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證監會曝光某私募董事長操縱證券市場,僅用21天盈利1384萬

2022-03-22     蘿蔔投研

原標題:剛剛,證監會曝光某私募董事長操縱證券市場,僅用21天盈利1384萬

近幾年,私募公司參與操縱股價的事件不斷被曝光。不同於與此前徐翔、葉飛等私募「大佬」被調查,最近曝光的幾期操縱證券市場案,也為我們揭開私募「坐莊」操盤的手法。

證監會近日公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書顯示,上海一家叫做「速豐資產」的私募公司的80後董事長,通過16個配資帳戶操縱上市公司上海第一藥業股價,僅用21個交易日便輕鬆盈利1384萬元,最終被證監會罰沒合計2761.71萬元。

據網上公開信息顯示,速豐資產2015年8月成立,註冊資金為1000萬元,當事人韓啟坤出生於1984年,長期從事配資業務。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信息,2018年12月14日至2019年2月11日,韓啟坤控制使用其本人及其親友的16個證券配資帳戶,累計買入341,462,620.40元,累計賣出金額355,954,241.28元。

期間,第一醫藥股價一度從8.65上漲至11.95元,最高漲幅38.15%,從韓啟坤操控帳戶組零股建倉到清倉至零股,共計獲利13,843,569.87元。

蘿蔔君翻回去看了一眼當時的股價走勢,韓啟坤建倉和清倉的時間點都非常「精準」,和其它操縱證券市場案比較,本次案例時間跨度更短,短到難以不讓人懷疑這裡面還有其它貓膩。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操作,韓啟坤帳戶內資金主要靠左右手對倒來實現股價的「穩定」拉升。在2018年12月26日至2019年1月15日期間的13個交易日中,韓啟坤有12個交易日成交量占市場總競價交易量的30%,甚至有9個交易日占比達到40%。其中有10個交易日的對倒交易量占比達到了20%,峰值為36.64%。

一個人交易量就達到了總流動量的40%,果真是「自己玩自己的」。

根據證監會的說法:

在16個存在對倒交易行為的交易日內,韓啟坤控制的帳戶組在多個交易日存在高價申報賣單,但市場無成交,其反向高價賣出等異常交易行為,既實現了對倒交易,又完成了對股價的拉抬,對倒交易量占市場競價成交量的比例較高,對股價影響明顯。

當然也會有讀者納悶,為什麼僅需要幾千萬就可以把一隻股票股價拉升30%多。其實這點之前蘿蔔君已經說過許多次了。

許多小市值公司,由於流動量太小,股價非常容易被操控。而且根據此前曝光的所謂「市值管理案件」來看,很多股票坐莊也都有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參與,由機構資金進行坐莊和接盤。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上市公司發揮的功能不可或缺,不僅要透露內幕消息讓莊家低價進場,還要在消息面上配合莊家打壓股價洗盤吸籌,還要配合分析師出具研報,釋放利好消息幫助莊家抬升股價。最重要的是在股價抬升的過程中,公司大股東的股份不能有操作。

大魚不動,小魚才能吃到蝦米。所以才會出現幾千萬資金操控數十億市值公司股價的奇葩現象出現。

私募或公募資金參與市場操縱案屢禁不止,有專業人士認為,主要原因還是操縱股價來錢太容易,即使被查最高也只能罰沒5倍以下的獲利,很容易重新籌集資金東山再起。簡單來說就是罰得太清了,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f09b477047dc5ead3b936150b0900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