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麼種類的軍人都必須退伍嗎?就是。退伍只是退役的形式之一

2022-02-10     逐月空間

原標題:無論什麼種類的軍人都必須退伍嗎?就是。退伍只是退役的形式之一

這是肯定的。無論什麼軍種、兵種,所有現役軍人早晚都必須退出現役,離開部隊,回到地方工作、生活。

退伍只是軍人退出現役,回到地方工作、生活的方式之一。

現在,現役軍人不管以哪一種方式正式離開部隊,回到地方工作、生活,統一稱之為退役。

我曾經在部隊師級機關負責過兵員管理工作,也負責過幹部工作。在這裡,說說我了解的有關情況和看法,供你參考。

一、部隊士兵退出現役的,可以叫做「退伍」

現在,部隊中的現役軍人,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正式離開部隊時,統稱為退役。也就是退出現役。過去長期稱之為退伍,現在也經常這樣稱呼。

退役的意思是:正式終止服役。使(軍人從軍隊)退伍。也可以說成是脫離服役,或終止所從事的某項工作。

退役的近義詞有退伍、復員等。在名詞解釋中,退役和退伍這兩個詞的意思差不多,可以通用。

我國的兵役法規明確了士兵定期服役制度。

即:義務兵中的上等兵服役期滿2年、士官中的下士服役期滿5年、中士服役期滿8年、上士服役期滿12年、四級軍士長服役期滿16年,等等。這個時候,如果不能晉升上一級軍銜,則必須退役。

二、部隊軍官退出現役選擇由政府安置工作的,叫做「轉業」

轉業的意思就是,由一種行業的工作轉到另一種行業工作。特指軍隊幹部轉到地方單位工作。

現役軍官達到本級職務的最高年限和年齡時,或者因為部隊工作需要或精簡整編時,必須退出現役。

現役軍官法中,明確規定了作戰部隊、非作戰部隊、專業技術軍官平時在本級職務服役的最高年齡。 比如:作戰部隊的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排職30歲;連職35歲;營職40歲;團職45歲;師職50歲,等等。

非作戰部隊的軍官,任職最高年齡分別為:排職30歲;連職35歲;營職40歲;副團職45歲;正團職50歲;師職55歲,等等。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40歲;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50歲;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60歲等。

軍官退役時,選擇由地方政府計劃安置工作的,則稱之為轉業。安置到地方單位上班的退役軍官,平時一般習慣性地稱之為轉業幹部。

三、部隊軍官退出現役選擇自主擇業的,同樣叫做「轉業」

2001年至2020年的20年間,國家和軍隊實行了軍隊轉業幹部自主擇業政策。我就是正團職上校轉業時,選擇了自主擇業安置方式的。

即:在部隊服役年限達到20年以上,部隊精簡整編期間達到18年以上的營、團和少數師職軍官,退役時,在轉業幹部安置方式上,自主選擇自主擇業。自主擇業幹部也是轉業幹部的一部分,只不過是在轉業時,選擇的安置方式不同。

選擇自主擇業安置方式的轉業幹部,也就是主動放棄政府安置工作,退役時領取一筆自主擇業補助金,回到地方後自謀職業。即:打工也好,做生意也好,投資創業也好,休息也好,全部都由自己做主,自己安排,自行負責。

同時,選擇自主擇業的轉業幹部,每個月由地方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發放退役金保障生活,其標準根據退役時的職級、立功受獎情況、服役地區和服役時間等,按照規定係數比例綜合確定。

四、部隊軍官退出現役退職休養的,叫做「退休」

退休,就是指幹部、職工到達規定年齡時,離開工作崗位,由國家供給生活費用。

一是軍官達到本級職務最高年限或者最高年齡時,即被安排正常退休。因病、因戰、因公致殘的軍官,達到因病退休標準和條件時,也可安排退休,並享受退休時的職級待遇。

比如:按照有關規定,一般情況下,正團職軍齡滿30年,或者年齡滿50歲時,可以選擇退休。師職軍官在本級職務任職滿10年,或者年齡滿55歲時,即安排退休。等等。

二是士官達到規定服役年限,或者達到服役最高年齡時,即被安排正常退休。並享受退休時的職級待遇。

比如:士官中的一級軍士長,服役時間達到30年,或者年齡滿55歲時,即安排退休。士官因病、因戰、因公致殘的,達到因病退休標準和條件時,也可安排因病退休。

軍官、士官正常退休,或者因病退休,都可以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生活、醫療等福利保障待遇。

五、部隊軍官、士官退出現役選擇自主就業的,叫做「復員」

現役軍官退出現役時,服役期滿12年、16年的士官,符合政府安置工作條件主動放棄安置時,選擇一次性領取一筆退役金。回到地方後,自主就業,自謀職業。這種退役方式,就叫做復員。

在這裡,有必要搞清楚這兩個詞語的意思。

即:轉業幹部選擇自主擇業的安置方式,叫做自主擇業。也就是說,自主擇業就是可以選擇就業,也可以不選擇就業,每個月都有退役金保障生活。

而自主就業,說白了,就是自己去找工作,或者去做生意掙錢。否則,平時就沒有經濟來源。

不過,軍官、士官選擇復員時,一次性拿到的退役金也相對要高一些。

六、部隊軍官、士官退出現役,選擇自主就業的,稱之為「逐月領取退役金」

根據退役軍人有關法規的規定,從2021年開始,將在軍官、士官中實行逐月領取退役金的退役方式。就是達到有關規定和條件時,可以選擇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方式退役。

也就是退役後,按照規定的標準,每個月領取退役金保障生活。同時,自己也可以去打工、投資或創業,來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庭的生活。

逐月領取退役金的退役方式,與軍官自主擇業的安置方式差不多。只是政策依據可能不同而已。因為有關政策尚未出台,具體規定還不明確。

綜上所述,現役軍人中的士兵,即義務兵和士官。達到了規定的服役年限,或達到了相應的規定標準,就必須退出現役。

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按照相應的規定和條件,要麼選擇由政府安置工作,要麼選擇自主就業,要麼選擇復員,要麼選擇病退等。今後,「逐月領取退役金」的安置方式出台後,符合條件的,也可以選擇此項。

現役軍人中的軍官,在本級職務上,達到了規定的服役年限,或者達到了本級職務的最高年齡,一般情況下,必須退出現役。

按照各自相應的規定和標準,要麼選擇轉業,要麼選擇復員,要麼選擇病退,要麼選擇退休。今後「逐月領取退役金」的安置方式出台後,符合條件的,也可以選擇此項。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現役軍人不管選擇哪一種方式,都必須在規定的條件和時間內退出現役,正式離開部隊。

其實,這也是部隊新老交替的需要,是部隊長遠建設發展的需要,是保證部隊強大旺盛的戰鬥力的需要。也是現役官兵工作、生活和家庭等切身利益的需要,是利國、利軍、利民的有力舉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36e8756326d2e4af02cbe8c8bcf3c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