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出了個「海克斯科技」博主。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海克斯科技·可樂製作過程,來源辛吉飛抖音,下同)
只見博主左右手各握一瓶「藥」,就這麼咔咔往裡倒,分分鐘揭秘你平時吃到嘴裡的都是啥配料。
做好心理準備了嗎?來聽大哥嘮一嘮。
奶茶里沒有奶,牛肉丸里沒牛肉,糖水燕窩裡沒燕窩……
某些路邊澱粉腸、街邊奶茶店、低價自助火鍋…為啥都這麼便宜?
大哥嘴一歪:「那必是科技和狠活啊,哥們~」,比親媽念叨20年還管用。
媽媽再也不擔心我亂吃外賣和路邊攤了。
餐飲大揭秘
要想進入海克斯科技宇宙,首先得搞明白:
「海克斯科技」,何許物也?
「它出自英雄聯盟,原意是一種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頂尖技術,在博主辛吉飛這裡則變成了「科技和美食」的融合現象。」
這裡的「科技」,則為食品添加劑。
「辛吉飛」,又是何許人也?
他最初走紅是因為一條「5塊錢製作烤麵筋」的視頻,後來畫風就逐漸跑偏,開始揭秘各種化腐朽為神奇的食品添加劑。
因其科技美食製作過程堪比化學實驗,每種添加劑精確到毫克;且揭秘過程過於詳細和接地氣,也被稱為——
海克斯科技掌門人·東北全能型噴射戰士·餐飲界的公敵·科技狂人·鍊金術士·絕命毒師·飛哥。
注意:他視頻里提及的製作方法和食品添加劑都是合法合規的(不合規的也不能播)。
>>>>《澱粉腸的試探》
是誰看到街邊五毛錢一根的澱粉腸就走不動道?
還邊吃邊擔心,裡邊是殭屍肉,不健康。
飛哥告訴你,不用害怕,因為裡邊壓根沒有肉,全是香精。
麵筋粉200g+變性澱粉50g+植物油50g+白砂糖10g+食用鹽5g+清水250g
+
香辛料0.5g+烤肉香精油1g+鮮香大力粉5g+紅色素1g+卡拉膠5g
‖
澱粉腸
放在料理機里攪吧攪吧,再加入灌腸器內,小火煮30分鐘出鍋。
軟糯Q談,色香俱全,這誰看了不迷糊。
>>>>《合成肉的猜想》
是誰去低價自助火鍋店,餓著進去躺著出來,一口口旋羊肉,想分分鐘吃回本。
飛哥告訴你,想的美!
只見他用一小片羊肚腩肉加上一堆邊角料、老鴨子肉,卷吧卷吧放冰箱凍上一天一宿,重新給你定義了什麼叫雪花肥羊。
就這,網友們還說是良心商家了,都沒放膠。
最近某網紅牛肉乾被查,發現其成分竟全是鴨肉,也側面印證了博主的海克斯科技。
>>>>《焦糖奶茶的展望》
是誰出去逛街溜達必來一杯奶茶,呲溜呲溜一喝一大杯。
飛哥邪魅一笑,肚子不喝大算我輸!(字面意思)
只見他整了4g碎茶葉沫子放入550ml水中充分溶解篩出,再加50g黑糖糖漿、50g植脂末、1g奶精粉,配一起攪拌均勻。
一杯新鮮焦糖奶茶就做好了,還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肯定。
科普小tips:
1、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潞河醫院臨床營養師張家瑜指出,植脂末的口味和牛奶很相似,用在奶茶中甚至不用添加牛奶,還可以使口感更細膩,更加潤滑厚實。
2、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在2018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植脂末是氫化植物油、糊精(澱粉水解物)、少量酪蛋白酸鈉、乳化劑等成分組成的混合物,其中脂肪比例達20%-75%。
不止奶茶里沒有奶,糖水燕窩裡也可能沒有燕窩,用明膠片+植脂末+果葡糖漿。
炸蝦仁也可能不是真蝦,而是麵粉+色素+蝦肉香精。
快餐店的煮玉米,可能加了玉米香精和甜蜜素。
……
各種餐飲界秘而不宣的潛規則,都被博主搬到了檯面上,咱就是說一整個大震驚。
(辛吉飛爆料某些低價燕窩的成本)
無獨有偶。
另一個博主「劉慫」靠著「我一勺三花淡奶」,成功幫飛哥吸引了一波餐飲界的敵意。
別人做飯靠廚藝,劉慫做飯黑科技。
某從業30年大廚說,要熬一鍋好湯,不止需要上好的牛骨,還需要一晚的時間,骨湯才能又白又濃。
結果劉慫「一勺三花淡奶」,剛開鍋的肉湯秒變白,讓從業30年老師傅陷入沉思。
大聲怒斥:「你這不騙人(yin)嗎!」
大廚還說,正常炒糖色,要用冰糖熬後加熱水保存,即用即取。
結果劉慫一勺焦糖色+一把甜蜜素,再次讓多年餐飲業老師傅陷入沉思。
「群眾里有壞人(yin)啊!」「我要去舉報你!」
外邊的魷魚為啥那麼白,烤完滿大街都是香味呢?
