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成就?

2022-08-20     適應生活

原標題:梵谷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成就?

梵谷,作為繪畫史上舉足輕重的大師,曾被喻為「十九世紀兩個天才藝術家」中的一位。他窮盡一生追求繪畫藝術,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繪畫美學思想理論,對二十世紀畫壇影響巨大。

梵谷一生致力於繪畫探索,受荷蘭畫派、印象主義畫派以及日本浮世繪的影響,他在題材、色彩、線條等方面都有進一步的革新,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繪畫風格。夏皮羅在《論凡高的一幅畫》中提到「他的書信包含著關於繪畫問題的令人驚嘆的、富有啟發性的論述;人們可以從他的書信那些零碎的論述中構建一種完整的美學理論」。

1853年梵谷出生於荷蘭一個普通的牧師家庭。宗教成了他降臨時就伴在左右的信仰。弟弟提奧在隨後降臨人世,並成為哥哥一生的追隨者。梵谷成年後在畫商叔叔入股的古比爾公司的一家畫店裡打工,他發現了自己對繪畫異乎尋常的敏銳度和鑑賞力。對藝術的這份洞察使得生性偏執的梵谷無法接受買家保守的審美趣味,於是他帶著不妥協的藝術理念告別了畫店,投入了對宗教的熱情中。很快他被旅往博里納日的礦區去傳教布道,正是在博里納日,目睹了底層工們窮困潦倒的生活、隨時逝去的生命之後,梵谷突然意識到了上帝的缺席,宗教並不能帶給這些窮苦的人民任何幫助。他萌發了畫工生活的想法,因為那些所謂的救助者路過又迅速離開,不下到礦坑,他們不可能對博里納日的真實情況有所了解。於是,啟筆作畫的信念紮下根來。

1881年,梵谷來到海牙,開始跟著表哥毛威學習水彩和油畫。他大量的練習,與毛威交流,並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信心。同年夏天,在愜意的作畫生活之餘,他發現自己深深地愛上了表姐。接下來,表姐的無情拒絕開啟他人生的另一條路,剌激他將滿腔的執念更加瘋狂地轉移到了繪畫之中。於是梵谷更加投入的創作,高產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並且自始至終都保持著高昂的熱情。

1883年12月,他與他的模特西恩一同到了荷蘭北部,當地的農民與土地縈繞了他很久,成為他最早的大幅油畫作品《吃土互的人們》印象的來源。然而,入不敷出的生活最終導致梵谷離開了這裡,選擇到巴黎與弟弟提奧一起生活。在當時藝術家雲集的巴黎,梵谷結識了畢沙羅、德加、修拉、塞尚、高更等等畫家,以及在畫家圈子中極為重要的人物——唐吉老爹。這場志同道合者們的聚會大大影響了梵谷的創作風格,他的畫面變得明亮起來。

1888年2月梵谷來到了氣候宜人風景秀美的普羅旺斯,在阿爾住了下來。這個時期,他幾乎沒日沒夜的創作著,並帶著崇敬的心情極力邀請高更到來。月,高更來了,然而僅僅兩個月,他又匆匆離去。兩人之間的這段故事帶著一股神秘的色彩,被後人津津樂道。但不管真相如何,事實是梵谷的確開始有了早期精神疾病的徵兆,並於年月被全村村民聯名送入了聖雷米精神病院。梵谷在精神病院中依舊沒有放棄作畫一一透過房間窗戶柵欄刻畫院子、身體較為健康期的外出寫生、對前輩大師作品的記憶臨摹和再創造……他創作了一系列的畫作。他覺得似乎在繪畫的時候,自己才是清醒的。1890年,梵谷的一幅作品在提奧的極力推薦下出現在布魯塞爾的「二十人展覽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人們似乎開始注意到這個青年人的非同尋常。

一切境況看似即將進入上升的階段,梵谷卻遠在巴黎南部的奧佛,於1890年7月,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年後,提奧也隨他而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084ae3e3c97bc4a408d43a80fccaa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