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歲的小女孩,被親生母親拉黑是什麼體驗?
前幾天,江蘇鹽城就發生了這樣的一幕。
一位班主任在督促孩子們完成安全教育時,意外得知,班上一名離異家庭的女孩,竟然被親生母親拉黑了。
「媽媽嫌我煩,我老給她發信息,她不回,然後她嫌我煩就把我拉黑了。」
據女孩講述,早在幾年前父母就已經離婚了,但由於「安全教育平台」在媽媽那裡,所以她需要經常聯繫媽媽,可媽媽卻因為嫌她煩將她拉進了黑名單。
女孩還提到,媽媽離婚後又找了新的愛人,但現在已經分手,電話號碼也換了新的,所以她只有媽媽微信這一種聯繫方式。
但如今就連微信也已經被媽媽拉黑,母女間算是徹底「失聯」了。
班主任徐老師表示,孩子現在正讀6年級,因為缺愛就給媽媽多發了一些信息,卻沒想到會被媽媽直接拉黑。
後來徐老師曾多次試圖聯繫孩子母親,可對方一直不接電話,正準備進一步的溝通。
當愛情不再,每個人都有選擇離婚的權利,但無論錯誤在誰,孩子都是無辜的,即便婚姻解體,父母需要承擔的養育責任並沒有變。
對母親的強烈思念之下,女孩只是多發了幾條信息,竟引發媽媽的不滿,拉黑了女兒,斷掉了這唯一的聯繫方式。
作為母親,真的能如此狠心嗎?
或許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所說: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這是天下無數謊言中的NO.1。」
離婚後的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義務
與上面那個女孩的遭遇類似,有朋友曾向我分享一名男孩的真實經歷。
朋友是一名初中老師,班上有個男孩經常調皮搗亂,是那種同學討厭、老師不喜歡,幾乎「人人嫌棄」的性格。
可性格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男孩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這名男孩也是離異家庭的孩子。
由於感情不和,男孩父母早已離婚多年,當初父親主動提出將男孩交由母親撫養。
可男孩的母親儘管答應了下來,卻根本沒有盡到作為母親的義務,她飛速組建了新的家庭之後,就將孩子扔給了孩子的姥姥。
因為長期缺乏父母管教,男孩成了那種最典型的「壞孩子」,逃課、說謊、不服從管教,一身的問題。
更可悲的是,由於男孩表現越來越糟,親生母親也對其越來越嫌棄,經常幾個月時間不打一個電話,也從不讓孩子進入自己「新家」的大門,男孩也越來越自暴自棄。
離婚,本質上是夫妻關係的結束,但並不代表著親子關係走向終結。
我國《民法典》明確規定,離婚以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烏。
所以這種離婚後跟子女「斷絕」關係的行為,其實是違法的,子女或者其監護人可以通過法律渠道來主張權利。
拋開法律不講,在道德和情感層面我們也無法理解這樣的行為,生而養之,是為人父母最基礎的道德要求,哪怕有任何難言之隱,也不能成為拋棄孩子的理由。
而且孩子不是玩具,離婚後不能每日陪伴也就罷了,直接拉黑何其狠心。
離婚不可怕,可怕的是離婚後對孩子的漠視
心理學研究發現:
父母離婚本身,並非造成孩子性格缺陷的主要原因,而之所以離異家庭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比較普遍,根本原因是在離異後,孩子沒能在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愛和關注。
很多人都知道,宋丹丹的性格強勢大氣,但兒子巴圖卻敏感自卑。
巴圖在一檔節目中揭開了答案,這與他的父親英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宋丹丹與英達離婚時,巴圖才7歲,他想讓父親英達帶他出去玩一次,但英達不肯;
巴圖11歲時,想要英達的電話,英達再次拒絕;
後來英達接受採訪時提到,自己出差一定要帶上小兒子的照片。
有同學就跑來問巴圖:
「你爸爸怎麼不帶上你的照片?」
巴圖無言以對,回到家裡大哭了一場。
等到巴圖21歲時,宋丹丹在社交媒體上炮轟英達:
「男人可以離婚,可以重組家庭,可以愛現妻和兒女,但不要對以前的孩子,14年來形同陌路。表演慈父可以,但我不允許你繼續傷害我的兒子,你不是人。」
沒有一個孩子不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但因為婚姻關係的破裂,很多家長並沒有盡到自身的責任。
對孩子而言,父母離婚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父母離婚後對自己冷漠無情。
如果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這就像生長的土壤被污染了一樣,孩子的心理很難健康發展。
離婚後經常去看看他,是孩子最需要的養分
李亞鵬和王菲離婚多年,但並沒有影響他們對於孩子的愛,孩子也與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無異。
王菲幾乎每年都帶竇靖童參加李嫣的生日party,在父母愛的滋養下,李嫣長大後外表自信,內心強大,性格開朗。
所以生活儘管充滿了無奈,但我們要儘量努力去彌補,這就是人生的真相。
我們可能無奈離婚,但我們可以做到仍然去愛自己的孩子。
其實孩子要的並不多,我們可能無法帶他去吃大餐,無法給他買漂亮的小汽車,但我們至少可以時常給他打個電話,在他需要時出現在他的面前、看看他,這才是孩子成長中最最需要的養分。
心理學家武志紅提到:
「爸爸、媽媽和孩子其實是個情感的三角關係。
爸爸和孩子、媽媽和孩子、爸爸和媽媽這3個關係同等重要。
假設這3個關係都是充滿愛的、和諧的,那麼孩子就會形成非常健康的愛的模式。」
爸爸媽媽的關係破裂,意味著三角形的一個邊失去了穩定,但不意味著這個三角形徹底破碎,父母只要做得好,仍然可以維持其它兩個邊的穩定。
只有父母共同參與孩子的成長,分別給孩子愛,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將他在父母離異中所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結語:
父母離婚,對孩子而言本身就是極大的創傷。
而父母離婚後對孩子不管不問,對孩子心理上的傷害更是毀滅性的。
希望所有家長都能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無論離婚與否,與孩子之間那份血濃於水的血脈聯繫永遠不會變。
今日話題:你對這位拉黑親生女兒的媽媽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