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裡,雪花紛揚的「音樂之城」展露著別樣的風情與藝術之美。哈爾濱音樂廳廣場上,許多遊客情不自禁地在專注拉琴的「勛菲爾德姐妹雕像」前駐足。
勛菲爾德姐妹雕像
這座由俄羅斯美術家協會主席科瓦利丘克設計製作的底座高0.6米、雕像高2.4米的精美青銅雕像,是哈爾濱人對哈爾濱勛菲爾德弦樂比賽創始人、世界知名小提琴家愛麗絲·勛菲爾德與大提琴家愛倫諾·勛菲爾德兩位傳奇音樂家的深情懷念。作為中美建交之際最早訪問中國的國際知名音樂家之一,勛菲爾德姐妹以音樂為紐帶,架起了中美兩國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樑,為哈爾濱城市音樂文化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反覆打磨,再添「音樂」新地標
哈爾濱市榮譽市民、旅美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家、勛菲爾德國際音樂協會主席薛蘇里
作為勛菲爾德姐妹最鍾愛的學生,哈爾濱市榮譽市民、旅美小提琴家、勛菲爾德國際音樂協會主席薛蘇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5年前他開始策劃建立勛菲爾德姐妹教授雕像,他的想法得到了哈爾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哈爾濱市政府特邀俄羅斯頂級藝術家、美協主席科瓦利丘克設計、製作雕像,由薛蘇里負責姐妹的相似度,以及從弦樂演奏專業角度對姐妹雕像的持琴、握弓與演奏姿態等細節方面進行總體把關,以達到從音樂藝術角度獲得最佳專業效果。薛蘇里為此項目專門組建並帶領了一個由勛菲爾德姐妹的學生和好友組成的團隊,搜集姐妹倆各個時期的照片提供給科瓦利丘克,「大家在雕像設計上花了很多心血,也遇到過很多挫折。比如很多弦樂方面的術語在俄語和英語的轉換與翻譯過程中很難準確地進行交流。而且疫情期間,大家很難見面交流,只能通過網絡郵件和視頻會議進行溝通。」薛蘇里說。
勛菲爾德國際音樂協會主席薛蘇里與雕像設計師俄羅斯美術家協會主席科瓦利丘克接受《弦之愛》紀錄片拍攝組專題採訪,共同回憶「勛菲爾德姐妹雕像」的創作過程。
在反覆溝通後,為了更好的體現勛菲爾德姐妹演奏家的身份,科瓦利丘克決定採用姐妹拉琴的姿勢進行創作,為此特意找了兩位俄羅斯樂團的小提琴家和大提琴家作為模特來演示拉琴的姿態,但這兩位演奏家的手型是俄羅斯提琴學派的手型,和勛菲爾德姐妹的德奧學派、法比學派的手型不同。在薛蘇里的建議下,科瓦利丘克調整了把位、持琴的姿態。經過無數次調整,最終才打磨出非常滿意的造型。
薛蘇里說:「雕像創作完成後,很多勛菲爾德的學生看過後都一致認為這位俄羅斯藝術大師的作品完美呈現出了兩位老師的最佳神韻。」今年4月,雕像在哈爾濱音樂廳廣場落成;9月6日,在2023哈爾濱勛菲爾德弦樂比賽開幕之際舉行了揭幕儀式。這座雕像不僅展示了俄羅斯頂級雕塑家的藝術水準,與哈爾濱近年來在音樂教育、音樂文化建設上的風采與成就,同時也為哈爾濱又增加了一座世界頂級藝術水準的城市音樂主題雕塑和環境景觀。
無私奉獻,書寫跨時代音樂傳奇
勛菲爾德姐妹教授是上世紀最偉大的姐妹二重奏組、弦樂教育家。愛麗絲·勛菲爾德是19世紀德國小提琴學派鼻祖約瑟夫·約阿希姆的第三代傳人,在其學派的演變歷程中,閃耀著孟德爾頌、勃拉姆斯、舒曼、布魯赫等眾多德國偉大作曲家的身影,對世界音樂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愛倫諾·勛菲爾德生前任皮亞德戈夫斯基國際大提琴研討會主席、美國南加州大學桑頓音樂學院弦樂系主任。
愛麗絲·勛菲爾德和愛倫諾·勛菲爾德姐妹合影
作為20世紀80年代初中美建交之際最早訪問中國的國際知名音樂家,勛菲爾德姐妹教授也是最早向中國學生敞開美國音樂之門的引路人,首開了資助中國青年音樂家走出國門邁向國際舞台的先河,為中國培養出眾多的傑出音樂人才,為中國音樂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姐妹二人非常欣賞勤奮、有才華的中國學生,先後資助了100多位中國青年學生赴美留學深造,這些中國學生畢業後在海內外的頂尖交響樂團、院校任職,成為世界音樂領域的棟樑之才。勛菲爾德姐妹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音樂,並將財產全部捐贈給大學和社會,支持音樂教育事業,用無私和博愛書寫了跨越時代的傳奇。
