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洪江丨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時代——洪江市3名「最美退役軍人」的故事

2024-08-02     微量城市看看看

他們有的返鄉創業帶動鄉親致富,有的紮根基層為鄉村振興發光發熱,有的變身「男保姆」成為老人的「守護者」……他們共同的名字是退役軍人。

7月31日,洪江市第二屆「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發布儀式舉行。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今天是八一建軍節,記者傾聽洪江市3名「最美退役軍人」的故事。

整理:羅藝瑤 李林

從「兵哥哥」到「種菜能手」,帶領鄉親奔上致富路

口述:蔣建林(洪江市大崇鄉石板橋村退役軍人)

頒獎詞:

燕子銜泥,反哺鄉親。從青山綠水中走來,到軍營衝鋒陷陣;從「兵哥哥」到「種菜能手」,再到致富不忘百姓,你用赤子的情懷紮根腳下這片土地,用軍人的堅毅踐行了鄉村振興使命!

我叫蔣建林,1982年出生,2001年入伍,2003年退伍。

軍旅生涯,是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勇敢、堅韌的品格已經融入我的身體。

因為長期在外務工,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愈來愈濃。得知政府正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我乾脆決定返鄉創業。

2016年,我回到家鄉洪江市大崇鄉石板橋村向家灣組,開始種植蔬菜。

創業之初,我經過大量的調研後發現,村裡還沒有人規模化種植蔬菜。於是,我選定了蔬菜作為種植方向,說干就干,開始了試種。

萬事開頭難。大規模的蔬菜種植,需要考慮土壤溫度、雨水等多方面的因素。一塊菜地從出現病蟲害到全部枯黃,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周時間。

我走訪同行,結交了許多同行業的朋友,向他們取經,將探討來的經驗與方法記錄下來,在自己試種的菜園中進行實踐、改良。如今,我總算摸索出了專業而高效的種植方法,並不斷改善種植技術。

比如,像今年雨水比較多,就需要定期查看大棚里的溫度,不然蔬菜很容易死去,高熱高濕的環境下蔬菜很難生長。

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是我創業之後的價值取向和奮鬥目標。我的蔬菜基地有幾十畝土地,是租賃了村裡80多歲老人們的。我每年固定給予老人們租金,一方面不辜負老人們對土地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讓老人們有一些收入。

同時,我還聘請員工30餘人,這些員工,都是石板橋的村民。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和多方拓展努力,如今,我的蔬菜基地已成為石板橋村最大的蔬菜基地。我們也成了安江鎮超市的固定供貨商,與懷化一些採購商維持著穩定的合作關係。

從軍人到「男保姆」,他是老人最溫情的「守護者」

口述:郭詩明(洪江市紅岩養老服務中心院長)

頒獎詞:

從軍營到敬老院,從軍人到「男保姆」,你發揚人民子弟兵為人民的優良傳統,用愛心、善心、耐心及軍人的初心,呵護最美「夕陽紅」,鋪就了一條弘揚敬老愛老的愛心之路,是老人最溫情的「守護者」。

我叫郭詩明,1963年12月出生,洪江市黔城鎮菊花村人。我於1981年10月應徵入伍,1987年1月退伍。

退伍後,我在政府部門工作了7年,而後因其他原因外出經商。2016年,我被黔城鎮人民政府聘用為洪江市紅岩養老服務中心的院長。我放棄在外的高薪,成為大夥口中的「男保姆」。

洪江市紅岩養老服務中心設置床位86張,現入住老人84人。

每天早上,我都帶著笑容,走進老人的房間,讓老人們以微笑、愉悅的心情開啟新的一天。

我視老人為親人,細心、耐心地照護著院裡的每一個孤寡老人。

王娭毑從小疾病纏身,癱瘓在床。我們將她接入院中,經過悉心護理和照顧,她現在已經能夠扶牆扶欄走動了。

老黃2023年因不小心摔倒在地,造成右腿斷裂,送往洪江市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經醫生診斷為終身癱瘓再也不能下床。

出院後,我堅持照料他的日常起居。現在,他已經能拿著拐杖走路了。他對我說:「要不是你無微不至地照顧我,開導我,我根本站不起來了。」

為了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讓老人保持心情愉悅,我還經常組織老人做遊戲,做手工,做老年操。

作為一名「男保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們照顧的老人,長期生活在農村,很難適應集體生活。他們一部分人還有殘疾,難以溝通。

我就一直陪著他們,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慢慢取得老人們的信任。

如今,通過溝通了解,慢慢地,養老院的每位老人都把我當成了自己可以信賴的家人。大家相互攙扶,相互關心愛護。

農村養老工作,看似平凡、細微。這平凡而細微的工作,我願意以滿腔熱血,以愛心、善心、耐心去對待。

從軍人到「兵支書」,他辦成了洪江市第一家村辦水廠

口述:蔣紹春(洪江市熟坪鄉尚保村黨支部書記)

頒獎詞:

曾經,一身戎裝,在綠色軍營綻放最美青春;如今,褪下戎裝,奮戰在熟坪尚保村。從軍人到「兵主任」再到「兵支書」,你敢為善為,以軍人初心使命推動鄉村振興,帶領村民增收共富奔小康!

我叫蔣紹春,洪江市熟坪鄉尚保村人,今年48歲,1993年12月入伍。正是經過在部隊的3年磨鍊,培養出了我艱苦奮鬥的作風和敢為人先、腳踏實地的品格。

2005年,我當選為尚保村村委會主任。

擔任村主任後,我決定從群眾關心的出行難、上學難、飲水難、增收難等問題入手,著力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

通過全村父老共同努力,在任村主任的15年中,我們努力爭取政府項目投資1200餘萬元,群眾自籌300餘萬元,完成了村綜合服務平台建設;硬化組級公路11公里;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和農電網升級改造工程,確保1200餘人的飲水安全和用電保障;對72戶舊房進行了提質改造。

2020年,我出任尚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我認為,尚保村要走在洪江市農村發展的前列,就必須發展產業,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帶動和引導農民致富。這樣才能在農村新的發展潮流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我瞄準林下經濟這個朝陽產業,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2020年,村裡流轉土地1000畝,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成立了專業經濟組織,村集體占股30%。成功引進金銘中藥材有限公司,投入1000萬元發展黃精、白及500畝。

2021年,我們村爭取上級資金100萬元發展冰糖柚80畝;建立木姜子樹基地200畝。

2023年,村裡群眾種植玉米達300餘畝、油菜200餘畝、西瓜100餘畝,村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萬餘元,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

2022年,我們開始籌辦山泉水廠。辦山泉水廠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為此,我們奔走在各部門和幫扶後盾單位,爭取各方支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通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水廠的建設得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籌集到資金250餘萬元。工程於2023年10月順利動工,2024年底工程將竣工並投入運營,成為洪江市第一家村辦水廠。

近年來,我先後獲得「優秀科技示範戶」「優秀產業發展指導員」「洪江市鄉村振興擔當作『好支書'等榮譽稱號。

記者手記:

聽了洪江市3名「最美退役軍人」的故事,我認為,這些退役軍人變化的是「戰場」,不變的是軍人的本色與信仰。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宣傳「最美」、學習「最美」、爭當「最美」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展現退役軍人風采。

來源:掌上懷化

編輯:朱彥星 審核:周寧 終審:蔣耀南

洪江融媒 精彩資訊 全新視界

投稿郵箱

掃碼關注我們吧!

《微洪江》是由洪江市融媒體中心主辦,以全新的權威視角,帶您一起共同品鑑美麗新洪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2086770f6ab7d17731d244dc68fa7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