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運動開放日」活動圓滿舉行,105人獲頒「廣東美好健康家庭」證書

2023-11-28     新快報

原標題:「健康運動開放日」活動圓滿舉行,105人獲頒「廣東美好健康家庭」證書

「請問您可以幫我拍張照嗎?」徐阿姨站在許願樹下,一臉燦爛,請求新快報攝影記者幫忙拍照。周日的安利廣州旗艦體驗館熱鬧非凡,數百人穿梭於各個遊戲活動區,在寓教於樂中體驗和學習健康知識,並贏取了豐富的健康禮品。而作為踐行「健康生活」的美好見證,超過500名讀者參與新快報社主辦,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健康廣東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指導,安利廣東分公司作為合作單位的「共建廣東美好健康家庭」活動,105位小夥伴獲頒「廣東美好健康家庭」證書。

當天下午,廣東省中醫院芳村正骨科主任王君鰲為現場觀眾科普《科學運動促健康》,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看似輕鬆的跑步,傷痛率居然高達85%。活動的最後,國家職業健身教練認證、亞洲體適能高級教練徐彩旭帶領全場觀眾做了一場有益於肩頸、腰椎、膝蓋的基礎運動。

現場觀眾積極參與遊戲打卡活動。

活動現場

學習和踐行健康知識

身體各項指標「更優秀」了

自10月底「共建廣東美好健康家庭」活動啟動以來,新快報攜手安利健康促進科普基地、紐崔萊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活動,向小夥伴們科普諸多有趣又可行的健康知識。11月26日下午,活動迎來了大家盼望已久的線下體驗日。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大家忙碌地穿梭於健康運動、膳食補充等遊戲區域,獲得打卡數量並換取豐富的禮品。其中,最受歡迎的則是許願樹,大家寫下一個個美好的願望,懸掛在粉紅的桃花樹下,仰起頭,開心地微笑,留下一幅幅幸福的模樣。

「參與活動快兩個月了,我每天都在認真學習,並在實際生活中踐行健康的理念,上周體檢發現身體各項指標都比以前更好了。」文中開頭的徐阿姨年過50,退休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偶然刷到新快報發布的「健康招募令」,立刻拉著老伴加入,並在過去的一個多月堅持參與打卡學習,她開心地表示以後會多參與類似的活動。

前來參與活動的95後白領何燕和小夥伴一起率先完成打卡,開心地舉著禮品「噸噸杯」拍照發圈,引來朋友艷羨的目光。「身邊有朋友經常熬夜,周末瘋狂宅家補覺,所以身體出現了預警,讓我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我發現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出現問題再治療更重要。」她告訴記者,調整生活方式需要監督,也需要氛圍,新快報舉辦的這個活動非常好,她還因此認識了很多同齡人,已經約好搭伴周末打球、出遊。

值得關注的是,在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背景下,廣東省人民政府於2020年頒發了關於實施健康廣東行動的意見,到2030年,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一體化的健康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全民健康素養水平顯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實現。18項主要任務的前3項分別是: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實施合理膳食行動、實施全民健身行動。

在此背景下,新快報主辦「健康廣東行動 創造美好生活」——「共建廣東美好健康家庭」活動,一個多月來,超過500名讀者參與打卡學習,經過激烈的角逐,第一期有105名優勝者獲頒「廣東美好健康家庭」證書。

「證書是一種鼓勵,最重要的是把健康的生活理念執行下去,並儘量多影響身邊的人。」獲得證書的曉君告訴新快報記者。

專家科普

看似輕鬆的跑步

傷痛率卻高達85%

「我看到大家的精神面貌都非常好,臉上洋溢著快樂。」王君鰲主任開場就把現場觀眾逗樂了,他帶來了《科學運動促健康》的科普主題。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看似輕鬆的跑步,傷痛率居然高達85%,所以不要草率地認為跑步是一項簡單的運動。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正骨科主任王君鰲為觀眾科普「科學運動促健康」。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人加入體育鍛鍊大軍,跑步以其門檻低,對場地、時間、費用要求不高,而成為最大眾的鍛鍊方式。「但事實上,這項運動的傷痛率高達85%,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項運動會有這麼高的受傷率。」王君鰲告訴新快報記者。

跑步看起來簡單,很多人卻沒有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而只有良好的跑姿才能讓跑者達到能耗最少、效率最高。據觀察,90%大眾跑者會採用腳跟著地,高水平運動員更多採用前腳掌著地。普遍認為,前腳掌著地是一種相對先進和效率較高的著地方式。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大眾就應該學習前腳掌著地呢?王君鰲解釋,上述兩種方式並沒有更優之說,但當著地點靠近身體重心,更容易實現前腳掌著地,前腳掌著地是合理跑姿下的順勢而為,而非刻意動作。

「總體來說,著地可以採用腳跟,也可以採用前腳掌,重點是著地點靠近身體重心,避免膝蓋伸直鎖死。當然,前腳掌著地對於足踝小腿肌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還得增強肌肉力量。」王君鰲提醒。

此外,對於目前流行的馬拉松活動,王君鰲認為,要分清自己是專業還是業餘跑者,盲目追求跑量會埋下傷痛隱患。通常大眾跑者每周跑量不要超過90-100公里,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那麼,多少才是適合自己的跑量呢?他舉了一個例子,可以嘗試一次極限跑量,休息三天後,不適的症狀能夠緩解的話,下一次就跑這個極限跑量的七成,然後再慢慢增加,這樣才能減少傷痛。

關於跑步可能引發的膝關節損傷,王君鰲做了詳細的講解,並就康復訓練提供了專業的指導。

此外,他還提醒,運動前後需要合理的膳食補充,運動前空腹容易發生低血糖或者更嚴重的危險,而運動後機體處於負荷狀態, 不及時補充能量對身體傷害很大。而有些人為了減重在運動後採取節食的方式不可取,運動前後的能量攝入很重要。

新快報記者 陳福香/文 龔吉林/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3a591a62cfa0102f835a293f01c42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