1988年,愛麗絲·勛菲爾德和愛倫諾·勛菲爾德姐妹來到瀋陽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樂團等單位進行教學指導和舉辦音樂會期間在天安門前合影。
在國際上極具影響力的「勛菲爾德國際弦樂比賽」,由愛麗絲·勛菲爾德親自創辦。2014年,在她鍾愛的優秀學生、勛菲爾德國際音樂協會主席、著名小提琴家薛蘇里的努力下,賽事正式落戶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城」稱號的哈爾濱;2017年,賽事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盟」;2021年,哈爾濱勛菲爾德弦樂比賽成功當選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盟董事會成員,成為60多年以來第一個進入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盟董事會的中國成員單位,推動了中國音樂的國際文化交流與哈爾濱音樂文化建設的發展,奠定了哈爾濱在音樂文化領域裡的領軍地位。
愛傳天下,成音樂愛好者嚮往之地
愛麗絲·勛菲爾德不僅把國際頂尖弦樂比賽「勛菲爾德國際弦樂比賽」落戶在哈爾濱,還在93歲與95歲高齡時兩次訪問哈爾濱。2014年,初次來到哈爾濱,接受哈爾濱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愛麗絲·勛菲爾德說,哈爾濱這座美麗的城市,連空氣中都瀰漫著音樂的氣息,這裡就是她中國的故鄉。她希望通過在哈爾濱舉行的勛菲爾德弦樂比賽,把不同國家的專家、選手聯繫起來,通過比賽學習不同的音樂風格,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
2016年,愛麗絲·勛菲爾德、世界頂級指揮大師祖賓·梅塔、中國音樂家傅庚辰在哈爾濱音樂廳相聚。
2016年,95歲高齡的愛麗絲·勛菲爾德再次來到哈爾濱,不僅全程出席了比賽,還與80歲的世界頂級指揮大師祖賓·梅塔、81歲的中國音樂家傅庚辰在哈爾濱音樂廳聚首。現場,愛麗絲·勛菲爾德握住祖賓·梅塔的手,留下了等待20多年的深情一吻,這一吻不僅成為世界音樂史上最令人難忘的動人瞬間,同時也為哈爾濱城市文化歷史留下了令人艷羨的寶貴財富。
薛蘇里表示,自2014年落戶哈爾濱以來,哈爾濱勛菲爾德弦樂比賽已成功舉辦四屆,國際選手和音樂名家匯聚冰城,不僅極大提升了「音樂之城」哈爾濱的城市形象和文化軟實力,搭建了在音樂教育和演奏藝術方面國際頂級的交流平台,還進一步奠定了哈爾濱在音樂文化上的國內外領軍地位,為世界音樂界所矚目。同時,哈爾濱還成功獲得了2025年聯合國世界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年會申辦權,這將是世界比賽聯盟首次走進中國,哈爾濱也將成為首座中國城市舉辦國際音樂賽事領域最高級別世界性重要會議的城市。
哈爾濱市榮譽市民、旅美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家、勛菲爾德國際音樂協會主席薛蘇里與2023哈爾濱勛菲爾德弦樂比賽大提琴主席阿托爾·諾拉斯在雕像前合影。
「哈爾濱市政府在哈爾濱音樂廳廣場為勛菲爾德姐妹樹立銅像,是對姐妹教授對哈爾濱音樂事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表彰,也是對姐妹教授『愛傳天下』教育理念和奉獻精神的傳承。同時也為2025年由哈爾濱主辦的聯合國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盟年會營造和諧、開放、包容的社會音樂文化氛圍,各國嘉賓見證哈爾濱音樂文化事業發展增添訪問參觀和宣傳的亮點,彰顯了哈爾濱勛菲爾德弦樂比賽在世界音樂領域的重要地位,也烘託了勛菲爾德姐妹與哈爾濱的深厚情誼。」薛蘇里說,這座雕像的落成將激勵更多世界領域的音樂人向姐妹教授學習,提升哈爾濱在國內外音樂領域的知名度,將「音樂之城」打造成全世界音樂愛好者的嚮往之地。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封嬌
編輯:劉奕萱 實習編輯:王馨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