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光!《了不起!舞社》的女性表達有分量更有力量

2022-04-09     影視前哨

原標題:打光!《了不起!舞社》的女性表達有分量更有力量

導讀:《了不起!舞社》鼓舞著節目中的「她們」朝著更好的自己進發,同時也在啟發鏡頭之外的「我們」去發現並開啟人生的更大可能。

文 | 坤同

「未來,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是所有人在懵懂的青春期里不斷思考著的人生命題。不久前,優酷官宣了一檔女子齊舞舞社競技真人秀節目《了不起!舞社》,這檔看似聚焦於舞蹈領域的節目,卻將嘗試從女性的視角出發,帶著觀眾走向探討這些命題的更深處。

近60位熱愛街舞的女孩、幾乎全天候的鏡頭記錄……她們在成長試錯中做出的選擇,在彼此吸引、互相靠近中重塑的自我,都將通過《了不起!舞社》為更多人所看見。正如總導演陸偉在接受影視前哨(ID:yingshiqianshao)專訪時提到的,「這檔節目想展現的,既是年輕女性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是她們所擁有的、無限可能的未來」。正因為如此,這檔節目不止在鼓舞著節目中的「她們」朝著更好的自己進發,同時也在啟發鏡頭之外的「我們」去發現並開啟人生的更大可能。

打造「她們」的專屬舞台,

讓看不見的熱愛被看見

《了不起!舞社》由優酷「街舞系列」原班人馬打造,這檔節目雖然同樣聚焦在街舞賽道,其模式和立意都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樣態——用陸偉的話來說,這是優酷「為街舞女孩們打造的一個專屬舞台」,讓她們去舞動、去追夢,讓不被看見的熱愛被看見、被認可。

實際上,街舞是唯一不區分性別的體育競技項目。然而,街舞的男性舞者基數龐大,即使陸續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女性舞者,但鮮有人能夠走進大眾視野。「很多熱愛街舞的女性,甚至選擇將其作為職業道路的女性,並沒有得到足夠的曝光」,尤其是在創作「街舞系列」的過程中,陸偉強烈感受到了女舞者們對於舞台的渴望,「她們本身需要,也值得擁有更多的『高光時刻』」。

那麼,為什麼是「舞社」?

這也源於陸偉對現實生活的觀察。當下,社交已然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在社交之中,年輕人進一步塑造著理想中的自己。「『舞社』的概念想要突出的是節目的社交屬性,讓我們在年輕人之間的交往中,看見這些女孩如何成為朋友、如何產生共鳴、如何成為凝聚於團隊中的『她們』。」

在陸偉的構想里,「舞社」就像是一個大學社團,「一群人喜歡同樣的東西,大家相互爭論、相互探討,這種氛圍是有感染力的」,來到這裡的女孩因共同的街舞興趣而相遇、相知,更將因彼此共同的成長而相融、相信。

基於這樣的創作理念,《了不起!舞社》更加突出的是情感維度的敘事性,而非單純追求炸燃效果的競技性。落實到具體的內容架構上,陸偉表示,「節目真人秀部分的比例將大於舞台」,因為,相較於單純的較量,節目更加關心的是女孩們在舞台上的較量中學會了什麼、通過這檔節目收穫了什麼。

「每個人在青春期的時候都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疑惑,對於將來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的問題始終處於變動之中。」陸偉說,「但是,在青春期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懵懂的想法:『大概什麼樣的人是我想去成為的人』。」《了不起!舞社》將不止讓觀眾看見女孩們對街舞的熱愛,也將讓觀眾看到這份熱愛從何而來,她們又將如何藉此尋找到更好的自己。

當然,夢想並不能完全靠熱愛的加持;對於綜藝創作而言,關於夢想的敘事也並不足以讓一檔新綜藝真正站穩市場腳跟——「硬實力」才是一切的前提。「故事再動人,作品不行也沒用。」陸偉對此有著清晰的判斷,「錄製前一個多月,隊員們就已經開始了長時間的集中培訓,她們的舞台表現絕不會拉垮,只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不被定義的成長里,

書寫無限可能的未來

頂尖舞者、各行各業的年輕舞蹈力量、校園舞蹈愛好者、專業街舞廠牌舞者、齊舞比賽冠軍……《了不起!舞社》集結的近60位隊員有著不同身份背景和職業背景,這種多元性很大程度上強化了節目的張力,卻給遴選過程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我們大概從300多人中選出了最後的隊員名單。」陸偉回憶,其中最難發掘的是來自各行各業的「職業咖」,尋找過程無異於是大海撈針,不過,在他眼中這恰恰構成了節目的意義。青春有不同的面貌,成長也有不被定義的多種樣態,不同的個體提供的將是不同的人生樣本,也將共同呈現更為豐富的當代年輕女性群像。此外,當異質而陌生的個體聚集在一起,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也將隨之產生,「我看重是她們尋找同好的過程,也想看到她們自我突破的不同方式,所以,多元的隊員組成十分必要。」

