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每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40萬份調查結果來了,家長可參考

2022-06-15   皮球兒媽媽

原標題:大一新生每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40萬份調查結果來了,家長可參考

高考已經結束,雖然很多考生都反應今年的高考比較難,但是只要學生把該做的都做了,相信大家也都是可以考上理想院校的。

大學生和初高中不一樣,大學是很多學生第一次脫離父母,自己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需要自己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在學生即將上大學的時候,很多家長也開始糾結一件事,那就是給學生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

給的多了怕學生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壞習慣,給的少了又擔心學生不夠花,委屈了學生,針對給大一新生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這個問題,有網友專門進行了調查。家長看完這份調查在做決定也不遲。

大一新生每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40萬份調查結果來了

有網上在網上針對「大一每個月多少生活費」發起了投票,共有40多萬的網友參加,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的生活費都集中在1500-2000元左右。

也有一部分學生的生活費在500-1000,說實話,不管哪個城市,如今的物價都是比較高的,500-1000元的生活費確實有些拮据。、

也有2.7萬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以上,估計這部分家庭的經濟條件是比較好的,一般家長是難以承受的。

另外還有一萬多學生表示生活費是自己打工賺的,其實1500-2000元的生活費是比較合理的。

大學生不用租房子,吃飯也可以在食堂解決,食堂的價格都是比較優惠的,之前有大學生曾表示,自己每天吃飯加買水果一天30塊錢就足夠了。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就是1000塊錢,剩下的錢買買衣服和生活用品,還能偶爾和朋友一起出去聚個餐,是非常充足的。

不過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學生的花錢習慣也不一樣,到底給學生多少生活費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這份調查也只起一個參考作用。

家長在給學生生活費之前,還要考慮這幾個因素

首先就是要看學生大學所在的城市,不同的城市消費水平也是不一樣的,想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消費水平自然也比較高。

可能兩千塊錢的生活費也是不太夠用的,家長也得多給一些,但如果大學所在的城市是二三線城市,消費水平就比較低了,1500-2000的生活費是很充足的。

其次也要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費用,比如藝術生或者醫學生,平常可能還需要買一些器材和材料,這些都屬於消耗品。

而且每個月的開銷也都不少,家長要把這筆錢額外準備出來,另外學生的消費習慣也是不一樣的。

有的學生的家庭條件比較好,一間T恤可能就要花費四五百塊錢,如果學生初高中花錢就大手大腳,那大學只會花的更多,家長還是要多給一些。

在給學生生活費這方面,個人還是比較建議家長能在自己心理預期之內多給學生二三百的。

總之不要讓學生的生活過於拮据,很多參與校園貸的學生,都是因為錢不夠才去接觸這些東西的,最終導致了無法挽回的結果。

不過學生也要多體諒家長,把心思用在學習上

到了大學之後,身邊的同學、朋友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很容易產生攀比的心理,買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服飾、包包、鞋子等等。

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應該體諒父母的不容易,約束好自己不要盲目的消費,更不要為了錢誤入歧途。

大學生的本質還是學生,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至於物質方面只要滿足生活所需就好了,要想過上高品質的生活,大學期間就更應該努力學習。

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難題,要想找到滿意的工作,大學期間學生要好好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而且學好專業知識,不僅有利於就業,也有機會獲得獎學金,大學的獎學金是非常高的,能很好的就解決生活費問題。

其次大學生也要多參加一些活動,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另一當面也可以結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人脈也是就業的關鍵。

另外大學期間有些證書也是必須要考下來的,比如英語四六級證書,又或者是專業技能證書,這些證書都會在找工作的時候增加一份優勢。

不管怎麼說,希望大學生能明白上大學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而不是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吃喝玩樂。

話題討論

你覺得大學生每個月多少生活費算是正常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