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票的冰雪大世界,反被這群人宰了

2023-12-23     新周刊

原標題:退票的冰雪大世界,反被這群人宰了

要在短期內扭轉網友們長期的消費習慣,或許不是一件能輕易實現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做起,比如不當那個「僅退款」的網購買家;比如不去「背刺」一個真誠營業的景區,別把老鐵的客氣當天經地義。

畢竟,無論是否存在「惡意退款」,冰雪大世界都沒有參與到網上的嘴仗,沒有計較退票帶來的損失。從哈爾濱文旅局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督導,到園方致歉後迅速敲定的整改措施,哈爾濱都給出了如冬日暖陽般的真誠。

作者 | DR

編輯|道喵嘰

題圖 | 新周刊記者 王一旦攝

「不是北歐去不起,只是因為東北更有性價比。」

萬萬沒想到,這個今年已經刷遍中文網際網路的破段子,會在哈爾濱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為這個冬天平添一場嘴仗。

12月18日,哈爾濱著名景點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園。得益於上一年度采冰建設期儲存下來的10萬立方米創紀錄天然冰體,今年的開園時間,比往年早了近半個月。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那些正好身在冰城的遊客,就這樣趕上了一趟意外的「早集」,得以在離開哈爾濱之前,提前打卡今年這場「龍年和亞冬會限定」的冰雪盛宴。

哈爾濱是一場「凝固的」盛宴。(圖/新周刊記者王一旦)

這本該是件皆大歡喜的美事,但潑天的富貴哈爾濱接得有些狼狽。

冰雪大世界在18日開園短短3小時內,預約遊客就已經達到4萬人,以至於當天下午,園方不得不匆匆發布公告,表示「為保證體驗質量,決定暫停繼續銷售當日門票」。

儘管如此,洶湧的人潮仍然超出了園方的接待能力。有不少當天入園的網友吐槽,諸如摩天輪、冰滑梯、冰雪秀等熱門的免費項目,都因為預約人數太多而要大排長龍。

冰雪大世界開園當日,大部分項目因人數過多而大排長龍。(圖/新周刊記者王一旦)

要知道,哈爾濱近一周的氣溫,可都在零下20攝氏度左右徘徊。

那些在刺骨寒風中打著哆嗦的人們,苦等之下終究失去了耐心,很快有人喊出了「退票」,零零星星的牢騷猶如星星之火,最終演變成了一樁集體要求退票的荒唐戲碼。

冰雪大世界還真道歉了。

19日下午,園方官方公眾號發布文章《致廣大遊客的一封信》,表達了對服務不周的反思,並提出了連夜整改的一些具體措施。

這場小風波發展到這兒,就該翻篇了。但在退票之後,社交媒體上那些針對冰雪大世界的「白嫖攻略」,又點燃了另一個話題的唇槍舌劍:

卸磨殺驢的「白嫖黨」,底線是不是太低了一些?

冰雪大世界被罵,

這事本身不冤

試想,在零下20攝氏度的哈爾濱戶外走一走,你是不是都會覺得自己勇氣可嘉?更遑論在這樣的天氣里排上一兩個小時的隊,為的只是轉上一圈摩天輪,又或者體驗一把全程一分鐘不到的滑梯。

然而事實就是,在18日開園第一天,冰雪大世界不但入場需要預約,超級冰滑梯、哈冰秀、雪花摩天輪、滑雪體驗區和冰雪汽車芭蕾秀五個熱門遊玩項目,同樣需要提前在線預約,如摩天輪每半小時就只能預約210人,滑雪體驗區則為400人。

雪花摩天輪。(圖/新周刊記者王一旦)

去過哈爾濱旅遊的人都知道,冰雪大世界的定位是「冰雪藝術精品工程」,而非傳統的主題樂園。園中布置了上千處由冰雕師傅們連夜趕工創作的冰雪景觀,戶外娛樂項目的數量並不多。

美輪美奐的冰雕作品,是冰雪大世界的「核心產品」。(圖/新周刊記者王一旦)

哪怕冰雪大世界以「大」而聞名,但4萬人在有限開放的10小時內,同時擠進園區,也意味著每個時段、每個戶外遊玩項目,都可能同時有數千人在排隊等候。

就算早早預約好,遊客到了現場也只能乖乖排隊等下去。漫長的等待,最終也壓垮了遊客們在寒風中本就被吹得七零八落的耐心。

作為一個老牌的專業園區,冰雪大世界本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有抖音網友指出票價和實際體驗不符,因為開放第一天有些場館還沒修好,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也不夠。

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最主要的是預約問題,景區的運營缺乏成熟的執行方案。(新周刊記者王一旦)

雖然每年僅開放一個季度左右,但自從1999年建成之後,今年再怎麼說也已經來到第25屆,冰雪大世界既然有提前開園的底氣,也應該有能力做好承接極值的預判,並在客流過多時拿出成熟的運轉方案。

更何況,哈爾濱今年的旅遊盛況本就在預料之中,哈爾濱市文旅局和各大景點,也早已對旅遊旺季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冰雪大世界,始創於1999年,展現了哈爾濱的冰雪文化和冰雪旅遊魅力。(圖/新周刊記者王一旦)

攜程發布的《2024年元旦跨年游旅遊洞察》顯示,哈爾濱今年再次上榜「元旦假期國內熱門旅遊目的地」,目的地為哈爾濱的元旦假期訂單量同比增長631%。哈爾濱機場也為此新增了11條國內航線。

