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近幾年來,脂肪肝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並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可以說,脂肪肝已經成為嚴重威脅到人類身體健康的一類疾病。在各類肝病中,脂肪肝對人體的危害僅次於病毒性肝炎。
一旦患上脂肪肝,患者不僅會出現身體疲勞、食欲不振、臉色發黃等症狀,若是對病情沒有及時加以控制,還有誘發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肝臟的健康程度是決定整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重視起對肝臟的養護,少吃會對肝臟造成損傷的食物,尤其是下列3類食物。
1.油炸類食品
相較於體重標準與體重偏輕的人來說,肥胖人群更容易受到脂肪肝的侵擾,而導致身體肥胖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長期食用油炸食品,生活中常見的油炸食品包括炸雞、炸薯條、炸雞柳等。這些食物當中的脂肪含量較多,有的甚至超出標準值好幾倍,在食用這些食物時,一旦沒有控制好量,就容易導致身體中的脂肪代謝出現問題,此時沒有被正常代謝的脂類物質,就會在肝細胞中堆積,久而久之,極有可能會導致肝細胞發生病變,從而被脂肪肝等肝病找上門。
2.含糖量較高的食物
含糖量較高的食物也會增加肝臟代謝的負擔,生活中一些高糖食物主要包括甜品、蛋糕、巧克力和糖果等,這些食物攝入過多,會導致大量的糖分無法被人體正常吸收,從而在體內轉變為脂肪堆積在肝臟周圍,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
除了高糖食物外,高糖類的飲品也會對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有研究表明,每天喝一升高糖飲品的人,比每天喝白開水的人更容易患脂肪肝。
3.酒精
無論是白酒、啤酒亦或是黃酒,其中都含有大量的酒精,這些酒精在進入人體後,會增加肝臟的壓力,若是一次性飲用太多酒,還有可能超出肝臟代謝負荷,從而誘發酒精肝和脂肪肝。
另外,酒精在進入人體後,會產生一種名為乙醛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肝臟細胞造成損傷,若是長期飲酒,還有可能導致肝細胞逐漸出現壞死的現象,從而增加患酒精肝或脂肪肝的風險。
若想預防脂肪肝,在平日裡一定要注意控制飲食,儘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高糖分食品以及各種酒類,除此之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運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此外,對於體重超標的人群來說,還要去醫院進行定期體檢,這樣才能及時排除風險,確保身體健康。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宴清,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