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零碳金融時代將帶來全球治理機制和金融業的劇變

2023-05-30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朱民:零碳金融時代將帶來全球治理機制和金融業的劇變

2023年5月20日-21日,以「堅定信心,高質量金融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京成功召開。

在論壇全體大會八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朱民發表主題演講。他從碳中和背景下金融業進入零碳金融時代的劇變、全球零碳金融的合作與競爭、零碳金融全球治理機制建設與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和開放三個方面,對零碳金融的發展邏輯進行了深刻闡述。

(圖為朱民)

朱民指出,零碳金融是與碳中和轉型相對應的金融概念,這在格拉斯哥氣候峰會後已形成國際共識,標誌著金融進入零碳金融時代。零碳金融具有豐富的內涵、廣度和深度,其橫向覆蓋環保金融、氣變金融、可持續金融、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縱向直接為實體經濟轉向碳中和服務,對應明確的資產,因而可測量可明確。零碳金融首要的任務包括金融業為碳中和融資、為存量金融資產重新估值服務、以及實現金融業自身的零碳轉型等。

零碳金融的全球合作與競爭已經開始,朱民認為,重要的領域首先是形成全球統一的可持續性金融披露,推動各地區各國家的標準協同。其次是如何建立零碳金融市場著力填補資金缺口,例如前沿討論是REITs兼具債券性質和股權長期收益的特徵,可以較好地滿足碳中和融資需求。此外碳中和的核心推動力來自於科技創新,未來科技市場規模巨大,因此科創投資的資金來源、市場方向和標準制定等也是全球零碳金融競爭合作的未來制高點。

此外,朱民還談到,中國要繼續積極地參與全球治理機制的建設,這是零碳金融全球競爭合作的核心。全球零碳金融治理機制目前來看具有自上而下和共同協商的雙重性質,需要全球趨同和相互協調。中國在綠色金融領域是走在國際前列的,在零碳金融領域與世界其他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中國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在構建全球零碳金融治理機制和零碳金融生態市場進程中發揮積極的主導作用,做出重大貢獻,讓中國金融業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在參與零碳金融國際治理的過程中,要把新的經驗帶到「一帶一路」和發展中國家中去,幫助發展中國家進入零碳金融,實現中國的歷史責任和國際使命,也推動中國走向一個新的改革開放的金融時代。

以下為朱民現場發言速記:

很高興有機會再次回到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就零碳金融這個課題做一個致辭。我想講三件事:

第一,隨著碳中和迅速的落地和全球的展開,金融進入零碳金融時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金融業的劇變;

第二,隨著金融進入零碳金融,全球零碳金融的合作和競爭已經展開;

第三,中國在綠色金融領域一直在全球領先,零碳金融也走在前面。所以我們要繼續積極地參與零碳金融的全球治理機制的建設,並在全球治理機制的構建中推進中國金融業的進一步改革和開放。

我想就這三點做簡要的闡述。

第一,隨著碳中和的全面落地和進行,金融業進入零碳金融時代,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零碳的碳中和轉型的過程是從環保開始的,在這個過程中相對產生了一系列的金融概念。最開始是環保金融,之後是氣變金融、可持續金融、綠色金融,綠色金融是到現在最廣最寬的一個概念。綠色金融以後,因為零碳是一個轉型,出現了轉型金融。格拉斯哥會議以後,經過熱烈的討論大家形成了共識,就是在零碳經濟的時代碳中和轉型對應的一定是零碳金融。零碳金融的橫向覆蓋了我剛才提到的諸多概念,縱深它可測量、可明確,因為它直接為實體經濟服務,符合碳中和,而且對應的資產都是很明確的。所以在格拉斯哥會議上,大家基本形成了金融業要開始進入零碳時代的共識。

零碳包括一系列的概念,零碳金融首先包括金融業要為碳中和融資,這是第一個概念。我們估計中國到2050年大概是180萬億的融資量,麥肯錫最近說的全球每年是9.7萬億美元。按照中國排放的比重這麼算的話,中國一年要3萬億美元,大概是20萬億人民幣的投資,這個規模是巨大的。與此同時零碳要為轉型服務,因為碳價的變化、所有金融價格的變化、所有資產負債表的變化,包括在座的各位如果你們持有股票等等,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與此同時,金融業要把自己作為一個零碳企業,所以格拉斯哥會議上明確提出零碳金融企業這個概念,也就是說金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是零碳的。即融資負債是零碳的,金融機構自己的經營也是零碳的,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由此成立了全球的零碳金融企業聯盟。順便說一下,中國現在還沒有一家金融機構報名參加。零碳金融這個概念正在形成,它有豐富的內涵、寬廣的覆蓋面和深度,金融進入零碳金融時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標誌。

