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混得開不開的標誌,兩個字

2023-06-24   壹讀

原標題:浙江人混得開不開的標誌,兩個字

愛吃楊梅的壹讀君|敏敏 閆梓萌

楊梅成熟的時節已至,許多人都在對比價格購買楊梅,研究、分享楊梅的各種吃法。而其中,浙江人似乎難掩他們的自豪與驕傲,在吃楊梅方面,他們有著自己的「高貴」。

小紅書上,許多人曬出自己收到的一筐一筐的楊梅,並難掩喜悅地表示:「在浙江,一個人混得好不好,就看六月有沒有人送他楊梅!」

圖源:小紅書截圖

這也吸引了許多網友的注意:浙江人,為什麼這麼鍾情於楊梅?

浙江,楊梅大省

楊梅原產於中國東南部,已有超過2000年的栽培歷史。

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所述,楊梅名字的來歷,是「形如水楊子而味似梅,故稱楊梅」。其中,水楊子是指風箱樹的果實,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古人常將風箱樹種植在溪流土堤邊,作為護堤植物,以防止堤岸崩塌。

作為一種亞熱帶核果類常綠果樹,楊梅喜蔭耐濕,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北緯20°至31°之間的地區,即雲南、貴州、浙江、江蘇、福建、廣東、湖南、廣西、江西、四川、安徽、台灣等省份。

此外,楊梅也在日本和韓國進行栽培,東南亞國家如印度、緬甸、越南和菲律賓等地也有分布,但由於生長出的果實較小且味道酸澀,主要用於庭院觀賞或腌制食用。

在日本的網友發出疑問|圖源:小紅書截圖

要想種出多汁甜美的楊梅,種植環境一定要水分充足,所以楊梅產區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毫升以上。

浙江年均降水量在1100-2000毫米之間,氣溫適中,年平均氣溫在15℃-18℃之間;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年日照時數在1100-2200小時之間。因此,是種植楊梅的「天選之」之一,栽培歷史超過500年。目前,浙江全省楊梅種植面積132萬畝,今年產量71萬噸,比上年還增長了15%。

被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的十個市縣中,有八個都位於浙江。

其中,餘姚市在1995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是最早獲得該稱號的城市。餘姚的楊梅可分為烏種、粉紅種、紅種和白種四個主要品種,其中烏種的「荸薺種」由於味道甜美,果核較小,產量豐富,最為著名,今年年產量達到22萬噸。

此外,主要產於台州的東魁楊梅則以其碩大的果實而聞名,單果重約20-25克,並且產量豐富,今年產量達到40萬噸,因此也被稱為「東方魁首」和「楊梅王」。

木框上的東魁楊梅|圖源:圖蟲創意

在這些主要楊梅產區中,台州產量28萬噸,寧波和溫州12萬噸,麗水8萬噸,金華5萬噸。楊梅也逐漸成為了浙江省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作為盛產楊梅的「大省」,浙江人自然十分自豪,初夏來臨時,成熟的楊梅也成了親朋好友間的贈禮。

為什麼流行贈送楊梅

楊梅多產,但不易保存,因為楊梅中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糖分,很容易滋生細菌。

另外,楊梅富含花色苷,這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物質,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它的色澤及狀態,如光照、氧氣、金屬離子等都可以使花色苷變色或者產生沉澱。而這些外界因素,在從楊梅採摘下來,裝箱,運輸,擺在貨架上,到最後被消費者食用的過程中,很難完全避免。拿到手的楊梅,也很容易有不同程度的損壞。花色苷在藍莓、紅莓、櫻桃、葡萄等水果中也含量豐富,這也是為什麼這些水果總是成批賣而不允許挨個挑選,一大盒裡總會有幾個壞果。

把楊梅放在冰箱冷凍,可以存一個月左右;放在冷藏,則能勉強維持三天;如果是在常溫下保存,則「一日味變,二日色變,三日色味皆變」。

那麼多的楊梅,一時半會兒也吃不完,但是沒放幾天就會壞掉。所以分給朋友們吃一吃,既能分享快樂,還能避免浪費這麼美味的果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成筐送楊梅的浙江人|圖源:小紅書截圖

但這只是人們互贈楊梅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楊梅確實好吃,還吃法多樣啊!

