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華年》看了原著才知道,李明想讓肅王繼位的想法有多蠢

2024-07-05     娛樂家園親

李明有兩個皇子,一個是李川一個是肅王,肅王是柔妃的兒子,沒有強大的母家可以依附,李明封他為親王,扶持他和太子李川分庭抗禮,為的就是把肅王扶上至尊之位,對於李明來說,上官家太過強悍,若李川繼位,勢必會成為世家傀儡,加上李川性格太過仁慈,更讓李明不喜,但他扶持肅王上位就是正確的選擇嗎?其實不然。

上官家一開始也並非一流世家,不過是四代為後,地位越來越穩固,上官家一躍成了世家之首,在朝堂上呼風喚雨,上官家出了四個皇后,權勢便讓李明忌憚,而若真是肅王繼承了皇位,按照柔妃的性格,蕭家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幾代之後依舊會讓人忌憚,無論坐在皇位上的是誰,只要世家權力分配不曾改變,都會出現世家尾大不掉的局勢。

世家為什麼會越來越強?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封地,他們可以不向朝堂繳納稅款,他們壟斷了一切上升之路,寒門學子難出頭,朝堂大部分都是世家的人,這樣的規律不改,無論是誰成為世家,手中權勢都會越來越大。李明想要把皇位交給肅王,為的就是改變世家獨大的局面,可他卻沒有想到,蕭家若出了一位帝王,蕭家還是之前的那個寒門嗎?蕭家和朝堂中上官家蘇家又有什麼區別呢?

柔妃太過看重出身。

「誠兒要登基,我要當太后,華樂要當長公主,我蕭氏,要成為這大夏最頂尖的貴族!」

柔妃出身不好,因為這個緣故,李明雖然給她位分,在人前也寵著她,可實際上卻從未給過她半分尊重,柔妃利用出身的優勢成了李明手中的一把刀,同時她又是自卑自己的出身的,她一直對此耿耿於懷,若肅王真的登基,柔妃勢必會藉此機會抬高自己的身份,這樣一來蕭家成為第二個上官家,李明的算計功虧一簣。

肅王不適合做帝王。

李明看重肅王,一方面是因為他沒有強大的母族依靠,另一方面便是他頗有武將之風,但這樣的人真的適合坐上至尊之位嗎?華樂和柔妃接管監察司後一團糟,母子三人都沒有什麼政治能力,若真讓肅王登基,恐怕大夏更是水深火熱。

想要分化世家,就要從稅收、土地等方面下手,完全不是換一個寒門出身的帝王就可以做到的,畢竟寒門若是得勢也能成為世家,若只是讓蕭家成為第二個上官家,李明的籌謀又有什麼意義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3e4f70b1b9112402b7c04ba55ae04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