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是平衡血糖的關鍵嗎?

2019-10-06     AJkang

導讀:目前人口的血糖水平都在上升。根據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現在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國人患有糖尿病前期疾病,即一種新陳代謝疾病,胰腺無法產生足夠的稱為胰島素的激素。正常工作時,胰腺會產生適量的胰島素,以幫助細胞吸收血液中的糖分。導致這種代謝過程中斷的主要因素是標準的飲食(SAD),它正在破壞腸道健康並破壞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

腸道微生物組的改善降低了動物的血糖水平

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組中細菌的存在會影響荷爾蒙的健康。一項有趣的研究發表在mSphere雜誌上研究了動物腸道微生物組的變化,並了解了這些變化如何影響胰腺功能和血糖平衡。在這項研究中,一種稱為阿卡波糖(Acarbose)的糖尿病藥物改變了動物的腸道微生物組,使兩種共生細菌得以繁衍,從而可以改善胰腺的功能。食用阿卡波糖,加上高澱粉飲食,可改善兩種有益細菌類桿菌科和雙歧桿菌科的糞便。研究人員還觀察到Verruocomicorbiacea和擬桿菌S24-7細菌的死亡。腸道微生物組的變化表明動物胰腺功能有所改善,因為一旦方案中止,變化就消失了。胰腺微生物組的改善表明胰腺功能的改善與飲食有關。這項研究表明,剖析腸道微生物組和糞便樣本對於了解內分泌系統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要。腸道健康是未來糖尿病預防策略的核心。

研究作者尼科爾·科羅帕特金(Nicole Koropatkin)博士說:「我們知道似乎某些腸道細菌的成分與糖尿病有著更緊密的聯繫,甚至可能早於糖尿病的臨床發作。」

高纖維,植物性飲食對於預防糖尿病至關重要

高纖維飲食「會產生許多調節免疫發展和能量穩態的短鏈脂肪酸,」 Koropatkin解釋說。亞麻籽,奇亞籽,黑豆,燕麥片,利馬豆,球芽甘藍,歐車前籽殼和扁豆等食物都是增強腸道健康的絕佳選擇。泡菜和蘋果醋等發酵食品(與母親一起食用)將腸道細菌引入腸道,從而增加了細菌的數量和多樣性,從而改善了消化,排毒,營養吸收和能量穩態。富含益生元的食物,例如蘆筍,大蒜,韭菜,洋蔥和朝鮮薊為腸提供不可消化的,耐熱的,纖維狀物質,以喂養腸中的好細菌。本質上,富含纖維,植物營養素和共生細菌的植物性飲食為人體提供了調節消化,血糖水平等等所需的指導。

避免對腸道健康至關重要的抗生素和草甘膦

這項研究還表明,避免食用會破壞腸道中共生細菌的食物和藥物的重要性。抗生素,含有大量抗生素的食品以及含有抗生素的疫苗正在以促進疾病的方式改變腸道的微生物組。富含草甘膦的食物會在腸道中引入已註冊的抗生素,從而破壞微生物組並阻礙人體自愈的能力。拜耳-孟山都公司必須支付的20億美元和解金,對世界各地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覺醒,因為草甘膦對腸道健康的損害可能對世界各地的人類健康造成長期影響。草甘膦(來自Roundup)在微生物組水平上引發免疫系統的崩潰。

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僅僅是年老和遺傳嗎?如此眾多的人在年輕時就患有糖尿病,現在是時候仔細研究腸道健康以及草甘膦,富含抗生素和營養貧乏的標準美式飲食如何為代謝過程分解創造條件。

更多健康內容,請關注小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mJctW0BMH2_cNUgit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