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雲頂岩寺,藏於島內東坪山之中,寺中一紀年石刻有641年歷史

2022-05-24     廈門所見所聞

原標題:廈門雲頂岩寺,藏於島內東坪山之中,寺中一紀年石刻有641年歷史

廈門東坪山是島內難得的清凈之地,而這裡有一洪濟山,其主峰雲頂岩海拔339.6米,是廈門島最高峰。

明朝末年,鄭成功踞守廈門,曾於雲頂岩上修築一座瞭望台,舊時遊人登台觀日,四望環海,極目東海,一輪紅日,噴薄而上,金光瀲灩,渲映波濤。因這裡風光奇美,「洪濟觀日」故列為廈門舊八大景觀之首。而雲頂岩下有一寺廟,名為雲頂岩寺,這座寺廟自然也是廈門島內海拔最高的寺廟。

廈門東山社,島內少見的山村

雲頂岩寺,攝於2022年5月22日

廈門雲頂岩寺簡介

廈門雲頂岩寺原名「方廣寺」,網上關於雲頂岩寺的資料並不多,百度百科介紹雲頂岩寺始建於宋代末期,而另外一說法認為雲頂岩寺始建於晚唐時期。此時在寺廟內,還可以看到3塊寺廟重修紀念石刻碑,但經過多年風雨蠶食,石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

據悉,雲頂岩寺原為中國佛教禪宗支系曹洞師徒傳承住持的道場。新中國成立後,由妙輪法師住持。1957年間,寺僧併入南普陀寺,寺院由其他部門管理。

改革開放後, 在1994年,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廈門市政府為雲頂岩寺辦理了房產證和土地證,產權歸於廈門市佛教協會。

1999年,廈門佛協指請釋慧鏡(白進益)籌集資金,重修雲頂岩寺。寺院建成後,由於慧鏡法師年事已高, 行動不便,東山社的葉亞福、黃阿寶、張發治等居士暫時幫忙管理雲頂岩寺。

2006年,由慧鏡法師推薦,寬恆法師接管雲頂岩寺。

雲頂岩寺的路標

雲頂岩寺新大殿主體已經落成

廈門雲頂岩寺路線

想找到雲頂岩寺具體的位置,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交通不便,現在把寺廟的具體線路介紹給大家。

在廈門島內先坐車到東方山莊BRT站,然後步行150米至附近的東坪山專線起點站,花1塊錢坐上只有11個座位的迷你公交,在第三個站東山社站下車,然後往進村方向步行,一直順著大路走,中途還能見到正在修建的廈門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工程。

上山路上會先見到蓮花宮和土地廟,往左手邊方向一直走,最後就會見到一條大馬路,再然後就順著大路一直往山上走,然後就能見到雲頂岩寺的指示標。眼前一棟體型較大的建築,那就是正在興建的雲頂岩寺。

從東山社下車步行到雲頂岩寺,全程大概也就800米左右,只是岔路口比較多,也沒有明顯的路標,如果走錯路就得多花很多時間了。

雲頂岩寺的摩崖石刻

雲頂岩寺的摩崖石刻

廈門雲頂岩寺現狀

解放後,雲頂岩被闢為軍事重地,寺里的僧眾不得不遷走,現在見到的寺廟建築,僅僅是原寺遺址一角。

此時的雲頂岩寺還在修繕中,寺廟前的水泥路還在硬化施工中,而大殿主體已經落成,其他相關的修繕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站在新修大殿最高處,可以直接俯視東山社村莊全貌,而福建最高樓廈門綠髮大廈,300米高的雙子塔也能看到一部分。在這裡觀山望海,視野極佳。

雲頂岩寺目前有「天際、天台、龍門、步雲觀曙、國防第一」等三十餘處摩崖石刻,石刻主要集中在新建大殿的右側。寺內還有一處留雲洞,也叫觀音洞,洞內石壁有詩曰「滿階苔雨三春濕,半嶺松風六月寒」。

在雲頂岩寺所有的摩崖石刻中,最出名的莫屬「天際」石刻,創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廈門島內迄今發現的最早紀年石刻,比廈門建城還早13年,此石刻被列為廈門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廈門島內迄今發現的最早紀年石刻

廈門東山社全貌

寫在最後的話

廈門寺廟眾多,每座寺廟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一段歷史,雲頂岩寺作為廈門島上著名的風景名勝,島上海拔最高的寺廟,登高極目,俯瞰山海,心曠神怡,甚是快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22a7c3c571e8b5a3eb99e1eb983b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