在陸偉的記憶中,有幾位女孩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公認的「女強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表現得尤為出色,卻背負了太多來自外界的壓力;一位是節目中年齡相對最大的隊員,對於自身的要求極為嚴格,但始終壓抑著內心中最真實的個性;還有一些則是年紀偏小的隊員,充滿著想像力,更有渾身亟待釋放的活力……而當她們站上《了不起!舞社》的舞台,面對的將是「齊舞」這樣一條同樣的起跑線。

「齊舞最重要的在於『齊』,它追求的是對作品的詮釋和隊形的整體變化。」陸偉說,「大家需要在同一水平線上去追求做到最整齊、最團結,底子薄的隊員要下苦功,實力特彆強的人也需要稍微往下降一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齊舞」的設定讓有著不同功底的隊員重新歸零,也讓她們通過團隊的合作找到屬於自我的「破」與「立」。

為了進一步推動「突破」的發生,《了不起!舞社》的環節設置極富彈性,最大可能地給予了女孩自主選擇舞蹈主題和舞蹈風格的權力。她們能夠不斷挑戰多種青睞的舞蹈類型,節目也尊重選手實現突破、打破定勢的每一次嘗試,讓她們得以在試錯和突破中重新校準目標、更好地認知自己。

幫助女孩們「立」住自己的不僅有與眾不同的賽制,還有節目邀請的社長蘇有朋,以及由王霏霏、程瀟、李永欽TEN、贊多等組成的主理人團隊。擅長不同舞種和舞風的他們,將全程陪伴女孩們的成長,為她們提供專業的指導,解答成長過程中的疑惑。在陸偉看來,這五位嘉賓承擔著不同的角色,但共同傳達出來的是一種充滿溫馨且具有方向感的家庭氛圍,他們見證舞台上女孩們的改變,激發女孩們的潛能,更為這一趟成長之旅「護航」。

「這不是一檔由社長/主理人點評和評判隊員誰好誰壞、決定誰晉級誰淘汰的節目。」陸偉說,「節目給社長/主理人出了很多難題,當他們面對水平不一的隊員時,如何調教出配合完美的齊舞作品、如何幫助女孩們找到適合的舞蹈風格等問題反倒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他希望,這些個性各異的女孩們能夠在舞社裡,找到知己,更找到自己;看準方向,更瞄準目標。

從她們到更多人,

讓節目之外的思考更有力量

從「她」到「她們」,再到節目之外的更多人,這是陸偉期待《了不起!舞社》在正式播出後能夠達成的意義漣漪。

節目中,熱愛街舞的女孩所代表的是近60種不一樣的「她」。陸偉透露,《了不起!舞社》也將在真人秀的篇幅中用大量的鏡頭呈現每一位女孩的獨特風格和個性。在齊舞舞台上,節目也將藉助一系列技術手段彰顯出女性的個體魅力。例如,通過高色溫燈光突顯人物細節、在舞蹈編排中保證每位團隊成員的中心位時間、利用搭配大光圈的單眼相機捕捉舞蹈動作、通過後期剪輯的方式呈現隊員專屬的高光時刻等。

正因為如此,隊員們的故事都將在節目中形成一個關於成長的「閉環」。從最開始的迷茫,到方向的逐漸明朗、目標的逐漸清晰,《了不起!舞社》將讓每一位「她」在深度參與的過程中,「慢慢地知道至少在未來的3到5年里,自己最喜歡的是哪種舞蹈風格,這其實對應的是她喜歡的是怎樣的一個女性角色、未來可能想成為的哪一種人。」這些思考和力量也將通過節目傳遞給節目之外的「她」,通過情緒和情感的雙重調動,帶去治癒,也帶去勉勵。

對於「她們」的表達,《了不起!舞社》一樣有著精巧的設計。無論是「舞社」的概念,還是「齊舞」的設定,都為女孩們建構起了特別的對話空間,以及節目所延展的共同成長、經營舞社、籌備比賽等環節,展現的將是女性團結所迸發的巨大能量。此外,節目最終決出的舞團也將承載著當代女性的多元氣質和精神面貌,為更多的「她們」提供自我參照的樣本。當談及對終極舞團的想像時,陸偉希望,「她們自我獨立但又凝聚在一個有機的整體之中,找到最想要表達的方式和風格,能夠呈現出女性的不同側面。」

誠然,這檔節目還有另一重意義指向——它將呈現當下年輕人最真實的樣貌。陸偉在節目錄製過程中發現,如今的年輕人對於人生有著不一樣的定義,所謂的輸贏勝負不再是衡量人生的首要標準,他們的價值觀既不是躺平也不是內卷,「進步就是勝利」正成為他們的信條。也是在這個意義上,《了不起!舞社》或將成為透視當代中國年輕群體和青年文化的一扇窗,而在這扇窗外的更大世界裡,屬於這群年輕人的未來正在到來。

「一檔綜藝節目不可能做那麼深,它不像一部紀錄片,不像一次深度訪談。但至少我們希望的是,這些女孩能夠在這個節目裡,找到自己最喜歡和最想成為的那個『她』。」陸偉也期待,「這檔節目能夠挖掘並展現出當代年輕人身上特有的時代氣質,讓他們能夠被更好地認知、理解和認同。」《了不起!舞社》即將上線優酷,這檔節目還將帶來怎樣的思考,不妨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348825fda80d6e9016c8102906f2b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