劉慫一把三聚硫酸鈉、一把焦亞磷酸鈉加一滴滿街飄香油,魷魚不止又白又香,還渾身上下全是元素周期表。
《絕命毒師》里的老白,靠著冠絕天下的化學(制毒)知識,一步步成為大毒梟。
而飛哥和劉慫,兩位餐飲界臥龍鳳雛則憑藉「出賣」同行、製造「科技美食」行走天下。
30天,飛哥漲粉600萬+,劉慫漲粉300萬+。
輿論大亂戰
央視早在2014年的《走近科學》里也曾系列性的揭秘過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節目中,時任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營養師王旭峰科普不同的食品添加劑。
用增稠劑、色素、香精使普通的「水」相繼變成橙汁——碳酸飲料——鮮榨果粒橙——果肉奶昔…
還系統性地揭秘了某些火鍋底料、牛肉丸的製作過程。
廉價火鍋底料里,除了有雞精、食用鹽、植物油之外,還添加了一滴香(一滴可以飄香全城)+辣椒精(和辣椒沒什麼關係)+誘惑紅色素,不到30s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火鍋底料就製作完成了。
街邊價格低廉的牛肉丸里,可能一點兒牛肉都沒有。
而是用蛋白粉+高彈素+牛肉味香精+焦糖色素,1分鐘製作出的「牛肉丸子」。
辛吉飛和劉慫,更是系統性地講了眾多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食物。
粉絲看這些視頻,一開始只是出於獵奇的心態。
博主揭露的開心,粉絲看的高興。
大家一邊玩梗一邊呼朋喚友來關注,直言會變瘦。
但隨著短視頻的不斷出圈,也出現了很多反對的聲音。
首當其衝就是「中國食品報融媒體」抖音號,直接列出三宗罪:
「科技與狠活」的是拋開劑量談毒性,宣揚低價有罪論、販賣焦慮、傳播犯罪方法。
更多餐飲媒體或者餐飲老闆的下場,也加劇了這場圍繞著「食品添加劑」的討論。
「他的視頻無差別攻擊,給正品廠家帶來極大困擾。」
「他的風格和文案,讓人覺得食品添加劑等於不安全,吃了會頭髮掉光、拉肚子等。」
博主「西餐紙老虎(供應鏈)」發視頻稱,只有個別的街邊小店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但因為「科技與狠活」讓很多沒用添加劑的餐飲店無辜躺槍。
對於這些紛至沓來的指責,辛吉飛們的支持者也相繼出來發言。
有人嘲諷道:他只是把符合國標的商品又做了一遍。
抖音博主「海克斯科技研發主任破解配方」發視頻稱:
「辛吉飛、劉慫的出現,相當於對行業的一次洗牌,更有利於用真材實料做餐飲的商家。」
辛吉飛自己在視頻中回應,「低價沒有罪,但忽悠人有罪,誘導消費者有罪。」
雙方各執一詞,輿論大戰愈演愈烈。
辛吉飛的某些短視頻底部也加了「科學看待食品添加劑」的字眼。
近日,疑似抖音後台工作人員聯繫到辛吉飛,稱:
「本身平台非常認可其視頻質量,但因其視頻中沒有對某些添加劑做成分說明,個別添加劑存在爭議性,遭到大量用戶舉報,要求對其創作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
辛吉飛則堅持自己發的視頻沒有問題,最後主動將平台帳號註銷。
至此,兩大「絕命毒師」只剩劉慫一人。
食品安全焦慮
辛吉飛、劉慫們的爆火,當然有其誇張的成分,但歸根結底還是國人苦食品安全問題久矣。
從曾經的三聚氰胺、蘇丹紅、瘦肉精,到最近土坑裡的老壇酸菜,燒不化的鐘薛高,不斷消磨消費者對整個食品行業的信任。
曾幾何時,我們心中的美食是《飲食男女》中這樣的。
蒸炸烹煮燉,人間煙火氣。
是《舌尖上的中國》這樣的。
時代繁衍的味覺密碼,人類味覺記憶史的通用語言。
但現在,食品工業就像是魔術師,利用各種添加劑生產出了製作周期短、保質期長的食品。
誠然,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大功臣」,滿足了絕大多數人都能吃到又好吃又便宜的食物。
真正令消費者擔憂的,是缺少監管的小作坊、路邊攤,以及一頁比一頁多的配料表。
近日,出演過《人民的名義》的演員馮雷,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里他稱:
買了一瓶某品牌飲料,發現配料表上竟標註有200多種配料。
水果蔬菜多到像一個大型菜市場。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早已每天都在與食品添加劑為伴,但各種食品添加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與食物成分吸收之間的關係,我們卻知之甚少。
坦白講,這種「焦慮」可能也不是什麼壞事,有關注才有了解,有輿論更有可能加速推動監管,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
當然,對於「食品添加劑」也不必談之色變,過度焦慮。
畢竟不談劑量只談毒性就是在耍流氓嘛。
(圖源:新榜、抖音)
在購買食物時,多多關注配料表,了解自己吃到嘴裡的到底是什麼。
在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多自己在家做做飯。
私心也希望能有更多行業的「辛吉飛們」出來爆料,畢竟越知情、越透明,才越安心。
參考資料:
1、CCTV-10《走近科學》-揭秘食品添加劑
2、《「絕命毒師」辛吉飛,20天抖音漲粉450萬,全憑科技與狠活》-新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