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大量上市!緊急提醒:不要一起吃

2023-11-21     阜陽發布

原標題:近期正大量上市!緊急提醒:不要一起吃

隨著天氣轉涼

板栗、山楂等時令美食的熱度不斷攀升

可近日

有網友在社交平台曬出就診病例

說是一晚上連吃了10元山楂和10元板栗

門診初步診斷為胃炎、胃石

#醫生提醒山楂板栗不能混著吃#

登上熱搜

街頭:山楂板栗常搭配出現

記者來到江蘇某炒貨店,在最顯眼的入口處就擺放著兩個冰櫃,一個是冰板栗,一個是凍山楂。「凍山楂是我們今年的新品,以前都是炒的或者糖霜的。」店員向記者極力推薦,當問到山楂和板栗是否能一起吃時,店員表示:「不太清楚,應該沒關係。」

隨後,記者又來到另一家以板栗出名的炒貨店,遠遠地就可聞到略帶煙燻味的栗子香氣,不少市民正在排隊購買新鮮出爐的板栗,而店員則在一旁給排隊市民免費發糖炒山楂。

據記者觀察,不少市民會選擇同時購買板栗和山楂。記者隨機詢問了幾位市民,大家都表示並不知道板栗和山楂不能一起食用,只有一位表示:「有聽說過,但少吃點應該沒事吧。」

山楂別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

那麼,山楂和板栗是否確實不能一起食用呢?記者諮詢了江蘇無錫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國強,對方表示,其實不僅僅是板栗,山楂最好不宜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且不要大量食用。

「山楂裡面含有較多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能夠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堅固的沉澱物。而板栗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澱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質,會抑制胃蠕動,在胃裡存在的時間會比較久,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吃了板栗會有飽腹感的原因。鞣酸再和板栗凝結成塊,形成的石頭越來越大,從而導致胃石的形成和加劇。」

「山楂裡面含有較多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能夠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堅固的沉澱物。而板栗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澱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質,會抑制胃蠕動,在胃裡存在的時間會比較久,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吃了板栗會有飽腹感的原因。鞣酸再和板栗凝結成塊,形成的石頭越來越大,從而導致胃石的形成和加劇。」

張國強強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胃手術病人等胃動力較差的群體特別要注意,不要同時食用山楂和高蛋白食物,柿子也是同理。「結石長期在胃裡會發生摩擦,導致胃炎症和胃潰瘍,一些小結石如果排到小腸里則可能會引起腸道梗阻,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大家還是要重視。」

如出現胃部不適需及時就醫

在採訪中,記者得知,內科門診上類似的患者屢見不鮮。

「今年4月我接診過一個類似的患者,他家種有柿子樹,每年都會食用,以前一直沒什麼症狀,去年開始腹部有飽脹感和不適,後來做了胃鏡發現胃裡有10公分的結石。前兩天也來過一位患者,胃結石有5公分左右。現在正是山楂、板栗、柿子、螃蟹大量上市的時候,也是胃石高發期。」張國強說。

後來,張國強建議這位患者回家通過「可樂療法」進行治療,一周後再來複查,如果變小了、溶解消失了是最好,如果沒有變化,則需要通過內鏡或外科手術進一步處理。

張國強解釋,可樂等碳酸類飲料可以將胃石逐漸溶解,但這僅針對於初期的胃石患者,如果是形成時間較久、硬度較大的結石,則效果甚微。

還有網友提出疑問:「如果已經同時食用了山楂和板栗,是不是只要自己在家喝可樂就行?」

對此,張國強表示,雖然這是個簡單的治療方式,但不建議市民自行在家使用。「市民自我診斷往往缺乏經驗,如果市民本身有胃潰瘍等疾病,大量飲用可樂反而會加重病情。因此,如果市民出現了胃部不適,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當下正是山楂、柿子、板栗、螃蟹等

大量上市的時節

它們都是不少市民的「心頭好」

對於那些愛吃柿子、山楂、黑棗等

富含鞣酸食物的市民

張國強提出了4個「不要」:

1、不要在空腹時候食用;

2、不要大量食用;

3、不要和酸性水果一起食用,如橘子、獼猴桃等;

4、不要和高蛋白食物一起食用,如螃蟹、肉類等。

來源:人民網科普、江南晚報

本文中圖片、文字、音視頻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6d2a8aac4556f5341dfb809f4e594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