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生死、肝膽日月,譚嗣同求仁求法的「俠」與「義」丨家傳·湖湘家風故事

2024-06-24     天天正能量

編者按: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這是「家教家風」首次出現在黨代會報告中。

「惟楚有材」,為何「於斯為盛」,與湖南眾多家庭重視家風傳承有很大關係。無數湖湘先賢不僅自身功成名就,還留下了大量家教家訓,被後世弘揚傳承。紅網時刻新聞特別推出《家傳·湖湘家風故事》系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匯聚奮發有為的時代精神。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詩穎 李賽鳳 攝影 徐士潔 瀏陽報道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脊樑。」

這段話出自魯迅的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而頗具個性的維新思想家譚嗣同,堪稱「中國脊樑」之一。

對譚嗣同年僅33歲的人生,很多人記住的,或許是他為變法而犧牲這一彪炳史冊的壯舉。

而在譚嗣同的後人、譚嗣同的研究者、瀏陽作家等不少人眼中,譚嗣同是快意恩仇的俠客,是焦桐古琴的知音,是心生慈悲的仁者,甚至是精緻整潔的「七公主」,無數個形象疊加起來,便是有血有肉、有肝有膽、有愛有恨、有學有識的譚嗣同。

譚嗣同生於1865年,就義於1898年,年僅33歲。圖為瀏陽大夫第附近的譚嗣同雕像。(徐士潔/攝)

為了尋找更「立體」的譚嗣同,觀潮君近日來到瀏陽,從「大夫第」開始,探尋其成長軌跡與家風故事。

父慈母嚴,勤儉家風

瀏陽市內的這座「大夫第」,便是譚嗣同的故居。故居面街而立,於鬧市中獨辟一處寧靜。

瀏陽市內的大夫第。(徐士潔/攝)

在譚嗣同的祖上,譚氏就是瀏陽的名門望族。家族有家訓八則,包括: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教訓子孫、居鄰洽和、治家勤儉、裕後詩書等內容。

還有家規十則,既十「宜」,包括:禮讓宜明、品行宜端、交遊宜擇、本業宜勤、持身宜儉等。

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是瀏陽譚氏家族的第一個青年舉子,為官40年,從戶部主事一路升遷,最後官至湖廣總督兼湖北巡撫。

譚繼洵為官比較清廉,左宗棠曾這樣評價他,「敬甫(譚繼洵)天性嚴重,胸中純是愛民之忱」。

記者在大夫第內看到,其間的家具布置等十分普通,保持了持身宜儉的家風。特別是譚繼洵的房間,陳設簡陋,看不出他曾任清朝的一方封疆大吏。

譚嗣同出生在北京,但他長期在瀏陽學習、活動。譚繼洵對兒子的教育問題從不鬆懈,先後為譚嗣同請了三位老師——歐陽中鴣、塗啟先和劉人熙。

譚嗣同與老師歐陽中鵠以及終身好友唐才常都是在大夫第結識的。

歐陽中鵠是譚繼洵的世交,是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的祖父。正是在歐陽中鵠的影響下,譚嗣同對王夫之的思想產生了濃厚興趣,愛國主義的啟蒙思想也在這時候形成。

後來,譚嗣同在北京拜「大刀王五」王正誼為師,深受其俠義精神的影響。

很多家庭是「嚴父慈母」,而在少年譚嗣同的眼中,母親管教很嚴、不苟言笑,而父親比較慈祥,他常常覺得自己的家庭是「父慈而母嚴」。

譚嗣同紀念館副館長、瀏陽譚嗣同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向田甜給觀潮君講述了一個故事。

少年譚嗣同在家塾中讀書時,貪玩任性,課業不用心。教書先生聽到夜間紡紗聲不斷,於是清早問他:「如此勤勞,是你家的傭人嗎?」聽聞譚嗣同說是自己的母親,先生大為震驚,教育他說:「你的父親為官十年,位居四品,你的母親依然在家毫不懈怠,你們如此懶惰頑劣,難道會心安嗎?」

自此,譚嗣同深感慚愧,不再貪玩嬉戲,潛心向學。

變法圖強,以身殉道

譚繼洵當年從布衣入仕,這樣的經歷,讓他飽含對子孫的期待。

「但譚嗣同的科舉之路異常艱辛。十年之中,六試不第。」向田甜說,於是,譚繼洵花錢為譚嗣同捐了一個候補知府的官銜,分發江蘇。

因父親任職變遷,譚嗣同從14歲到29歲,先後遊歷了直隸、新疆、甘肅、陝西、河南、江蘇、浙江等十餘省。譚嗣同在觀察風土人情的同時,也深刻體會了當時老百姓所受到的疾苦,繼而萌生了變法圖強的願望。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後,於1895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聽到這消息,譚嗣同與唐才常抱頭痛哭,「徹夜不寐,熱血盈腔,苦無藉手,泣數行下」,寫下了「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悲愴詩句。

1896年2月,思想苦悶的譚嗣同前往上海等地「北游訪學」,一路上見到了許多「新奇玩意」,大開眼界。

譚嗣同此時真正意識到,腐朽的封建文化是落後挨打的根本原因,唯有新學才能救中國。

1897年,譚嗣同棄官回鄉。他先是和唐才常、歐陽中鵠一起,在瀏陽文廟的奎文閣舉辦算學館,主要培養數學專門人才。接著,他又和熊希齡等人一起,在長沙創辦時務學堂。

算學館雖然辦學時間不長,卻起了「為一邑風氣」的作用。有專家稱,瀏陽算學館是湖南維新運動的開端,而時務學堂則是長沙舊式書院向近代學堂轉變的肇始。

譚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還成立南學會,創辦《湘報》,並使《湘報》成為維新派的主要宣傳陣地。

