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

2023-05-10     錢耳朵

原標題:風水輪流轉

2023年5月10日音頻:進度條00:00 08:41 後退15秒倍速 快進15秒

市場果然變化很快,前天漲銀行,昨天漲證券;今天大金融全面回調,新能源崛起,風水輪流轉。

輪動快,背後的原因在於: 市場趨勢向好,但成交量一直沒起來(近20多個交易日,成交量在1.1萬億左右波動,支撐不了大牛市)。資金只能「存量博弈」,漲這個就得跌那個。輪動到了大金融的時候,行情切換必定更快,國有金融公司都是大市值公司(動不動萬億以上),「抽血」效應太厲害了,以目前1.1萬億的成交量,早料到銀行的大漲持續不了幾天。

但這是不是說,「中特估」行情結束了?不一定。

5月新發了7隻央企ETF,相關ETF大概有12隻,據預測, 12隻央企主題的ETF產品的申購規模約為600億-960億,上市後短期可能還有20%左右的增量

幾百億的增量資金進場,「中特估」行情大機率沒有結束。

多說一嘴。

昨天說了,今晚公布美國的CPI,明天早上公布中國的CPI。

今天北上資金凈流入了56億,看這架勢,美國的CPI估計沒超預期(預計4.8%左右)。如果美國的CPI顯著下降,6月美聯儲大機率就停止加息了。壓制了股市一年多的「石頭」,就將落下。

明天中國CPI估計依舊低迷(預計為0.4%),那麼中短期來看,貨幣政策不會收緊。

綜上, 5、6月市場絕不缺機會(只能可能行情比較詭異,這鬼市場),大家好好把握吧。

1、一些建議

知道大家前幾天比較難受(買的都不漲,漲的都沒買),今天新能源板塊反彈,大家應該開心了點。我理解大家「新能源思漲」的心情,但投資不能僅靠情緒,有些話還是有必要跟大家聊聊。

目前,市場總體大概有這4條線: TMT、中特估、經濟復甦(消費、醫美、醫藥)、新能源。其中TMT和中特估是今年的主線,穿插著經濟復甦和新能源。

但是,大家的狀態普遍是: 資金都被套在了新能源、消費、醫藥上(內資機構就知道以「割韭菜」的思路來投資,這樣的市場是不健全的;但現階段沒辦法)。並且從目前行情的快速輪動來看, 大部分人應該沒有割肉(隨著科學投資理念的普及,散戶拒絕被收割)。

這就造成了現在詭異的現狀: 基民重倉的板塊(新能源、消費、醫藥)出清緩慢,小跌、慢跌、長跌;新興主線板塊資金不足,漲一漲,就漲不動

板塊快速輪動,波動劇烈,是現在市場的顯著特點。

怎麼辦?

展望未來,理性地講, TMT、中特估是未來2年的主線;大趨勢上,資金會慢慢調倉至這兩個方向。 新能源中間可能穿插些反彈、回補,但大的機會應該沒有

(重倉新能源的人,聽到這個可能不大舒服,但投資要實事求是;大家的心情我理解,但實話我還是要說。)

所以,怎麼辦? 短期的話,我認為可以均衡一點,TMT、中特估、經濟復甦、新能源各配一些,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樣才能充分享受現在的「電風扇」行情; 中長期的話,可以慢慢逢低增配TMT、中特估,減少新能源的配置。這是我認為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法。

另外,糾正一種錯覺。

板塊投資,本質上是做「市場分析」,不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的概念只能應用於買股票,買一個行業是沒有所謂的「價值投資」的說法。

這是因為,板塊所涉及的個股太多,價值根本算不清楚。從根本上講,所有的板塊都有價值,否則就沒必要存在了;但是不是有價值就代表要漲呢? 不一定,在一段時間內,市場的資金是有限的,資金優先買「最有價值」的一些板塊。所以,板塊要漲,要比其它板塊更有價值才行。這就是說,板塊投資,其實做的是「市場分析」。

有些人, 在投資板塊的時候,虧損了就以「價值投資」為幌子,捂著不賣,這是錯的。因為可能越虧越多,比如中概互聯,2021年最高2.65,跌到現在0.99,沒有反轉的跡象,你說有價值嗎?

格雷厄姆說, 市場分析不存在「安全邊際」,不是對便是錯;錯了,就要遭受損失。投資,非常殘酷。

真心建議,普通投資者在做板塊投資的時候,少一些執著, 有時候,該調倉調倉,該止盈止盈,該止損止損。猶豫,可能就虧更多的錢!

2、板塊分析

(1)證券

今天證券板塊大跌2.86%。原因上面說了,成交量一直沒突破,全面的牛市被證偽了。

但我認為證券的行情沒走完,一是因為「中特估」沒走完,二是因為我預計二季度的行情不錯。

看宏觀基本面,二季度實際GDP增速預計有7.5%,增速較快。

看貨幣政策,5月DR007一直降(這是央行調節銀行間利率的主要指標);而且,4月的CPI預計只有0.4%,有通縮的風險, 二季度貨幣大機率不會收緊

調整調整,我認為券商有望捲土重來。

(2)醫藥

昨天有人說,大盤漲的時候醫藥不漲,大盤跌的時候醫藥跟跌,真服了。

說說醫藥吧,中藥的需求比較景氣(今年一季度,中藥板塊凈利潤增長56%),創新藥業績迎來拐點,從基本面看,這兩個細分板塊都不錯。

但醫藥板塊面臨「資金」問題,截止到今年一季度,偏股型基金在醫藥行業的配置比例為12.3%,處於超配狀態(超配了3.3%),沒有增量資金進場;而且資金今年更喜歡買TMT、中特估,可能還會吸醫藥板塊的「血」,所以,從交易面看,醫藥板塊的表現可能存在不確定性。

當然,醫藥作為「長牛賽道」,長期拿著的話勝率也比較高;只是可能中間比較難受。

醫藥什麼時候大漲?有一個指標可以關注下: 如果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規模下降比較大,醫藥的資金面大概就迎來改善了

(3)新能源車

昨天工信部等5部門公告:7月起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6b階段的汽車。

這對新能源車板塊又是利好,這個政策會倒逼車企向新能源車方向發展。

今天新能源車板塊大漲3%,並且尾盤沒有大幅跳水,說明上漲比較「結實」。當然,具體是反彈還是反轉,明天要再觀察一下。

我個人認為, 中短期,新能源車板塊博個小反彈,勝率還是比較高的;近期有一系列利好(4月銷量不錯,碳酸鋰的價格企穩反彈),加上TMT、中特估回調了,新能源車再不漲漲有點沒天理。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看第二條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55a241f9c6f7d42f8683f34bfe10e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