楊梅不好儲存,人們便發明了腌制、做成果醬、果汁、罐頭等方法來延長楊梅滋味的存在時間。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成書的《齊民要術》中,就記載有「藏楊梅法」:「擇佳完者一石,以鹽一斗腌之,鹽入肉中仍出,曝令干熇。煮取汁漬之,不加蜜漬,梅色如初美好,可堪數歲。」

楊梅還可以做成各種飲品,比如傳統常見的楊梅湯,密封好能在冰箱裡放個2~4天。還有楊梅酒,做好之後保質期能達到4~5年。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里也提到,以楊梅「釀酒,號梅香酎,非貴人重客不得飲之」,看來楊梅也是一種珍貴的禮物呢。

近幾年,各大飲品品牌也推出各種楊梅製作的飲品。

民間也有各路「大神」施展廚藝,研究楊梅的新吃法,與大家分享食譜。

今年夏天,一位定位在浙江的網友,也和大家分享了她學校食堂推出的新品——楊梅冰湯圓。碗中淡紫色的冰粉打底,鮮艷的楊梅色小湯圓,配上一顆楊梅果子和荔枝果子,光是看起來就能感受到那冰冰涼涼,酸酸甜甜的口感,十分解暑。

圖源:小紅書截圖

好吃的楊梅,對身體也有許多好處。

楊梅富含維生素C,每100克楊梅含有約50毫克的維生素C,相當於日推薦攝入量的60%左右。要知道每100克的橙子所含有的維生素C為53.2毫克,也就是說,楊梅的維生素C含量堪比橙子。不過,如果想靠吃楊梅來補充維生素C的話,要注意不要與黃瓜同食,因為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會「抵消」掉楊梅的營養價值。

楊梅也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每100克楊梅含有約3克的纖維素,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等消化問題。楊梅含有的鈣、鎂、鐵、鋅等多種礦物質,則對於骨骼健康、血液循環、免疫系統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楊梅所含的豐富的花色素和類黃酮成分,更是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本草綱目》也記載,楊梅能夠「止渴,和五贓,能滌腸胃,除煩潰惡氣」。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楊梅在我國的文化里,形象比較積極,不像送人黃花、白花或者送人鐘錶那樣,會被聯想到不吉利的寓意。

有關楊梅的古詩句,大多都是稱讚其味美、色艷。南宋詩人方岳在其《詠楊梅詩》詩中說:「眾口但便甜似蜜,寧知奇處是微酸。」明詩人人徐階更是將楊梅與荔枝相「拉踩」比較:「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長安?」

在當代網絡文學裡,也有「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噹啷響」一類的句子,用楊梅來比喻青澀的感情和美好的感覺。

這麼看來,楊梅好吃,吃法多樣,還富含營養和積極的寓意。送人楊梅,就相當於送了人家「三千萬」——千萬要幸福,千萬要健康,千萬要快樂。

不過,楊梅雖好,也不能貪多,吃多了楊梅,對身體也會造成損傷。

楊梅含酸量為0.5%~1.1%,嘴裡有潰瘍的人,應該謹慎使用,不然會獲得十分「酸爽」的體驗,還無益於傷口的癒合。

而且,楊梅酸的後勁兒很大,雖然你沒覺得胃裡有什麼感覺,但其實酸已經傷害到胃部了,不僅吃完後會覺得胃不舒服,還會因為在吃的時候沒意識到而越吃越多,加大損傷的「劑量」。這些酸性物質很容易胃黏膜、腸粘膜造成刺激而影響正常的排便功能,而導致排便困難,加重便秘。 還可能會引起胃酸分泌變多,損傷胃黏膜,出現反酸、噯氣,甚至還會灼傷食管,損傷胃部。

很多人也會發現,吃完楊梅後,牙齒軟軟的沒有力氣,這是因為楊梅中的酸損傷到了牙齒。大家吃完楊梅也應該立即漱口、刷牙,避免咬硬東西。

專家指出,每次吃楊梅別超過8個,控制在50克左右最為適宜。如果實在喜歡楊梅的味道,可以把楊梅加水煮成楊梅湯,稀釋其中的酸度,便可以多喝一些。

另外,由於楊梅里容易藏有白色的果蠅幼蟲,許多人都傾向於用鹽水把蟲子泡出來再食用楊梅。不過倒是有很多專家表示,楊梅上的小蟲沒什麼危害,反而有很多優質蛋白和抗菌肽,就算吃到肚子裡,也沒什麼大礙。懶得用鹽水泡楊梅,又實在膈應的話……

眼睛一閉,一睜,這不就吃下去了嘛。

參考資料:

[1]新華網:盛夏時節 如何科學食用楊梅

[2]潮新聞:食貨志|五月楊梅已滿林

[3]新華網:「中國楊梅之鄉」迎來增產豐收季

[4]楊梅的營養價值及其加工進展,夏其樂,程紹南,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食品加工研究所,杭州

[5]中國食品科技網:吃楊梅的注意事項

[6]中國農業信息網:楊梅上火嗎 楊梅吃多了會怎樣

頭圖來源:小紅書@希希大bb

星標一下,我們永不走散~

點擊圖片閱讀 | 為什麼有些演員成了「演貝」?

點擊圖片閱讀 | 黃子佼「我不好,別人也別想好」是種什麼心態?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