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突破!中國化妝品基礎研究登上《Cell》

2023-11-06     青眼

原標題:歷史性突破!中國化妝品基礎研究登上《Cell》

「行業之光」

一篇影響因子高達64.5的頂刊,點燃了中國化妝品原料突圍之路。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刊登北京大學博士陳家悅、趙亞冉作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該論文為有著120年歷史的「澱粉-平衡石」假說提供分子解釋,成為生物科學界的里程碑事件,由此得到《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等權威學界媒體的頭版重點報道。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百年難題的突破不僅讓生物科學界感到振奮,還得到國內化妝品行業的強烈關注,原因在於陳家悅、趙亞冉還有另一重身份——合成生物學企業未名拾光的創始人,而未名拾光致力於化妝品原料的科研創新。

對此,青眼第一時間聯繫到陳家悅。「這項研究是未名拾光的技術結晶,也希望藉此機會鼓勵大家,在化妝品行業一樣可以做出世界級的研究。」陳家悅謙虛地說。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研究成果或為解決最剛性需求之一的抗衰提供突破性技術支持。

更重要的是,以陳家悅、趙亞冉為代表的眾多頂尖學術人才紛紛投身化妝品行業,且研究成果罕見登上國際頂刊,同樣表明,中國化妝品已然進入科學嬗變時刻。

回答「達爾文」百年之問 全球美妝行業罕見

「春風吹又生」的青草、枝葉茂密的大樹,作為地球上最常見的生命物種之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植物背後,往往藏著無窮的「秘密」。

例如,一粒種子在泥土中萌發後,是如何「懂得」破土而出,向上生長,向下紮根的?也就是說,植物究竟是如何感受重力方向的?

對此,120年前,達爾文之子弗蘭西斯·達爾文(Francis Darwin)與Bohumil Nemec、Gottlieb Haberlandt三位科學家大膽提出了「澱粉 - 平衡石」假說,成為百年來最被廣泛接受的重力感知理論,並被寫入國內外眾多教科書,甚至國內人教版高中生物課本都留有其「一席之地」。

不過,「澱粉 - 平衡石」假說只闡述了澱粉體沉降的物理過程,而該過程是如何轉變為植物體內的生理生化信號,從而使植物感受重力的,卻是120年來的「未解之謎」。

就在近日,隨著Cell期刊正式刊登「澱粉 - 平衡石」假說的分子機制研究論文,塵封了百年的秘密終於揭開。該篇論文的署名一欄中,業內知名的化妝品原料企業未名拾光(Veminsyn)赫然在列,而未名拾光的兩位創始人陳家悅(Jiayue Chen)、趙亞冉(Yaran Zhao)更是論文的第一作者,可見未名拾光的主導地位。

▍截自Cell官網

青眼了解到,Cell不僅與《自然》、《科學》並列為全球三大頂尖期刊,更是生物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有著極高的引用率和錄用難度,被科學界奉為權威。

據科學網統計,2022年,國內共發表了78萬餘篇SCI論文,其中僅有33篇Cell論文,國內團隊單獨發表Cell的幾率僅萬分之零點三(0.0032%),而放眼全球美妝行業,如此重磅的學術成果同樣極為罕見。

對此,青眼帶著好奇與陳家悅深度探討此次學術成果背後的重要意義。

對於該篇論文的背景,陳家悅表示,「『澱粉-平衡石假說』的核心闡述了植物如何感知重力,並對重力做出響應,以此來適應環境,然而『達爾文們』為後世的生物學家留下一個百年未解之謎,無數科學家投身其中,卻一直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論文第一作者 未名拾光聯合創始人陳家悅

隨後,陳家悅以引力波為例,對此次科研成果進行了生動形象的介紹,「這個歷程非常像引力波,1916年愛因斯坦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直到2016年,物理學家們才首次找到了引力波存在的證據,這二者都是重力相關的問題,最大的區別是我們所面對的未解之謎多存在了20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學術成果入選Cell消息一出,多位化妝品研發界的科學家紛紛向青眼表達了對未名拾光此次突破的讚賞。

一位先後擔任國際美妝巨頭及國內頭部美妝公司研發負責人的專業人士對青眼表示,「第一時間就恭喜了兩位創始人,Cell作為學術圈的頂級期刊,能夠入選證明他們已經是整個學術圈的頂級青年人才,我非常為這樣的人才加入我們行業而開心,因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最終是人才的競爭。」

正如上述業內人士所言,未名拾光用極為亮眼的學術成果證明了自身強大的科研實力,也為其未來發展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

打造頂尖生物智造平台

將推出「反重力」原料

青眼了解到,未名拾光是由北京大學(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清華大學(工業生物催化重點實驗室)的多位博⼠聯合創建的合成生物學企業,旨在開發創新生物活性材料,為中國化妝品品牌提供國產替代成分。

據悉,僅成立兩年,未名拾光就已先後獲得三輪融資,總融資額過億,並建立以小分子活性膠原、植物細胞培養物、膠原蛋白與醫療器械為主的產品矩陣,目前已與珀萊雅、上海家化、伊膚泉、花皙蔻、PMPM、歐萊雅、拜爾斯道夫、科蒂、逐本、華熙生物等多個知名美妝品牌或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那麼,此次入選的重磅學術成果又將如何賦能未名拾光的發展?

