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海珍:社區守護者 百姓貼心人
華海珍(左)帶領輔警和網格員檢查小區充電車棚內的滅火器等情況。
從小區門口到社區警務室只有短短一段路,卻有不少居民和她點頭打招呼,她是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二板橋派出所社區民警華海珍。提起她,南京市鼓樓區百合園小區和新河一村小區的居民無不豎起大拇指。
華海珍是社區守護者,更是百姓的貼心人,守護社區安全、調解糾紛矛盾、開展反詐宣傳,她始終把對群眾的感情融入工作,用耐心細緻的服務滿足群眾的需求。「對待群眾要懷有真摯的感情、事事周到的細心和足夠的耐心。」華海珍說。憑藉細緻的工作作風和靈活的工作方法,華海珍得到了轄區居民的認可和稱讚。
妥善處理新老物業交接矛盾
走進百合園小區,第一印象就是乾淨、整潔,絲毫看不到老舊小區的影子。「這真是得感謝華警官,多次來了解情況,協商協調,為我們解決了難題。」小區居民說。
據了解,百合園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小區原有的物業公司雖然收費不算高,但提供的服務也不能滿足大部分業主的需求。直至前不久,百合園小區成立了新的業主委員會,更換新物業公司的事情被提上日程。可是,新的物業公司好不容易敲定了,卻因小區一部分老業委會成員不同意更換物業公司而遲遲無法入駐。
很快,這個「燙手山芋」被拋到了華海珍手裡。為了徹底解決問題,華海珍與社區書記配合,和業主代表談話,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心聲,迅速掌握了矛盾的癥結所在——新物業公司收費更高,但服務能否提升、提升多少是未知的。
為此,華海珍和社區書記一起,分別找到新老業委會代表做工作,一次次苦口婆心地調解。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新老業委會終於達成共識:簽訂更換物業公司協議,前期物業費不漲價,並在此基礎上提升服務品質,待業主對新物業公司的服務品質有全面了解後,再召開全體業主大會,決定是否漲價。
新物業公司順利進駐後,業主們驚喜地發現,與以往相比,物業的服務質量確實有提升:小區環境變得更加整潔;每棟樓、每單元門口增加了門禁,居民出入更安心;以前樓道堆放雜物的安全隱患也被消除了……小區的新變化,讓華海珍贏得了居民的一致稱讚。
解決「飛線充電」安全隱患
「飛線充電」是不少老舊小區存在的問題,百合園小區也不例外。為了方便電動車充電,很多居民從家中私拉插線板,甚至直接在樓道出入口等位置自行布置插座進行充電,存在很大消防安全隱患。
為解決群眾充電難的問題,華海珍在小區深入走訪調查,組織業主代表召開會議,在徵求居民意見後,積極與物業等單位溝通協調,為小區加裝電動車充電樁,以求最大限度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充電樁很快安裝到位,可只有部分業主使用,「飛線充電」現象依然沒有得到根治。為了徹底做通業主的思想工作,華海珍專門從網上搜索一些電動車充電事故的報道,配以圖文,通過發動網格員、樓棟長,對轄區住戶進行宣傳。
「電動車入戶充電不安全,我們可不能圖一時方便,置全家人的性命於不顧」「電動車著火,燃燒速度快,火焰溫度高,產生毒氣瞬間可致命」「亂拉電線充電,電動車樓梯間亂停放,著火堵塞消防通道」……在華海珍的耐心勸導下,小區居民也逐漸認識到專用電動車充電樁的重要性。
截至目前,小區共建有9處專用車棚、14組充電樁,每個車棚都配備了兩個懸掛式乾粉滅火器。除了配備滅火器,安保人員也劃片區開展24小時專人巡防值守。「後期我們還將組織消防應急演練,努力從源頭上消除『飛線充電』安全隱患。」華海珍說。
實幹巧幹賦能反詐宣傳
為進一步增強轄區居民的反詐意識,提升居民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辨別能力和應對能力,全力打造平安和諧的生活環境,華海珍挨家挨戶發放宣傳單,引導居民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
「你們能夠進得了我母親的家門,真是一個奇蹟。」居民陳先生說。原來,陳先生的母親李奶奶多次被誘導投資卻未能得到回報。即使民警經常上門宣傳反詐,李奶奶依然對手機微信里收到的投資理財信息深信不疑,甚至拒絕給民警開門。
老人的情況讓華海珍擔心不已,一有空她就到老人家門口,進不了屋,華海珍就隔著門講解免費旅遊、冒充公檢法人員等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提醒老人要提防所謂的投資理財高回報、養老保險高收益等詐騙分子的常用套路。
一次,接到南京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推送的反詐預警指令後,華海珍立馬趕到李奶奶家門口,李奶奶被她的誠意感動,終於讓華海珍進了家門。事後,華海珍通過和李奶奶拉家常了解到,李奶奶退休前是一名教師。「老人家站了一輩子講台,一直都是她對著別人講道理,現在讓她聽別人的,心理上可能很難接受。」華海珍靈機一動,改變了宣傳方式。她將最新的案例整理在一起,定期拿來與李奶奶分享,讓其幫忙指點如何進行反詐宣傳工作。這招果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李奶奶的防範意識和識騙能力提高了不少。
「平日裡多和群眾打交道,掌握他們的心理需求對症下藥,工作就能得心應手。」華海珍深有感觸地說。
作者:許政 曹宇
來源:中國警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