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謙:《隋唐五代道教文學》

2023-11-27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張振謙:《隋唐五代道教文學》

《隋唐五代道教文學》,張振謙著,北方文藝出版社2023年重印。

內容簡介

道教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對中國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廣泛影響。隋唐五代是道教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帝王對道教的推崇、道經的普及極大影響了當時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思想心態和文學創作。同時,唐五代也湧現出了一批道士文人,他們不僅活躍於宮廷和民間,結交著名文士,而且創作了大量的道教文學作品。

道教文學經過東漢魏晉南北朝的發展,至隋唐五代,基本形成了較為成熟、創作繁盛的文體門類,如道教詩詞(遊仙詩詞、步虛詞、仙歌)、道教敘事文學(道教說唱、道教小說)、道教散文(青詞、仙道賦、宮觀碑銘記文)等等。

這些作品蘊含著豐富的道教思想觀念,流露出對長生久視、自由快樂的羨慕與企盼,抒發了豁達樂生、閒適自得的心境情懷,展現出恬淡、簡遠、清虛、自然的審美趣味,無論是種類數量還是藝術價值層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全面而鮮明地反映了這一時期道教文學創作的主流趨向與審美旨歸。

道教文學是道教文化與文學藝術互相融合的結果,具有獨特的審美性和濃重的宗教色彩,是隋唐五代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隋唐五代道教文學史的撰寫始於詹石窗所著《道教文學史》,該著第二編重點介紹了隋唐道人詩、隋唐文人詩與道教、中晚唐五代傳奇小說與道教神仙傳記,體現了道教史與文學史相結合的研究路數,具有開啟之功。

此後,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楊建波《道教文學史論稿》、張松輝《唐宋道家道教與文學》、蔣振華《唐宋道教文學思想史》等均對隋唐五代道教文學進行了進一步拓展和深入挖掘,值得關注和參考。

該書位列《中國宗教文學史》(共25冊)第三卷上冊,其內容主要以隋唐五代道教的時代特徵及其與文學的關聯為中心,重點探討這一時期道教徒的文學創作、入道文人的相關作品。具體而言,緒論及前兩章總體介紹隋唐五代道教的社會地位、主要特徵、空間分布、文體關聯以及道經傳播對文人的影響。第四至九章,分述著名道士吳筠、施肩吾、杜光庭、呂洞賓與女冠群體、入道文人及其文學創作情況。第十至十二章則分別探討道教文體中的遊仙詩、步虛詞,以小說和說唱為代表的敦煌道教文學,道教與小說、辭賦之間的密切關係。

作者力圖將隋唐五代道教文學置於中國宗教文學史發展中進行考察,並結合具體的時代環境、地理因素去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道教文學的發展演變過程,發掘和把握道教文學的本質特徵,促進道教文學的整體性研究,建構更為全面系統的道教文學史,從而以更宏觀、更廣闊的「大文學」視角來豐富和完善中國文學史的發展面貌和學科建設。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一、唐代道教的「國教」地位和「重玄」內核

二、隋唐五代道經的普及和道教知識背景

三、隋唐五代「洞天福地」與道教文學的空間分布

四、道教文體與俗世文體的會通互融

五、隋唐五代道教文學創作業績

第二章 隋唐五代道教實踐語境與特徵

第一節 隋唐五代帝王與道教

第二節 隋唐五代道教的主要特徵

第三章 隋唐五代道經的傳播及對文人的影響

第一節 隋唐五代道經的廣泛傳播

第二節 道經對隋唐五代文人的影響

第四章 吳筠的文學創作

第一節 吳筠的生平思想和交遊

第二節 吳筠的詩歌創作

第三節 吳筠的論體文與賦作

第五章 施肩吾的文學創作

第一節 施肩吾的生平事跡

第二節 施肩吾詩歌的內在意蘊

第三節 施肩吾詩歌的藝術特徵

第六章 杜光庭的文學創作

第一節 杜光庭的生平及著述

第二節 杜光庭的神仙傳記

第三節 杜光庭的道教靈驗記

第四節 杜光庭的詩歌創作

第五節 杜光庭的齋醮科儀文學

第七章 呂洞賓的文學創作

第一節 呂洞賓的生平與著述

第二節 呂洞賓的詩歌創作

第三節 呂洞賓的詞作

第八章 唐代女冠的文學創作

第一節 唐代女冠現象概述

第二節 李冶的詩歌創作

第三節 魚玄機的詩歌創作

第四節 其他女道士的詩歌創作

第九章 唐代文人入道及其文學創作

第一節 李白的道教文學創作

第二節 顧況及其他道隱茅山的文人

第三節 道教與李商隱的詩歌創作

第十章 唐五代文人遊仙詩與步虛詞

第一節 唐五代文人遊仙詩

第二節 唐五代文人步虛詞

第十一章 唐五代敦煌道教文學

第一節 唐五代敦煌道教詩詞

第二節 唐五代敦煌道教敘事文學

第十二章 道教與唐人小說、辭賦

第一節 道教與唐人小說的敘事模式

第二節 道教與唐人小說的人物形象

第三節 道教與唐人小說的時空建構

第四節 道教與唐五代文人仙道辭賦

參考文獻

後記

後 記

本書完成已經四年,終於要付梓了!記得2016年的某一天,吳光正教授電話詢問我是否願意加入他領銜的「中國宗教文學史」編寫團隊,負責撰寫《隋唐五代道教文學》,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因為我覺得這項工作頗有意義。此後一年半的時間裡,我放下自己手頭的科研項目,教學之餘,便是集中精力構思和寫作這本書。

《道教文化與宋代詩歌》

我雖然從事道教與文學關係研究已有十餘年,但對「教內文學」較少觸及。唐代文學在中國古代文學諸段中研究得最為成熟,道教文學也是如此。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廣泛參考了前賢的研究成果,而由於2018年已基本寫成,最近幾年的相關成果又無法呈現出來,這是需要特別說明的。

本書在修改期間,曾得到武漢大學尚永亮教授、吳光正教授、陳順智教授、余來明教授和四川大學張澤洪教授的指正,我門下的研究生閆景瑞、梁穎怡、譚智、鄭雅勻、余慕原、蒲嵐、彭序源、鍾虹等不辭辛苦一次次完成了本書的校對任務,在此並致謝忱。同時,也要感謝師友們的關心與鼓勵,感謝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限於學識,書中的疏漏和錯謬在所難免,敬請方家和讀者賜教。

張振謙

作者簡介

作者近照

張振謙,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唐宋文學研究。出版學術專著2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項,在《文學遺產》《世界宗教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宗教學研究》《民族文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曾入選廣東省教育廳「千百十」培養對象、暨南傑出青年學者、暨南雙百英才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