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同城交友」暗藏詐騙「陷阱」

2024-07-09     紅網百姓呼聲

新華調查|警惕「同城交友」暗藏詐騙「陷阱」

登錄App就有美女主動搭訕,「同城可約可見面」……黑龍江省雞西市公安局不久前打掉一個利用「同城交友」軟體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涉案金額2.2億元,涉案女主播帳號4萬餘個,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26名。

近期,當地檢察機關已對230人提起公訴,當地法院系統已對其中93人作出判決,其餘涉案人員正在審判過程中。

曖昧廣告連結交友騙局

「附近小姐姐100元至300元出,自己談。」2022年2月,雞西市公安局新型涉網犯罪偵查分局專案一大隊民警在對本地網際網路信息例行巡查時發現,部分社交平台上有用戶發布曖昧廣告,並附有站外App下載連結。

「發現線索後,我們立即對該線索進行核查。經過分析研判,發現連結接入的是一款交友類App『陌情』。」雞西市公安局新型涉網犯罪偵查分局專案一大隊大隊長尹遜鵬說,在這款App中,男性用戶要與女性用戶進行語音、視頻聊天或贈送虛擬禮物,需付費購買「約幣」;女性用戶聊天不僅不用花錢,還可以按比例將男方消費的「約幣」提現。

隨後,公安機關用了約5個月的時間,對信息流、資金、犯罪團伙組織架構等進行研判,該App幕後的廣東省某地一網絡科技公司浮出水面。

公安部門發現,涉案公司老闆、犯罪嫌疑人尹某某利用朋友及親屬身份先後成立16家公司,在多個平台的應用商城先後上架推廣70餘款App,均以「同城交友」「美女聊天」為幌子,吸引用戶下載使用。

警方抓捕行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2023年,雞西市公安局新型涉網犯罪偵查分局赴福建、廣東等地進行第一批和第二批「收網」行動,抓獲尹某某、女主播蘇某某等犯罪嫌疑人。

偵查結果顯示,涉案公司單月交易流水最高逾千萬元,女主播提現總金額達1.2億元。

各種話術誘導用戶充值

據了解,涉案公司上架的70多款交友App,雖然名稱不同,但均使用同一後台伺服器,功能模塊完全一致。

「我們業內把同一後台、不同名稱的多個App稱為『馬甲包』,用這種方式拓展用戶量,增加曝光度和下載量。」犯罪嫌疑人尹某某說,為遏制「馬甲包」大量繁殖,一些應用商城規定,同一公司只能上架最多兩款同類型App;各公司則「見招拆招」,採用註冊多個公司的方式繼續繁殖「馬甲包」。

「男用戶聊天要支付費用,女用戶的目的是賺錢,這是『同城交友』類App的共同特徵。不少女主播以約會為名騙取男方錢財。」雞西市公安局新型涉網犯罪偵查分局副局長王明輝說。

據警方介紹,此類App背後早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除軟體公司、女主播外,還有一群負責招聘、培訓女主播的職業化團體,他們教女主播以各種話術引誘男用戶充值。

王明輝說,受害人被騙金額少則幾百元,多則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案件受害人多為成年男性,由於顧慮隱私,或因已成家,不想讓家人知道,一般很少有人主動報案。

「我們之前在廣西某地農村抓獲一名黃姓女主播和她的丈夫,兩個人在軟體上『分工明確』——男的負責以女主播的口吻和男用戶進行文字聊天,女的則負責語音和視頻聊天;夫妻倆以務農為生,被抓獲時正在侍弄菜園。」雞西市公安局新型涉網犯罪偵查分局專案一大隊民警徐萁說。

據了解,向公安機關報案的男性用戶在使用App過程中漸漸發現,無論他們怎麼努力購買「約幣」提高親密度,線上「美女」始終沒有和他們線下見面,只是不斷索取更多禮物。

謹防付費聊天、主動搭訕的網絡詐騙

犯罪嫌疑人尹某某說,這類App市場規模很大,App收益機制大同小異,都是付費聊天,不同平台的具體玩法和女主播的提成比例不等。

黑龍江龍信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周瑩表示,如果這類交友App中的女主播在網聊時虛構事實騙取錢財,就屬於十分典型的詐騙行為,觸犯刑法。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網上還有不少「同城交友」類App。記者在某手機應用商城搜索關鍵詞「交友」後,跳出大量App推薦下載。不少App下載頁面的評論里都有「那些同城約的都是騙子」「聊得越多就會充值越多,誘導消費,別被騙了」等留言。

記者隨機下載一款含有「同城」「交友」標籤的App,註冊後不到一分鐘,就有143個女主播打招呼。有的女主播聊天內容非常露骨。記者稱自己在東北一城市某商場附近,一名女主播便說自己也在該城市,可線下約見開房,但需要把房間號發給她並預付「100塊車費」。

「雞西公安破獲的案子中,涉案公司租用的是境內伺服器;很多同類公司把伺服器和客服團隊設在境外,增加了打擊和取證難度。」王明輝說。

公安機關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大網際網路監管巡查力度,重點關注有色誘、詐騙嫌疑的廣告和涉「同城交友」類App的投訴舉報信息;如發現存在詐騙情形,及時採取下架等措施。

雞西市公安局新型涉網犯罪偵查分局政委楊兵提醒,當網友遇到付費聊天、女生主動搭訕等反常現象,應引起警惕。如發現遭遇網絡詐騙,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想通過兼職賺錢的網民也要清醒認識到,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偽造身份聊天也可能構成詐騙罪。

來源:新華社記者:陳聰、王鶴、徐凱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2b99ad6f9905b828d059cf4956d4d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