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無人機奔襲800公里,日本油輪遭灌頂打擊,美國感到大事不妙

2023-12-30     科羅廖夫

原標題:伊朗無人機奔襲800公里,日本油輪遭灌頂打擊,美國感到大事不妙

美國國防部日前表示,一艘從沙特駛向印度的日本油輪,在印度西海岸附近的阿拉伯海遭到伊朗無人機襲擊,導致貨櫃起火,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這是自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突以來,首次有船隻在遠離紅海的區域遭到襲擊。而這次襲擊,也讓美國感到大事不妙。

【五角大樓表示,伊朗無人機襲擊了一艘從沙特駛向印度的日本油輪】

根據美方的說法,這艘被襲擊的油輪懸掛著賴比瑞亞國旗,屬於一家日本企業所有,由荷蘭實體全權管理,與以色列船運大亨——伊丹·奧弗有很大關聯。

據悉,這艘油輪在行駛至距離印度本土200公里的阿拉伯海域時,突然被一架從伊朗本土起飛的無人機襲擊,這架無人機在飛行了830公里後,直接俯衝砸向了船體。襲擊最終導致貨櫃起火,船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這裡需要指出一點,相比以前,這次船隻遇襲案有所不同,以前發生的襲船事件,大多都發生在紅海附近海域,而且出手的人,都是葉門胡塞武裝。

【胡塞武裝不斷在紅海海域,增加攻擊頻率和擴大打擊範圍】

10月7日巴以衝突升級後,胡塞武裝開始行動。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主要針對的是以色列的軍事目標。比如10月19日這天,美方就宣布在葉門海岸附近擊落了19架無人機,以及多枚反艦飛彈。

而隨著以色列在加薩走廊不斷擴大軍事行動,胡塞武裝不滿足於只打擊以色列的軍事目標,而是將目光放在了跟以色列有關聯的船隻身上,對以色列發起了「海戰」。

11月19日,胡塞武裝把一艘名為「銀河領袖」的貨船劫持到葉門荷台達港,原因是該船隻與以色列富豪有關,屬於「以色列船隻」的範疇。

12月3日,胡塞武裝又對3艘行駛在紅海南部國際水域的商船發動了4次襲擊,這些商船與14個國家有聯繫,而以色列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說,不論這些商船屬於誰,只要是跟以色列搭上邊的,都一律被胡塞武裝視為合法的攻擊目標。

【11月19日,胡塞武裝登上「銀河領袖」貨船,將其劫持到葉門荷台達港】

如果說只是單純襲擊隸屬於以色列公司,或者是以色列公民的船隻,外界可能還不會有如此大的動靜,但現在的胡塞武裝,顯然已經把襲擊目標擴大到所有被他們認為是「與以色列有關」的船隻,一旦經過自己的調查,或者被懷疑是以色列的船隻,那麼基本都會遭到襲擊。

為了打擊胡塞武裝的行為,美國曾表示,要拉上包括英國、加拿大、法國等在內的國家組建了一個「多國聯合艦隊」,加強護航力度的同時,對胡塞武裝進行打擊。

【美國聲稱要組建多國聯合艦隊】

不過,雖然說美國撂下了狠話,但胡塞包括他們背後的伊朗,似乎根本就不在乎。胡塞仍然保持活躍,而如今伊朗的革命衛隊也出手了。從打擊範圍來看,伊朗的攻擊範圍顯然比胡塞武裝更廣,直接從自家本土發射無人機,然後在距離830公里開外的阿拉伯海域上擊中目標。

眼見巴以要打到明年了,伊朗現在也把話挑明了。不久前,伊朗革命衛隊協調指揮官、准將納克迪對外警告稱,除非以色列停止與哈馬斯的戰爭,否則美國及其盟友將會看到新的抵抗力量的出現,以及其他水道的封鎖。按照納克迪的說法,西方國家之前被困在波斯灣和荷姆茲海峽,而現在他們又被困在紅海,將來他們可能還會被困在地中海。

剛才也提到了,美國組建海上多國聯合部隊,是奔著教訓胡塞武裝去的。可現在的情況是,胡塞武裝並沒有就此罷手,甚至連伊朗這個「幕後玩家」,都選擇出手了。那麼對於美國來說,要不要組聯合艦隊跟伊朗乾上一架,就成了問題,總不能只打胡塞,不打伊朗吧。

【伊朗革命衛隊協調指揮官、准將納克迪】

有個事情很有意思。在伊朗無人機襲擊事件發生後,一位美國官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胡塞武裝在襲擊船隻後,美方做出反應,那麼海灣國家與胡塞武裝之間可能會再次爆發軍事衝突,這將對整個中東局勢產生不利後果。因此,為了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他們放棄了直接攻擊胡塞武裝的嘗試。

這樣的表態,再結合美國之前提出的「組建聯合艦隊」一事遲遲沒有下文,我們或許可以說,美國在胡塞的問題上,未來不會選擇深度介入,大機率只會維持現有的護航力量,所謂「多國聯合艦隊」,最終可能只是裝裝樣子。

對於現在多線作戰的美國來說,在勸說以色列和打擊伊朗這兩個選項之間,他們恐怕還是會選擇前者。畢竟,現在的美國,也不敢貿然與伊朗開戰,而伊朗方面也只是希望將襲擊保持在「可控」範圍內,希望藉此向美國施壓,他們也不想直接捲入衝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ef6b34fa15fc42d5fb69fa74be44f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