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成都
一直相親,一直單身
又是一年浪漫七夕,此刻的朋友圈,堪稱大型撒狗糧現場,讓人實在沒勇氣點開細看。畢竟甜蜜都是別人的,單身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當然,在孤寡的道路上,大家也並不孤單。
據 民政部2020年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單身成年人口數量高達2.6億人, 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億中人】行列,於是,相親,開始變成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
婚介企業更是在高需求量下遍地開花,有數據顯示,中國現存婚介相關企業2.21萬家,近幾年一直保持著平穩上升的態勢。
但其中最受婚介企業鍾愛的「大本營」,並不是大家以為的北上廣深。
從企查查官方公布的企業總數排名前十的城市來看,成都,以626家婚介相關企業位居全國第一。這也是成都連續兩年拿下全國婚介企業數量第一。
找不到對象的成都人,被相親安排的明明白白...
「你咋又去相親了」
「你都相親多少次了,還沒遇到合適的咩?」
我的朋友小張畢業5年了,一直在成為優秀職場女性路上努力,工作倒是蹭蹭蹭了,戀愛方面,進度為0。
她媽媽為此還研究起了星座,說他們雙魚座晚婚會不幸福,催促著趕緊相親,於是去年,小張在某婚介平台成為了尊貴的會員,由紅娘定期為她安排各類相親。
接下來的生活就是,工作日和客戶鬥智斗勇,周末還要抽時間出來完成相親kpi,變相又打了一份工。
不止小張,身邊的男男女女都奔波在相親路上,有的是父母催促無法拒絕,有的是生活圈子小,找機會認識異性,有的是生活節奏快,沒時間交朋友...
但在大城市打拚的年輕人,朝9晚10的生活狀態似乎也不允許他們找對象。
一天只有24小時,每天早上需要擠地鐵上班,晚上加班到十一點也是常事,還不敢隨意請假翹班,不然下個月連房租都交不起。
還得為了省錢,加完班再累也要拚命搶地鐵末班車,否則就只有22:00後會漲價的網約車。 工作壓力和經濟壓力的疊加緊逼,別說找對象了,自己得空發獃都是奢侈。
尋覓另一半,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成本,靠自己,真不容易脫單...
數據來源:58同城,《2019職場單身人才調研報告》
據調查,成都職場人單身率72.27%,排名全國第8,超過了上海北京。
有些人表面說自己不想戀愛,背地偷偷依靠婚介相親,畢竟承認自己不想戀愛,比承認找不到對象更簡單。
「現在的相親,跟來場商業談判沒啥區別,哪兒那麼多一見鍾情嘛。」
一提到相親,免不了要談各種條件,我一位相親30多次的小姐妹,從最初對相親形式的不理解到現在自己也開始挑挑揀揀, 相親對象之間,就是有鄙視鏈的。
這種相親鄙視鏈一直存在,且十分明確,可能關乎戶口,關乎房子,關乎收入,是現實要考慮的,也是必要的。
無論是財產、學歷、戶口的老三樣,還是身高、顏值、特長的新三板,都不斷在拉高各類相親局的准入門檻。
總不能都已經坐在相親桌子上了,光聽著對方聊人生雞湯,談風花雪月吧。
「是不是成都戶口」「有沒有車和房子「「國企還是私企」「天府新區有房子沒得嘛」「三環以內才可以哈」「我們想找個編制內的家庭」「這個身高有點高了」「還是在主城區的安逸」
除開條件上的鄙視鏈,在相親場上,性別鄙視也不是沒有,總而言之就是,男性更吃香。
這句話說出來恐怕又要引起性別對立了,但的確是避無可避的事實,優秀男士的條件在於物質和戶口,而優秀女士,則有一條硬標準——年齡。
無論女性是否工作穩定,性格氣質佳、長相身高好,只要年齡超標,全部划上0分,就連現在卷到不行才能考上的博士碩士學歷,也有可能成為被挑剔的部分。
在學歷方面,明顯男性學歷越高越受歡迎,相比之下,大部分對女性的要求就更「苛刻」了,以本科最佳,學歷越高,反而越不好找。
尤其是女博士,在成都的相親市場,無疑成為了鄙視鏈的底端,甚至有好多高學歷女性,願意自降身價。
就拿成都最出名的人民公園相親角來說,曾經和裡面的嬢嬢聊過天,說女娃娃條件太好反而不好找,有些寫的985研究生,其實是清華的,還有些女生年薪60萬,都只敢寫20萬,害怕給男方太多壓力了。
「期望值不能太高,太高了反而是在給自己設障」
「真的不好找啊,人家都喊我放低擇偶標準,不然只有被剩下」
無論怎麼樣,成都相親鄙視鏈還側面證明了一個問題:越優秀,就越容易被剩下。
另外還有個導致相親成功率低且有意思的現象,在2019年成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顯示,成都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0.26%,女性人口占49.74%,男女比例之間的性別比基本持平衡。
但在相親市場上,往往是女性占比更多,比如人民公園,40張「相親簡歷」里,起碼就有38張是女性,2張是男性。
比如我們之前做的「脫單盲盒」活動,無論是投遞信息或者來抽取信息的,大部分還是女生,男生僅僅只有個位數的投遞量。
就算成都有那個什麼都的名號(懂得都懂),忽略一半的同性消化,男女比例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吧,我也很想知道這是為啥,求解答!
比起眼緣和物質,還有一部分相親失敗的原因,是因為遇到了婚介「殺豬盤」。從世紀佳緣、百合網等交友網站成立開始,再到許多相親節目爆火,網際網路婚戀交友網站算是知名度大開。
加上近兩年由於疫情原因,年輕人社交圈都轉至線上,加速了適齡青年在婚戀平台的大量活動時間。
數據顯示,中國現存2.21萬家婚介相關企業,2021年註冊量達到3600餘家,較20年前數據增長約10倍,2022年前3個月新註冊企業就有545家。
在各種婚戀網站上,詐騙分子利用了大家追求美好愛情的心理,偽裝身份,結交異性,以各種理由製造陷阱誘騙對方錢財。
網上一搜,「殺豬盤」的案例比比皆是:
"相親1小時花3000元還被拉黑」
"交了上萬元費用平台推薦對象不合標準也不退費"
"花高價購買紅娘服務要領證才發現對方離過婚"
"被紅娘單獨約談洗腦式宣傳花費數萬元"
"明明已經退出了婚戀平台可還是屢屢接到騷擾電話"……
見過最誇張的,是某女士交錢找婚介紅娘相親,最後來的還是紅娘前夫!下次被催相親或者相親失敗又有新藉口了,害怕被婚介騙。
有人說在成都相親,不僅要看眼緣,還要看運氣,不然遇到的是0還是1,都不曉得。也有人說在石經寺拜了又拜,身份證都念了無數遍,還是沒有遇到合適的。
在都市單身男女周圍,催婚、相親簡直是避無可避的,好多人從大學畢業踏入職場開始,有些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
眼瞅著身邊朋友都耍朋友、結婚、生子...就算你不著急,你父母也已經去人民公園逛了又逛,在相親角為你找好了口岸。
暫且不說相親這種形式,到底是否真的能找到合適的那個人,工作後逐漸縮小的圈子,確實讓相親成為了現代都市男女青年比較高效的找對象方式。
在等待那個對的人之前,努力提升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等合適的時候,滿足了各種基本條件,再去相親去遇見,肯定比大海撈針成功率高多了!
/
你有找過婚介相親的經歷嗎?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