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蘇聯挖到地球深處12263米,周邊全是鑽石黃金,為何不挖了?

2023-11-11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當初蘇聯挖到地球深處12263米,周邊全是鑽石黃金,為何不挖了?

文|飛魚說史

1924年1月,第二次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基本法)》,憲法首先確認了蘇聯的主權是4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其次規定了蘇聯國體、政體、國家結構、經濟制度和勞動人民的權利與自由等。

說到蘇聯,很多人都會嘆息不止,畢竟作為世界上「超級大國」,其成立與解體,都改變了世界格局。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席捲了全球時,戰火讓這個世界硝煙瀰漫,如果非要找出最大贏家的話,當屬美國和蘇聯。

這也造成了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兩大陣營的對抗,世界自此進入了兩極並強,相互爭霸的格局。

蘇聯和美國為了爭奪主宰世界的頭把交椅,兩國之間的冷戰不斷升級,熱戰是指直接的戰爭衝突,冷戰相對比較含蓄,是在綜合國力上一決高下,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直接的軍事衝突,

而美蘇的冷戰,則重點在軍備、科技等方面相互爭強,美國一旦在科技上或者軍備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後,蘇聯立即會緊隨其上,甚至要超過美國才肯罷休。

比如當美國確立了要探測深海的計劃之後,蘇聯當仁不讓讓,提出了要鑿穿地球的計劃,這就是後來極為著名的科拉超深鑽孔計劃。科拉超深鑽孔。

科拉超深鑽孔位於科拉半島挪威國界附近,當然起初這類鑽孔並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很多,其中最深的一個鑽孔,達到了12263米,就其垂深而言,目前仍是世界上到達地球最深處的人造深井。

不過就目前而言,如果按照實際深度算,這個鑽孔只能排在第三位了,因為卡達和俄羅斯探測油田時的鑽孔深度超過了克拉鑽孔,這裡暫不論。

按理來說,想要在地球上鑽孔是很簡單的,就像現在家裡打深水井一樣,用一台旋轉鑽機安裝在一條鑽杆的底部就行了。

鑽頭鑽到洞底時,威力強大的發動機將會鑽破洞底,這樣鑽孔就會不斷被加深,而地底的液體不斷從此洞中旋轉著進進出出,這樣就能達到冷卻鑽頭的目的,進而維持此鑽洞的穩定性。

科拉超深鑽井的開鑿過程。

科拉鑽孔的計劃被確定之後,蘇聯立即著手進行,前期因為地質的因素進展得相當順利,據說鑿孔到了9500米的時候,周圍的黃金含量相當高,究竟有多高呢,我們來簡單說下。

對於開採凱碩,一般一噸的金礦層里黃金的含量在4克/噸的時候,就具備了商業開發的基礎,因為這個含量會使黃金的收益大於開採的成本。

而科拉鑽孔在9500米時,周圍的金礦層含量已經達到了80克/噸,這是相當驚人的數字,但蘇聯當局並沒有選擇開發,而是繼續往下挖,因為這項計劃並不是為了挖礦石,而是要鑿穿地球。

當挖到12263米的時候,蘇聯卻中止了這一瘋狂的計劃,這因為在美蘇的軍備競賽中,蘇聯超脫經濟基礎的軍備已經逐漸不堪重負,按理來說,耗費近20年,挖到了黃金層,蘇聯進行開採不就解決了資金問題嗎?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蘇聯中止科拉計劃的原因。

蘇聯的這項計劃,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到達12000米的時候被終止了,隨後在1983年又被啟動,一直到1993年蘇聯解體後被徹底中止,歷經十年,蘇聯只向下挖了263米。

這也就是說,隨著深度的加深,此項目越來越難,就蘇聯當時的科研水平而言,已經不再具備繼續向下深挖的能力了。

當然,蘇聯在軍備競賽中,被拖垮了經濟,造成了沒有大量經費支撐這一沒有回報的項目也是另外一個不能不說的原因。

你可能會說,開採出來黃金不就有錢了,但這也只是一種異想天開而已,因為想要大規模的開採黃金,得把大型的機械設備運下去,這又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對於蘇聯來說,想要開採無疑會對蘇聯的經濟給予致命的一擊。

克拉鑽孔中的靈異事件怎麼回事?

有些人在克拉鑽孔中聲稱聽到了有悖常理的聲響,之後靈異事件不斷發生,這導致了蘇聯的專家們不敢繼續往下挖了,其實這明顯是前蘇聯的專家們在為自己找台階下。

沒有任何回報,還浪費了大量經費,這是無法對於民眾交代的事情,對於前蘇聯而言,這個克拉鑽孔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雞肋「,食之無味而又棄之可惜。

前蘇聯超脫經濟而盲目進行軍備競賽,這是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不注重發展基礎經濟,一味追求在高精尖的領域打敗美國,這又是蘇聯經濟崩潰的主要原因,而科拉超深鑽井也只是前蘇聯瘋狂計劃中的一個代表而已!

具體為何中止這項計劃,前蘇聯當局並未聲明,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計劃的終止開採過程中遇到的麻煩,都會被公之於眾,畢竟前蘇聯的檔案還一直保留著,那就讓時間為我們解開這個謎底吧!

飛魚說:

如果沿著地表下挖能否挖穿地球?蘇聯嘗試了,但挖到黃金卻放棄了,當然,地球也沒有挖穿,不過這項宏大的工程,卻一直被保留著,供後人感嘆。

不過從這項項目上,我們也能夠得出,一個國家的強大,並不是體現在這些毫無意義的軍備競賽上,發展經濟,並且在經濟基礎上進行的科研活動,才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蘇聯的解體,並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經濟基礎崩盤的必然結果,美國能在與蘇聯的爭霸中取勝,也是因為美國經濟基礎的強大,美元成為了國際貨幣,這樣進一步讓美國成為了二戰後的第一大經濟體。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在人類歷史上,美國只是一個「後起之秀」,其文化底蘊遠遠不足,相比較四大文明古國且文化未曾斷層的中國,這點是美國難以比擬的。

對此,您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9e17a08d86a65318b65010b0085a3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