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協主席去當縣長,級別沒有變,為什麼會被認為是「高升」?

2023-01-16     卿晨說教育

原標題:縣政協主席去當縣長,級別沒有變,為什麼會被認為是「高升」?

大家都知道,在縣城的政治生態中,主要領導幹部,有四大班子領導之說。四大班子,何指?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在縣城,四大班子就是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相應地,作為四大班子一把手,是縣委書記、縣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政協主席。這四大班子一把手,級別誰大誰小?大家都一樣大,都是正處級幹部。當然,如果是副省級城市或直轄市的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大家都是副廳級領導幹部。

因此,從上面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四大班子中,縣政協主席和縣長,級別一樣都是相當的,大家通常都是副縣級領導幹部。但是,在現實中,如果一名縣政協主席,調任縣政府去當縣長,在級別沒有改變的前提下,一般情況下,大家傾向於認為,這種情況屬於「高升」,不管是領導還是同事,都會紛紛恭賀。這又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從縣政協主席到縣長這個身份的轉變,之所以被認為「高升」但級別又沒有變化,原因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排名實實在在地提升了。大家都知道,同級別的領導幹部,不同的排名,意味著不同的地位。作為政協主席,在四大班子領導中,排名怎麼排呢?通常情況下,縣政協主席的排名,在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中,排名第四。但是,作為縣長,排名排在什麼位置呢?一般情況下,縣長的排名次於縣委書記、高於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因此,從政協主席到縣長,從「老四」到「老二」,排名進步了,當然算「高升」。

第二個方面,權力實實在在增加了。政協主席領導的政協,主要的職能是什麼?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這方面的職能,主要通過召開政協會議、提交政協提案、調研、視察等形式來落實。雖然這些職能也能重要。但是,作為縣長,所分管的縣政府組成部門中,行政權力的數量更多、更大、執行力更強。因此,作為縣長,行政權力實實在在大為增加。

還有一個因素,很多人沒有考慮到。雖然縣政協主席和縣長都是正縣級幹部,但是,縣長有機會「更上層樓」,而作為縣政協主席,在仕途上進一步發展成長的空間並不大。因此,當然是縣長這一職務的「含金量」更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e8f1bf5b9bd49df6774e47462db18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