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擔當的孩子,背後的父母要怎麼做?培養責任感不妨用這4招

2019-11-05     好媽媽郝女士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責任感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工作當中,責任感強的人總是更加容易被他們信任,也會被賦予更多的機會。每一位家長都想要讓自己的孩子以後長大了有責任感。

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會注意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這種能力,而是覺得孩子現在年紀還小,有沒有這些都無所謂,所以就會發現孩子用年齡作為藉口逃避責任的習慣,一直到長大了之後都還是會保持著,而距離責任感那是越來越遙遠。

舉個例子:

朋友的孩子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所以從小的時候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包括朋友都是圍繞著他轉的,只要他想要的東西,想做的事情都是耍耍賴哭一哭都可以實現的,所以經常能夠看見朋友的孩子從來也不會幫忙家裡做家務,每次吃晚飯就是直接往房間裡鑽。

每次周末放假的時候,也都是一回家就玩遊戲,無論朋友怎麼催促孩子寫作業都是無動於衷的。這個時候朋友就想到是不是對於孩子的這種教育讓他缺乏了責任感,對孩子的爺爺奶奶說,他們就以孩子年紀小當藉口,這讓朋友覺得很頭疼,要是再這個樣子下去,以後孩子長大了也是這個樣子怎麼辦?

對於這樣的一種現象,想必許多的家長都很熟悉,孩子的房間每次都是亂七八糟的,從來不會自己收拾,都是等著父母做的,每次賴床的時候無論父母怎麼叫都是起不來的等等,這樣一些小的現象其實就是在時間的積累當中不斷的增加的。

而很多的家長總是以孩子的年紀小作為藉口去寵愛孩子,實際上就是在助長孩子這種不良性格的養成,等到以後再改變的話就更加的來不及了。

每一種習慣的每一種能力的養成和成長的環境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如果家長重視對於孩子的責任感的培養,那麼孩子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自然也就很容易耳濡目染了。


我們一直都在強調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那麼這種責任感為什麼一定要培養呢?他會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1. 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孩子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在很多行為和情緒的控制能力上面都會比較的薄弱,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就很容易犯錯誤,比如在商場裡面賴著自己非常喜歡的玩具,或者每次做作業都不認真,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

而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重視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的話,孩子擁有了這個能力,就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知道哪一些行為是可取的,哪一些行為是不可取的。

所以很明顯的能夠發現,責任感強的人在社會和別人的交往的過程當中都會比較的受歡迎,是因為他總是能夠把事情按時的完成,處理的比較的完美,而且也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照顧到了別人的感受。

2. 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工作中容易被信任。

在和別人的相處過程當中是需要很多的學問的,而想要和別人保持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溫和的狀態,那自然是不可以讓別人感受到不舒服的,所以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當中,就需要重視這些小的細節。

如果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的話,他們就會更加的清楚在和別人交往過程當中,哪些話是能說的,哪些話是不能說的。對於別人交代自己的事情也會更加清醒的去完成。

這樣的一種能力,尤其突出的體現在工作當中,責任感強的人,他們在工作當中非常容易受到別人的信任,長期以來上司自然也就會給他更多的機會去發展。

3. 對於家庭會更加的重視,氛圍處理也會更好。

一般來說責任感強的人,他們在家庭當中所賦予的責任感也是很強的,所以他們會以家為中心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正所謂家合萬事興,所以他們會把家裡的關係調節的很好,也會避免和家人吵架。所以,培養孩子責任感,也會使家庭的氛圍更好,家人之間的交流也會更加的溫和。


既然如此,那麼家長又應該如何去培養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孩子呢?

1. 可以讓孩子嘗試著做一些家務。

責任感的培養其實大多數是從很多細節的方面去完成的,但是現在很多的家長總是覺得孩子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還是應該把東西都放在學習上面,所以就學會心疼孩子,把家裡的家務全部承包,不讓孩子做一點點事情包括洗碗。

所以就出現了一種局面,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是食指不沾陽春水的驕縱的性格,其實家長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加有責任感,非常簡單。

在日常生活當中營造機會,給孩子進行實際的鍛鍊。可以讓孩子嘗試做一些家務,讓他們在家務的過程當中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同時家務的按時保質的完成,也可以體現他們的責任感。

2. 讓孩子學會照顧他人。

所謂的責任感,除了能夠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完成處理的好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夠照顧得到周圍的人的情緒,而很多的孩子都是在集體班級裡面學習和成長的,而這樣的一種氛圍自然少不了和各式各樣的人接觸。

所以家長應該做的是,讓孩子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應該去關注周圍的人,照顧的到他們的情緒,尤其是可以培養他們這種年紀大照顧年紀小的責任感。

因為是混班制的原則,所以班級裡面總是會有著年齡的差異,還有在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相處的時候,都可以讓孩子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去照顧他們,這樣也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3. 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孩子都是會有依賴感的,這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現在的年紀還小,很多事情缺乏自我獨立完成事情的意識,所以就要想著把這些事情推脫給別人,和別人共同完成。

比如,很多的孩子到了長大以後還是想要父母給自己穿衣服,給自己洗澡的行為,都是沒有培養好他們的獨立完成自己事情的意識。

這樣的一些小的行為,在年紀小的時候可以用年紀作為推脫,但是等到長大之後就會慢慢的演變成為自私自利,缺乏獨立意識,缺乏責任感的表現。

4. 可以提醒孩子做事情的後果。

很多時候孩子對於一件事情沒有責任感,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如果這件事情自己沒有完成的話,會有一些什麼後果,或者說一些不正確的事情,他們就做了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這是因為孩子的年紀小,他們對於事情的認知並不清楚,沒有這個概念之後,自然對於事情的了解不透徹,那麼對於事情的責任感也就不強。

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給他強調一遍做事情的後果,這樣他們也會有一個基礎的認知。


總結:

責任感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甚至到了以後進入社會和別人交流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一般來說責任感比較強的人,他們都會更加容易地被別人接受。同時也因為責任感的問題能夠把事情處理的更加的完善,在工作當中上司也比較容易看到他們的閃光點,能夠給他們更多的機會。

除了在工作社交當中,對於家庭來說,責任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有擔當的人承擔起家庭的主要責任,這個家庭才可以變得更加的美好和諧。

那麼你身邊有這種非常有擔當的孩子嗎?他們的這種能力又是父母如何培養出來的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2AjQG4BMH2_cNUg_r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