而冰雪大世界開園首日入場的4萬人,皆來自線上預約,並非現場臨時買票的散客。據紅星新聞20日的採訪,目前冰雪大世界每日人流量已經限制為2萬,在第一天的數字上直接腰斬。

那麼,這是園區實際可承受的人流極值,還是經科學研判後暫時性的保守限流?目前還不得而知。

在18日開園當天,園中部分景觀和設施甚至還沒建好。(圖/新周刊記者王一旦)

「退票」,怎麼就成了流量密碼

有一說一,面對遊客的怒火,哈爾濱和冰雪大世界的反應還算真誠,在「退票事件」次日便迅速做出了回應。

哈爾濱市文旅局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文旅局領導在第一時間趕赴冰雪大世界現場進行督導,並確認給開園第一日的部分遊客退票,現場也並未發生安全問題。

同日,冰雪大世界在公眾號發布了《致廣大遊客的一封信》。文中稱,部分遊客的遊玩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對此我們深表歉意。我們對服務不周進行深刻反思並連夜整改」,其整改措施主要包括優化排隊信息提醒、擴充接待服務隊伍和增設投訴受理渠道三點。

冰雪大世界的回應。(圖/冰雪大世界公眾號)

眾怒難犯也好,於心有愧也罷,冰雪大世界最終確實將328元的門票全額退給了部分遊客。

原本事情到這個份上,大概也就到了告一段落的時候。該整改的好好整改,去遊玩的好好享受,翻過這段小插曲,哈爾濱熱鬧的冬天也才剛剛開始。

但,網友們「撕」得更厲害了。

這原本是一起因「旅遊體驗不佳」而起的退票事件,給部分遊客退票似乎也存在一定合理性。但很快,這段「白嫖經歷」竟然成為了部分退票遊客炫耀的談資,有人直言自己拍完照、看完冰雕、玩過滑梯還發了朋友圈,一直玩到晚上12點,結果還全額退了票。

此後,社交媒體上甚至湧現出一批針對冰雪大世界的「白嫖攻略」,絲毫不把網友的乳腺放在眼內。

人類的物種多樣性,在「退票」這件事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圖/社交平台)

沒有人能看出,這字裡行間的得意模樣背後,到底有幾分體驗不佳,但這波流量密碼確實拿捏得相當吃相不佳。

要知道,每一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都需要采冰人到松花江上采冰,製成冰塊後再經過冰雕工匠的精心雕琢,才有了園區內上千座美輪美奐的冰雪景觀。

每年12月份的松花江江面上的冰層厚度可達半米以上,廣闊的松花江為冰雪大世界建造提供了大量冰塊。(圖/新周刊記者王一旦)

冰雪大世界的門票,本就是為冰雕師傅們連夜趕工的藝術作品買單,戶外娛樂項目多數是附贈的免費項目,壓根不可能存在因為排不上隊,就「什麼都沒玩到」的說法。

有主播從早玩到晚,也加入了退票的行列。(圖/網絡)

別為了一時的小便宜,

把路走窄了

在很多反對者看來,景區本來就應該硬氣一點,整改就好好整改,但不應該說退票就退票,以至於讓這些「惡意退票」的人鑽了空子。

更何況,在國內受歡迎的主題公園,排隊本就是家常便飯,在迪士尼和環球影城排隊的時候,可從來沒有「白嫖黨」吵鬧要退票。

「遊客宰景區」之所以罕見,難道是因為要看人下菜碟?

對於這類遊客突如其來的騷操作,有網友直言:「門票錢退完,是不是還得早點趕回家去?畢竟過了7天羽絨服就不能退了。」

你還真別說,還真有在「大氣層」的消費者。

網友們憤怒的調侃,甚至成為了現實。(圖/白鹿視頻)

前段時間馬伯庸拒絕為盜版書籤名一事,就曾引發過更大的口水仗。而在這之前,那些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漏洞,做出一些諸如「旅行拍完照就給衣服退貨退款」行為的人,也曾屢屢吵上熱搜。

如果再往前回溯,因不願付錢,偷鑽空子而滋生的盜版生意,從遊戲、小說,蔓延到了影視劇、短視頻,織出了價值觀扭曲的天羅地網。

更可怕的是,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年輕一代,他們從小到大的消費觀念都是在這樣「飯來張口」的環境中建立,必然也會把「衣來伸手」視作理所當然。

無論是不是同一批人,他們終將會成為同一批人。(圖/微博)

要在短期內扭轉網友們長期的消費習慣,或許不是一件能輕易實現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做起,比如不當那個「僅退款」的網購買家;比如不去「背刺」一個真誠營業的景區,別把老鐵的客氣當天經地義。

畢竟,無論是否存在「惡意退款」,冰雪大世界都沒有參與到網上的嘴仗,沒有計較退票帶來的損失。從哈爾濱文旅局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督導,到園方致歉後迅速敲定的整改措施,哈爾濱都給出了如冬日暖陽般的真誠。

我們受過的最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都反覆強調「吃霸王餐」的不道德性,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待,「白嫖」都不是一件值得拿出來炫耀的事。

即便不談道德,作為一個被退款的幸運兒,得了便宜不夠,還「賣蠢」,企圖用「白嫖攻略」砸景點的鍋——我只能說,明年等著的絕不會是下一次愉快的「白嫖之旅」,更可能是商家無奈之下更嚴格的驗票制度,以及能夠讓商家覆蓋被坑成本的更高票價。

在未認清「羊毛出在誰身上」之前,別高興太早了。

校對:賴曉妮,運營:小野,排版:陳澤昕

讀完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83b85102b3b64f58a846637ac8e14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