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金佛被遺棄荒野300年,搬運時意外摔裂露真身,今成無價國寶

2023-11-12   郝傑

原標題:這座金佛被遺棄荒野300年,搬運時意外摔裂露真身,今成無價國寶

偶像崇拜最早出現在遠古時期,並慢慢發展到如今,人們崇拜的「偶像」含義也從圖騰、神話人物,發展到祖先、聖人、英雄等,且崇拜偶像的方式也在不停地變化,比如說一開始是把圖騰紋在身上,或者只是單純地進行祭拜,後來就開始塑像,佛教的偶像崇拜也基本遵循這麼一個過程。

儘管最開始的時候釋迦牟尼是反對行偶像崇拜之事的,不過希臘人將對待諸神的藝術表現形式引入佛教,佛家因此開始背離釋迦牟利的遺訓,造像數量最多的一類成為佛像,祂們形態千變萬化,表情各不相同,本身所代表的含義也從來不一,不過大多都顯得或莊嚴、肅穆、平和、或親切、慈祥、優美、寧靜,是信徒永恆的寄託。

所以在大約300年前會有這麼一件事,泰國曼谷一處比較荒涼的所在,慢慢成為了華人的聚居之處,一次意外華人們發現了被扔在荒山上的一座佛像,那佛像非常漆黑,看著就經歷了很多滄桑,華人們不忍心一尊原本莊嚴的佛像就這麼倒在那裡,於是特意僱車搬了回去,搬佛像是一件費力的事情,因為祂很大也很重。

這尊佛像高近4米,重5.5噸,盤坐的雙膝相距3米有餘,好在大家發現祂竟然可以被拆卸成9節,這才順利託運到寺廟,而一到寺廟,一件令人驚人的事情就發生了,當他們試圖將佛像組裝起來時,佛像的一個角不小心磕在了台階上,一塊鐵皮脫落,在耀眼的日光下,每個人都看見那個空缺里,閃著金色的光。

他們對視一眼,紛紛上前將整個佛像的鐵皮剝掉,才知道原來這不是一座普通的佛像,而是一座純金佛像,純金佛像的意義之於佛教是不一樣的,金黃的顏色本就是最接近太陽的顏色,加上《妙法蓮花經》言:「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所以最好的佛像都是金子打造的。

這樣一來,這尊佛像的來歷肯定就不一般了,事實上也正是如此,1238年到1420年湄南河中上游地區曾有過一個王朝——素可泰王朝,該王朝在第三代國王蘭甘亨的治理下達到極盛,不過後來因為其他國王過分沉迷於佛教,所以導致王朝的覆滅,不過這也意味著王朝中有很多的佛像,這尊金身佛像就來源於此王朝。

也是外敵入侵的時候,為了保護它,防止它被人搶走,愛國人士才會在它身上進行了偽裝,並且隨意將它丟棄在了一個地方,由於確實偽裝得很好,加上那裡又人煙稀少,一直以來都沒有人發現,若不是這一次華人們的意外和心血來潮,泰國曼谷還不知道自己的角落裡,竟然存在這樣的一個存在。

如今它就被放置在泰國曼谷的金佛寺,沒錯,之所以有這個名字,也完全是因為這尊佛的原因,幾位華人集資特意為之建了一座「棲息之所」,可以看到金佛寺總體顯得非常的神聖,夕陽下它的屋頂簡直像是雲燒起來了一樣,看起來規模宏大、氣勢磅礴,達到了佛教藝術的極致,即便對於佛教沒有特別的感情,也會為它的美傾倒。

金佛寺的這座大金佛更是在經過一系列的修繕之後,顯得金光璀璨,在燈下,發出非常透明的光,像一層光滑的釉質,眼帘低垂,是非常經典的佛像表情,從祂的身材來看,也確實是比較早期的塑像,是泰國和印度的風格,因為中原的佛像到後來更為圓潤和飽滿一些,總而言之不愧為泰國的國寶。

如今作為被當地政府稱為典範的寺廟,每一年都吸引著國內外的人前往朝拜或者參觀,又因為這座寺內的高僧層出不窮,所以名氣一直不減,皇家每年迎新祈福法事也都是在此舉辦,更導致寺廟內香火鼎盛,使得它現在已經和四面佛齊名,成為曼谷重要的旅遊勝地,彰顯著佛教藝術在塑像上的至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