青眼了解到,此次Cell的論文所用的多個方法,目前已經轉化為未名拾光的核心技術平台。例如,該篇Cell論文中使用的精細化的蛋白組學鑑定、植物細胞基因編輯技術以及活細胞螢光成像技術,都是未名拾光「Veminsyn-生物智造平台」的底層技術。

基於上述平台,未名拾光能夠開發各種類型的重組蛋白、多肽和植物愈傷組織等產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未名拾光開發的新型膠原蛋白原料Time-COL17,目前已實現了廣泛的市場應用,該原料通過模擬17型膠原蛋白最關鍵的一處信號片段,以極小的分子深入肌底在保留17型膠原蛋白活性的同時,可通過護膚途徑吸收,極大地拓展了下游護膚品牌的應用場景和產品形態

此外,陳家悅還向青眼透露,「未名拾光還希望將論文重點研究的重力現象,轉化為行業可用的原料。因為重力會影響皮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皺紋和衰老問題。」

對此,陳家悅向青眼展示了相關領域的權威論文。據悉,2019年4月12日,同為三大頂級期刊的Science發表了一篇重磅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對一對同卵雙胞胎太空人馬克·凱利(Mark Kelly)與斯考特·凱利(Scott Kelly)進行比較研究,其中馬克·凱利留在地球上,而斯考特·凱利則持續待在太空失重環境長達一年。

而在一年後,在地球上的馬克臉上的皺紋數量顯著高於在太空中的斯考特,同時斯考特的端粒出現了明顯的延長,而回到地球後,他的端粒又出現了加速縮短的現象。這表明地球上的重力會使人處在加速衰老的風險之中。

青眼注意到,「重力」與「反重力」概念在化妝品中已有不少應用的先例,且較多應用於抗皺產品,一般指產品具有緊緻抗皺效果,能改善重力影響帶來的鬆弛下垂問題。

據化妝品監管App顯示,名稱帶有「重力」或「反重力」的備案產品達170款,國產品牌璦爾博士、美膚寶,美國品牌PCA SKIN、日本品牌MOONLIT等均有所涉足。

「我們的研究材料曾跟隨神舟號飛船上過太空,我們希望能通過專業的研究,真正解決重力帶來的衰老問題,為相關產品提供科學輔助。」陳家悅表示,目前原料開發已經到了收尾階段,預計半年內將與行業見面。

「中國化妝品行業科技屬性大大提高」

科學,向來是一個行業進步的強大推動力,而科技進步的深遠影響,在近年來的中國化妝品行業尤為凸顯。

曾幾何時,多位學術界重量級人物踏入化妝品行業,成功推動了重組膠原蛋白、玻尿酸等原料的研發與生產突破。近兩年,各大頭部化妝品企業更是紛紛設立首席科學官,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科研視野與研發水平,而未名拾光更是新一代頂尖學術人才入局化妝品行業的典型案例。

對於近年來化妝品行業的科學潮,陳家悅感受頗深,「現在做化妝品研究的人,其實跟做學術研究的人已經非常重合。而在5年前,大家會覺得化妝品好像對科學性要求不是很高。」

「尤其在原料端,這幾年國內出現很多新興的原料公司,其背後是越多越多高校科研出身的教授、學者投身化妝品行業,使得化妝品行業的科技屬性已被大大提高。現在很多品牌都比較專注於科學研究,我認為這對行業是一個好的導向。」陳家悅補充道。

在越來越注重科學的大環境下,科學底蘊深厚,對前沿技術有著敏銳嗅覺的未名拾光可謂如魚得水,使其能為市場持續帶來更高效的創新。

今年以來,未名拾光可謂步履不停,發展勢頭尤為迅猛。就在近期,未名拾光-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聯合實驗室揭牌,雙方將圍繞新型植物生物反應器、植物源功能性分子篩選技術以及蛋白質與植物次生代謝物規模化表達等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發與生產領域進行戰略合作,為美妝個護領域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與產品創新。

展望未來,未名拾光的目光並不僅限於國內市場。據悉,未名拾光將基於「2+3」布局(「2」個中心:杭州研發中心、張家港生產中心;「3」個應用場景:生活美容、醫療美容以及功能性食品),以中國市場為基礎,逐步走向全球,成為一家全球化的生物活性材料供應商。

採訪最後,當被問及此次論文登上Cell的感受時,陳家悅對青眼平靜地說道:「很多人告訴我,以這篇論文的影響因子之高,學術聲譽之大,在未來的十年甚至幾十年內可能都難以逾越。不過,我想表達的是,這篇論文對於行業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告訴大家我們比其他人強,而是在於告訴所有人,在個護美妝行業一樣可以做出世界級的研究。」

「重視科學、應用科學、發展科學,相信我們也有改變世界的能力。」陳家悅擲地有聲。

未名拾光,恰如它的名字。這家源自中國頂級學府的企業,正用科學研究為中國化妝品原料突圍點亮了一束看到更寬廣的未來的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08a776eba54a5930d0e3819f2d4fe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