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次 連續六年 浙江溫嶺公交司機背著乘客上下車

2023-02-19     於夢嬌聊生活

原標題:每周三次 連續六年 浙江溫嶺公交司機背著乘客上下車

「喂,史大姐,您和樊大哥出來了嗎?我這邊出發了,一會兒見!」每周一三五,賈賀在發車前總要給史大姐打這樣一個電話。

這樣的一個電話,司機賈賀已經打了六年了。

提前電話預約,他默默助人堅持了6年

早晨,東方剛有魚肚白,賈賀就起床了。簡單吃口早飯,賈賀就迎著朝霞來到浙江省溫嶺市客運中心,然後就給史大姐打電話。

1號公交的頭班車6點半出發,從溫嶺市火車站始發,大約15分鐘,就能開到「大池陳」站。此時,史大姐用輪椅推著樊大哥已在等候。

史大姐的丈夫樊大哥身患尿毒症,無法獨立行走。妻子史大姐,每次都要陪丈夫到醫院做血透。

車子一停穩,車門一打開,賈賀讓其他乘客先上車,然後他從前門下去,熟練地背起樊大哥上車。史大姐則趕忙將輪椅摺疊收好,一起跟上來。這時,賈賀已經安排樊大哥坐下了。

「謝謝賈師傅!」這一句道謝每次都有,但每次史大姐心頭依然會熱,眼眶仍有濕潤。

車子開過7站,到了「醫療中心」站。賈賀蹲下身子,將樊大哥背了起來,背下汽車。然後,他囑咐史大姐走路要小心。

「碰到什麼困難記得給我打電話。」他安頓完二人後,再次囑咐一下。

隨後,他駕車繼續開往下一站。

樊大哥在醫院治療和血透一般要持續幾個小時,午後1點多才能做完。每次這時,賈師傅的電話總是會準時到達,「喂,史大姐,你們這邊好了嗎。我這邊車子開過來了,大概20分鐘就能到『醫療中心』站。我接你們回去。」

6年來,這樣的場景再現,不下千回。

近一年來,樊大哥情況有所好轉,在別人的幫助下,能夠自己站立和挪步。但賈師傅還是和之前一樣,把樊大哥背上背下。

偶爾,史大姐和樊大哥沒法趕上賈師傅的車,他會給後一班的同事打電話,委託他們關照。

6年前,乘車常被嫌棄的他們發現賈師傅不一樣

史大姐和樊大哥婚後,樊大哥身體一直不好,所以二人沒有孩子。前些年,樊大哥身體狀況急劇惡化,還患上尿毒症。他們只能靠定期血透來維持生命。

這個家,就由史大姐默默扛下。每周一三五,她都會帶著丈夫到離家十多公里外的溫嶺市中醫院做血透。

公交車上上下下,對於正常人來說不費吹灰之力,可對這對夫妻來說太不容易。

自從患上尿毒症以後,後因各種併發症,樊大哥已沒法走路了。

史大姐身體也不好,常常使不上勁。

「因為嫌我和我老公上下車麻煩,占地方也占時間,碰到過一些司機,看到我們這樣,甚至會拒絕我們上車。」史大姐說。

面對這一切除了嘆息,史大姐無能為力。

直到6年前的一天,史大姐和樊大哥搭上賈賀的1路公交車。

「我清楚記得,當時我攔下賈師傅的車,然後準備攙扶我老公上車。沒想到賈師傅立即停車,幾步跳下來,從我手裡接過我老公,替我將他扶上車,還幫我老公爭取了一個座位。」史大姐說。

賈賀和史大姐溝通幾句後,就發出邀請,「史大姐,如果時間對的上,你都可以來搭我的公交車,我可以給您和樊大哥搭把手。」

他們互留了手機號碼。

夫妻送上錦旗,同事才知道這段感人事跡

作為一個領低保的家庭,史大姐和樊大哥一直想不好用什麼樣的方式感謝賈賀。

「前段時間,我和親友們提到這個事情,他們都震驚了,不敢相信我和老公能遇到這麼好的公交司機。在他們的建議下,我去訂做了一面錦旗,決定到賈師傅上班的地方致謝。」史大姐說。

上周,除看病外很少出門的史大姐,特地推著樊大哥,趕到賈賀的單位送上了錦旗。直到這時,單位才知道他堅持6年的事跡。

浙江暢達公司巴士公交車隊隊長王家良知道這事後感慨萬千,「賈師傅一直是個好人,但我想不到,他能夠一件好事堅持6年。」

「5年前有一次路上發生車禍,賈賀開車經過看到了。當時天下大雨,傷員在雨中被淋得濕透,他下車用雨傘為傷員遮擋,直到救護車趕到。」

「還有多次,他開完末班車,車上有乘客下車,提著大包小包不方便,他就主動提出用私家車送乘客回家。」

「賈師傅是安徽人,他背井離鄉到我們這邊上班的時候,才30歲出頭,現在已經45歲了,是我們這裡的優秀黨員。」……

同事們都打開了話匣子。

面對這些,賈師傅顯得有些羞澀,「沒有他們說的那麼好,我只是摸著自己的良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曾厭煩開公交,如今覺得它像「移動的家」

賈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其實他曾經也對這份工作迷茫過。「頭兩年,我對每天一模一樣的線路開來開去感到很厭煩,每天心情很糟糕。我把自己開的公交稱為『移動的監獄』,將我死死困在公交上。」

「後來,同事舒幼民待乘客如親人的感人事跡被挖掘出來,我感觸很深,覺得原來公交工作也可以做到這麼有溫度。於是,我開始留心,儘可能為乘客行方便,從他們的角度想問題。那個階段,我把公交當成自己的『移動辦公室』。」賈賀說。

「現在,我學會用心去對待乘客。我笑臉迎他們,他們也會笑臉迎我。我跟他們問好,他們也會關心我的衣食住行。到後來,這條線路上的很多乘客都成了我的老朋友,他們喜歡坐我的車。我看到他們上車,感到非常親切。公交車已經不再是我工作的地方,更像是我『移動的家』。」賈賀感言道。(陳棟金繆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71361c41817d3dae4098a036b7025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