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牽頭制訂的WW/T0111-2023《博物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規範》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正式發布,於2024年7月1日起在全國各類博物館實施。WW/T0111-2023適用於各類國有、非國有博物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工作,向公眾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具有博物館性質的開放單位參照執行。
博物館是具有高價值文化屬性的人員密集場所,其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凸顯諸多的特殊性。首先,管理對象繁多,涉及藏品展品的珍貴性、觀眾的多元性,館舍建築及設施設備的複雜性;其次,管理範圍涵蓋安消防、生產安全、網絡安全等多個領域;其三,博物館突發事件涉及盜搶等社會安全事件,雷擊、地震、暴雨等自然災害,博物館日常運行管理可能發生的事故災難等多個類型。因此對博物館安全管理要求更高,必須以關口前移、防範化解安全風險為目標,建立健全雙重預防機制,逐步構建準備到位、預案適用、組織有序、反應靈敏、應對高效的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體系。
WW/T0111-2023的定位是建立博物館應急管理框架,完成對博物館應急管理的總體要求和頂層設計。圍繞事前的「預防與應急準備」、事發的「監測與預警」、事中的「應急處置與救援」以及事後的「善後恢復與調查總結改進」四個階段,結合博物館特點提出基本技術要求,包括應急預案、風險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演練、監測、預警、處置救援、應急聯動、調查、總結、改進等具體內容,並以附錄形式給出了應急預案示例、典型風險清單、應急物資基礎配置清單等內容。
WW/T0111-2023標準的制訂是國家博物館基於管理理念和工作實踐,經調研、起草、內審、多輪定向徵求意見、初核、函審、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公示)、預審、複審、年審、全體委員會審核、報批等近20個環節,歷經三年最終完成,是我國博物館行業公共安全領域的第一個行業規範性文件,填補了文物保護行業關於博物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領域標準的空白。未來,國家博物館將以此為契機,通過社會廣泛宣傳、行業深入貫標、引導體系構建、樹立典型樣板、信息化賦能和推廣疊代改進等一系列具體措施,有序有力地推動博物館行業的公共安全管理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以實際行動和專業能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守文物安全紅線、底線和生命線,守護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
附:《博物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規範》發布連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0eaa8cfd6b99875b37ae50c142346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