第二,全球零碳金融的合作和競爭已經開始。金融一定是全球的,全球一定是有合作有競爭的。特別是格拉斯哥會議上成立了一系列的同盟,比如說零碳金融同盟,與此同時各種競爭也開始產生。首先就是標準,要做全球統一的可持續性的金融披露。現在有各種不同的關於金融披露的準則,各個地方有自己的標準、自己的要求,也在各自競爭、各自協同。全球要支持碳中和,零碳金融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這次在埃及開會,討論最多的就是資金缺口怎麼滿足,怎麼爭取零碳的金融資金到我的市場來。現在大家都在爭論怎麼建立零碳金融的比如說債券市場,零碳金融的債券市場走在最前沿的是討論商業地產。因為REITs有長期的收益,有債的性質,但是從長期來說因為碳溢價逐漸地上升,它有股權收益的內容,所以很好的滿足了零碳金融為碳中和融資的雙重特徵。

建REITs市場、建資金池、建立碳中和科創的科創基金池又是一個大事。因為碳中和的核心就是科創,它的核心推動力是科技。現在說碳中和的科技我們只知道1/3、1/3還不知道、1/3在過程中,所以這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巨大的規模,又是一個長期的投資。碳中和的高科技的投資資金從哪裡來、市場在哪裡、標準在哪裡,全球關於一系列的零碳金融的競爭和合作已經開始了。這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第二點,而且這個生態是非常活躍的,各種各樣的倡議、各種各樣的產品都在湧現,大家都知道這是未來,而且是未來的制高點。

第三,中國要繼續積極地參與全球治理機制。當金融市場的競爭合作形成的時候,核心問題就是治理機制怎麼建設。現在看碳中和的全球治理機制是自下而上的,因為自主貢獻,但是有監督有審核,基本從巴黎會議到格拉斯哥會議形成了這樣的原則。但是零碳金融全球的治理機制怎麼構建,現在看來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協同效用。我是國際會計準則的名人小組成員,我們在參與制定建立一個現有的會計準則之外的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會計準則。這個準則一定是要全球趨同、相互協調的,它具有共同協商和自上而下的雙重性質。這些架構正在逐步形成,中國要在裡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國在綠色金融領域是走在前列的,G20峰會在中國舉辦的時候,中國和英國共同主導了G20的綠色金融發展研究工作小組,中國也參與了全球的央行的碳金融聯盟。我們從綠色金融走向零碳金融的時候,零碳金融的面更廣更深,產品更加豐富,而且各種不同的生態聚集起來。在零碳金融這個舞台上,中國和世界其他已開發國家、發展中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而中國在其中很多領域走在前列。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有機會為構建未來的零碳金融的治理機制和零碳金融的生態市場起到積極的主導作用、做出重大的貢獻,這是歷史的機遇,這是不可或缺的歷史的窗口。我們怎麼抓住這個機遇、抓住這個窗口,讓中國的金融業、中國的金融監管由此走上世界舞台,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我覺得這是一個歷史的時刻。我們還是要抓緊,特別是金融機構。零碳金融的一個特徵就是它監管的制度出來之後,各個金融機構出現了各種生態、各種合作、各種平台,尤其在風險管理,在轉型金融,在高碳資產的估值,在定價、資金流動、披露的不同細節方面,有很多的自發活動。所以我們國家的金融機構要積極努力的去參與這些活動,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在參加全球治理、在參與零碳金融治理機制的過程中,也要把這個新的經驗帶到「一帶一路」中,推動「一帶一路」和發展中國家的能力建設、制度建設,幫助發展中國家進入零碳金融,這也是中國的歷史責任和國際使命。更重要的是在參與零碳金融的國際治理的過程中,會反過來推動中國走向一個新的改革開放的金融時代。披露要統一,標準要統一,產品的研發、市場的放開、資金的流動,這一切都會體現在整個的全球治理機制中。

這是一次偉大的歷史機遇,是中國金融業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是走向世界的巨大窗口和平台。我相信中國的金融業會抓住機會,建立中國自己的零碳金融的監管和管理體系、零碳金融的市場生態、零碳金融的金融機構,並且在國際的治理機制參與合作中走向世界!

我先預祝中國的零碳金融走在世界的前列,謝謝大家!

來源:清華五道口

編輯:丹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e504439da9c138f76ad5c561270b6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