譚嗣同日後的成名作《仁學》也寫於這段時間。《仁學》宣傳「君末民本」民權說,否定「君權神授」,帶有鮮明的革命色彩。其所說的「仁」就是「通」,就是平等。

一時之間,湖南民風大開、志士雲集,成為救亡圖存的核心陣地。

1898年6月11日,清光緒帝頒布詔書,開始變法,史稱「戊戌變法」,並電召譚嗣同進京參與變法。

後來的結局眾所周知,譚嗣同在北京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39天。

譚嗣同英勇就義後,父親譚繼洵寫下這幅輓聯。

譚嗣同英勇就義之後,白髮人送黑髮人,謹慎小心了一輩子的譚繼洵含淚寫下一幅輓聯,「謠風遍萬國神州,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有人將那場變法概括為「康有為的策、梁啟超的筆、譚嗣同的血」,而湖南人的血總是熱的。

兩年後,唐才常策動十萬自立軍起義,事泄被殺,那一年他也是33歲;1905年新化人陳天華蹈海自殺;1911年長沙人楊毓麟蹈海自殺,當年黃興參與領導辛亥革命。

某種程度上來說,譚嗣同是湖南人血性的重要源頭,成為了湖湘文化最為剛烈的部分。

傳承風骨,以啟未來

譚嗣同33年的人生,如瀏陽煙花一樣絢爛而短暫,但正如毛澤東在其筆記中所評價的,「譚瀏陽英靈之氣充塞於宇宙之間,不復可以死滅」。

在譚嗣同的後裔譚志宏眼中,譚嗣同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僅是瀏陽、長沙、湖南的譚嗣同,更是民族的譚嗣同。

2013年,譚志宏牽頭成立了譚嗣同愛國公益基金會,以更好地繼承、弘揚譚嗣同所代表的改革進步、奮發向上和敢於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推動對譚嗣同和湖湘文化的研究。

譚嗣同誕辰130周年紀念大會。(譚嗣同後裔供圖)

譚志宏的女兒譚裔告訴觀潮君,譚嗣同的母親徐氏共孕育了五個孩子。大哥譚嗣貽,譚裔是其後代;二哥譚嗣襄有兩個兒子,由於譚嗣同的兒子很小就夭折了,膝下沒有子嗣,便將二哥的孩子傳煒過繼在名下,如今這支大體在岳陽。而大哥譚嗣貽這支主要分布在株洲和長沙。譚氏後人多在醫療、教育、科技領域工作,少有從政。

譚裔小時候與父親、爺爺合影。

譚家繼承了祖輩留下的謙遜低調、注重教育的家風。

譚裔告訴觀潮君,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她的啟蒙詩是掛在自家牆上、當年譚嗣同的《獄中題壁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視榮華如夢幻,視死辱為常事,無喜無悲,聽其自然。」譚嗣同在北上赴京參與維新變法前寫給妻子的這句話,如今成為了譚氏家族不成文的家訓。

今年2月,湘劇《夫人如見》在長沙連演多場,這部劇以譚嗣同當年寫給夫人李閏的信為切入口,通過藝術的方式向大眾傳播了譚氏家風。

譚嗣同的玄孫譚士愷居住在岳陽,原來在國企當工程師,後來下海創辦了一家貿易公司。

「我祖母劉氏原來是李閏的學生,受過良好的教育,經常跟我們講譚嗣同的事情。」譚士愷說。

作為譚嗣同的後人,譚士愷一直教育子女要為人謙遜,淡泊名利。他說,自己的女兒以前讀書上歷史課,看到譚嗣同的內容,都覺得特別自豪,但和父親一樣,從不宣揚自己是譚嗣同的後人。

譚嗣同愛國公益基金會舉辦「譚嗣同愛心書櫃」捐贈項目。

而在長沙,譚裔於2023年全面接手基金會的工作。

在她的主導下,譚嗣同愛國公益基金會與高校聯合舉辦譚嗣同學術研習營項目、「譚嗣同愛心書櫃」捐贈項目,資助譚嗣同學術研究出版,出品了8分鐘舞台劇等等。

「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譚裔希望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更好地宣傳和弘揚譚嗣同的愛國主義精神。

嘉賓點評:

向田甜:譚嗣同作為高官子弟,何以一身「俠」氣

在獄中,譚嗣同留下了著名的題壁詩,詩中「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充分彰顯了其笑傲生死的豁達與俠氣。

他作為官二代,俠氣從何而來?譚嗣同紀念館副館長、瀏陽譚嗣同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向田甜為我們作了一番解讀。

任俠者,重承諾、講義氣、輕生死。譚嗣同的「俠義之氣」,首先來自於與大刀王五等人的道義之交。

梁啟超在《飲冰室詩話》中,說譚嗣同「少年嘗從王五受劍術,以道義相期許」。另外,譚嗣同和中華第一保鏢杜心武也是莫逆之交。

其俠氣,還與跟隨在父親身邊的潛移默化有關。

1877年,父親譚繼洵調任甘肅。譚嗣同多次往返甘肅,他輕身只劍,縱馬馳騁。他還向父親的幕僚學習射獵,跟著兵弁們擺弄刀、槍、棍、棒。

當然,更大的俠氣還在於譚嗣同心底的憂國憂民,性格的果敢剛毅,他曾自撰聯「惟將俠氣留天地,別有狂名自古今」。這種俠,是國之大俠。

正是俠與義,讓譚嗣同有一身傲骨卻不失赤子之心。

關閉視頻

來源:紅網

作者:王詩穎 李賽鳳 徐士潔

編輯:張雲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30eda33c08ae95dba94779f9136c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