養」一般都是父母的心態在作怪,有時候並不是因為經濟上做不到,而是父母故意在讓女兒「享受清貧」。這樣的做法最大的危害,就是讓女兒對父母有怨恨心理。

父母對女兒的生活進行控制和量的縮減,如果孩子不懂得父母的用心,勢必就會對父母的做法表示不理解,認為父母是在為難自己的,或者是不喜歡自己,這就造成了女兒對父母的怨恨。

三、「窮養」讓女兒對金錢更加敏感

很多父母對「窮養」的理解,就在於金錢上的縮減和節制,不斷減少女孩的零花錢,限制她們的消費,因此也會不知不覺中降低她們的生活質量,而金錢被限制的她們對金錢也就更加敏感了。

危害之一就是容易「拿人的手短」,長期被限制的她們,如果遇到出手大方的「有心人」,就很容易被他人控制甚至利用。

被「窮養」長大的女孩,在自己擁有了經濟獨立能力之後,更加容易成為「月光族」,以為從小不被滿足的她們在自己能夠滿足自己時,就會加大對自己的「獎勵」甚至是揮霍。

窮養還是富養,都不應該單單體現在物質上,養女應該秉持不嬌不棄「窮養」的好處是有的,但是其實危害更嚴重,父母們最好就不要輕易去嘗試「窮養」女兒,而是注重「富養」。「富養」的精髓不在於金錢的投入,更多的是要培養女兒內心的富足,培養女兒不卑不亢的良好性格。

這就需要父母在生活中儘量滿足女兒的需求,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都應當在尊重和協商的基礎上來滿足她們,教育她們養成自己的優良習慣,父母更要給予女兒更多的愛和溫暖,給足她們安全感和歸屬感,讓她們內心豐盈且自信滿滿。

不僅要在物質上滿足她們,更要在精神上為他們打造更高更遠的世界,教育女兒要多讀書,多了解前人以及社會上的精神財富,更要多出去走走,感受不一樣的世界,用更廣闊的視野去對待美好的世界。

留言板話題:您贊成「窮養女」的教養方式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4a60076ee257076727b9e41a9a790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