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到,廣州交卷了!

2019-10-25   投資廣州

去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期間來到廣州,深入街道社區、文化場所、高等院校、生產企業實地調研。串串腳印,步步情牽。在視察廣東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全市上下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為強大動力,往深處學、往實里做,向難中進、向高處攀,以扎紮實實的成效向習近平總書記、向黨中央交出一張合格答卷。

廣州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對當代中國而言,改革開放是決定命運的關鍵一招;對千年商都廣州而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則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根本路徑。過去一年來,廣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瞄準最困擾發展的問題,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增動力、激活力。

搭建電梯事務社區治理平台等12項來自基層的改革創新經驗在全市複製推廣,並製作系列宣傳片,陸續在報紙、網絡、電視、廣播、微信、抖音發布推廣,對加強改革宣傳工作進行探索;加強改革督察和效果評估,建立改革要點、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國家和省試點、基層改革等4本台帳,對營商環境改革、科技體制改革、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等3項重點改革開展滾動評估。

今年以來,廣州市相繼出台了《廣州市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廣州市2019年創造型引領型改革項目》《廣州市2019年基層改革創新項目》等改革文件,推出11個領域209項改革舉措、16項創造型引領型改革項目、22項基層改革創新項目。

廣州在世界一線城市中排名第27位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廣州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這進一步明確了廣州的定位,為廣州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廣州港汽車裝卸量突破132萬輛,成為國內最大的內貿商品車滾裝船樞紐港;白雲機場旅客去年旅客吞吐量接近7000萬人次。廣州不斷做強城市經濟中心、門戶樞紐、科技創新、綜合服務、社會融合、國際交往功能,綜合城市功能不斷躍升。

全球城市的競爭,從來不是「單項技能」的角逐,而是「多項全能」的比拼。全球權威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中,廣州在世界一線城市中排名第27位,成為廣州雄厚綜合實力的最佳證明。

著力打造「廣州之夜」知名品牌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廣州市按照市委「1+1+4」工作舉措厚植「千年商都」新優勢,促進廣州現代服務業在產業規模、質量結構、輻射能級等方面再上新台階,已形成由萬億級產業規模、千億級主要行業、百億級龍頭企業構成的服務經濟體系。

2018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占GDP的比重達42%,服務型製造示範城市結出累累碩果。2019年上半年廣州市服務業增長8.6%,增速加快,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1%,同比提高15.4個百分點,是近年來最高水平,六大千億級服務業成為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柱。其中上半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8.5%。

此外,廣州還不斷加快推進特色夜間經濟集聚區建設,著力打造「廣州之夜」知名品牌。將「夜經濟」打造成為廣州新的增長點。

推動營商環境出新出彩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期間,要求廣州在「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出新出彩」。這正是廣州發展的密碼,沒有得天獨厚的政策傾斜,靠的就是不斷升級營商環境接軌國際,5次被《福布斯》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一名,連續兩年登上中國「機遇之城」首位,更躋身全球一線城市之列。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去年以來,廣州多次出台營商環境改革措施和方案,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從稅務、用電、建設等全方位進行優化,改革力度和創新性在全國領先,致力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今年上半年,全市合同外資同比增長14.1%,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8.2%,利用外資增幅高於全國全省。

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發布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的八項評價中,廣州市政務環境和基礎設施兩項排名全國第一,在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和自治區首府、5個計劃單列市中,廣州政務環境榮登榜首。

廣州提升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

一年來,廣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關於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著力提升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新格局,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加快發展。

珠三角地區是引領全省發展的核心區和主引擎。強化珠三角核心引領帶動作用,關鍵是要發揮廣州、深圳「雙核」驅動作用。作為省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珠三角地區的「雙核」之一,廣州以新擔當新作為煥發老城市新活力,高質量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進步。

近年來,廣州相繼與深圳、佛山、東莞、肇慶、韶關、清遠等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持續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金融服務、交通互聯互通、社會公共事業、人才交流培訓等方面深化合作,形成了一批開放性合作成果,為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提供了強大動力。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