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征地拆遷是否合法?

2024-01-20     法妞問答

原標題:如何判斷征地拆遷是否合法?

征地一般指徵用土地,土地徵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權限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並依法給予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拆遷是指取得拆遷許可的單位,根據城市建設規劃要求和政府所批准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設用地範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範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並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法律行為。

網友諮詢:

如何判斷征地拆遷是否合法?

律師解答:

1、土地徵收的主體必須是國家,具體來講就是國家授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行使徵收權。

2、只有以公共利益為目的,徵收方才能組織實施征地拆遷項目。如果不是「公共利益」需要而肆意開展的徵收,都是違法的,會侵害被徵收人的合法利益。

3、按照法定程序徵收,不管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還是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都有嚴格的法定程序。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流程主要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流程則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規定。

4、土地徵收應給予合法補償,對國有土地上房屋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而對於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律師補充: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範圍、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範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

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朱佩為律師簡介

北京榮罡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專注民商刑事案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2bb331c48d2965eaa0ec05d574c6b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