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的習慣」:窮富之間的鴻溝,用什麼來打破?

2023-05-16     精讀君

原標題:「富有的習慣」:窮富之間的鴻溝,用什麼來打破?

圖源Veer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29/2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498天

01

習慣必然會產生結果。

不同的是,好習慣產生正面結果,壞習慣產生負面結果。

我們先來看以下幾種:

1、花的比掙的多;

2、幻想發筆橫財,經常光顧體彩和刮刮樂;

3、過度飲酒;

4、沉迷刷短視頻、看劇;

5、每天掛在嘴邊的都是諸如「我買不起……」「我太倒霉了」「有錢人都很壞」等等的消極話語;

6、不讀書,不學習;

7、不鍛鍊身體,還吃垃圾食品,高油高鹽高糖全都愛。

聰敏如你,必然發現了,這些都是壞習慣。

用《富有的習慣》這本書里的話來講,這些都屬於貧窮的習慣。

當然,作者不是隨口一來就下個定義,說這是富人的習慣,那是窮人的習慣。

而是他耗費5年時間,研究了 177 位自力更生的千萬富翁以及 128 位窮人的日常習慣,才得到的結論,並且有大量數據做依據。

只要心中懷有信念,我們每個人都具備改變生活的能力;

不斷進步,保持專注和持之以恆,我們都能從籍籍無名到功成名就。

圖源Veer

02

一切的外因只是助推,只有內因才是真正的因。

作者為小企業和個人提供財務服務,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都沒能為其中一位客戶的財務問題作出診斷。

直到一次會面閒聊,才突然意識到,「比起眼睛看得到的財務問題,還有許多深層的問題是我們看不到的。」

這,也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初心。

全書分為兩卷,第一卷是通過幾個案例小故事來拋出問題,揭曉致富秘籍;

第二卷是以之前的研究結果為基礎,圍繞夢想如何來培養自己的習慣,從而改變自己,重塑人生。

那麼哪些是富有的習慣呢?

1、嚴格遵循良好的習慣

「改變習慣必須從覺察習慣開始。我們知道有哪些習慣在拖自己的後腿,才能有的放矢地改善自己的生活。」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過得渾渾噩噩的。沒有覺察到自己的一些習慣給自己帶來多麼大的影響。

按部就班地生活,我們以為是我們選擇了生活,其實是習慣造就了當下的生活。

所以,首先,我們要把自己的壞習慣列出來,再更改為好習慣,並執行下去。

比如我每天刷兩三小時的抖音,可以改為限制自己只刷半小時。

2、追求自己設定的目標

2014年日本首富孫正義,在 19 歲的時候就制定了「人生 50 年規劃」:

20多歲創業,30 多歲賺到 1000 億日元,40 歲選擇一個行業並做到行業第一,50 歲公司收入超過 100 億美元,60 歲退休。

他一生都照著計劃走,幾乎全部實現。

想要實現夢想,首先要找到夢想,設定目標去攀登。

用一生去追求人生目標的人是最幸福的,因為他們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投入了百分百的熱情。

圖源Veer

3、堅持每天讀書自學

多讀書、多思考的重要性不必言說。

富人們每月至少讀2本書,內容傾向於歷史、成長類、自傳和學習資料等自我提升和自學類書籍。

本·卡森,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實施腦部連體嬰兒分離手術的著名神經外科醫生。

他從小生活在底特律的貧民窟,卡森太太要求兒子每周都寫一份讀書總結給自己,於是小卡森每天都泡好幾小時的圖書館,直到功成名就。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是,卡森太太其實大字不識一個,她只是憑直覺相信,多讀書,能讓孩子走出貧民窟。

4、關注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我們從小聽到大。

有氧運動能使大腦變得更健康,並且促進腦細胞的生長。這個理論在《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里也可以得到佐證。

運動和健康飲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很容易被忽視。

5、建立和維護可持續的人際關係

也就是要選擇好自己的朋友圈,86%的富人更願意和那些有成功思維的人打交道,避免建立不良的人際關係。

同時在重要節日、生日或者婚喪嫁娶之類的事件跟人聯繫,鞏固好人際關係。

對成功人士而言,拓寬人脈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人際關係就像鑽石一樣珍貴。

6、有節制地生活

陳道明說:「我覺得節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

成功人士,行事有度,表現沉穩,對生活有掌控。

在工作、飲食、運動、飲酒、刷短視頻、電話聊天、微信聊天、娛樂等方面都保持節制。

非成功人士,易走極端,暴飲暴食,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

7、當天任務必完成70%以上

拖延是一個貧窮的習慣。拖延其實也是自我約束力差的表現

成功人士講究今日事今日畢,他們能及時掐斷腦海中拖延的聲音,專注於目標,心無旁騖地完成當天工作。

8、積極的人生態度

習慣性的想法決定了我們的為人。

樂觀主義者,從災難中看到機遇,悲觀主義者,從希望者看到災難。

要想成為富人,必須擁有積極的想法,樂觀的人生態度。

甚至很多名人都在寫感恩日記,感激生活中的所獲得的一切。

平日裡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吸收消極的信息,但富有的人會改變思維模式。

他們會注意在平日裡用正面肯定的表達,來避免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否定和限制上。

比如:「我很幸運。」、「我愛我的工作。」、「我每天都會把待辦事項做完。」等等。

9、將掙來的每一筆錢撥出10%進行儲蓄

白手起家的富翁都有儲蓄的習慣。儲蓄越多,積累的財富也就越多

在支付任何帳單之前,從中撥出10%存入自己的儲蓄、投資或退休帳戶中。

咱們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10、情緒平和

就像約翰·米爾頓說的:「一個人如果能控制自己情緒、慾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

而一個人若是任由負面情緒所掌控,那將導致糟糕的決定和後果,所以81%的富人會控制好情緒。

與情緒平和的人打交道也會讓人如沐春風。

以上我只羅列了作者提出的10種核心習慣,還有一些富有的行為習慣、思維習慣以及決策習慣,咱們可以去書中繼續探索。

03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習慣在塑造一個人的過程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

但同時我們也要清楚一點,改變習慣是有難度的,也不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就能一步登天的。

所以作者在書中煞費苦心地給了我們很多小竅門去改變習慣。

作者有強調:「我不想誤導你,成功並非易事。

成功很艱難,而且要花費時間,堅持不懈。

白手起家的富人們平均用了12年時間,才積累起自己的財富。

但是,通過對富有的習慣的調查,我學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養成了他們擁有的那些日常習慣,就等於在沿著他們的足跡前進,而且那條路只會通往一個地方——充滿機遇、成就、財富、健康和幸福的人生。」

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未來想要什麼?想往哪個方向去發展?

也就是進行生涯規劃。

有了方向才能制定目標,圍繞目標才能去確定養成什麼習慣。

世上習慣千千萬,唯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ff0ff5f871e94a326b0b8f5dc52e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