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獨厚!潮州廣濟寺塔合二為一,天后行宮南北交融

2020-01-05     潮汕膠己人

要說咱們潮州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那當屬廣濟橋,而錦州的古城標誌則是廣濟寺塔,古塔所在的區域還被命名為古塔區,此外,那裡還有北方最大的天后行宮,一起去看看。



嚴育&凌鋒

嚴育你看,這就是我們錦州的地標建築廣濟寺塔,也是錦州新十佳景古塔朝暉的所在地了。(古塔朝暉,那站在上面看日出應該很美。)在上面看日出,那你可能得先學會飛。(飛?為什麼?)因為這個是實心塔,爬不上去。(實心,那跟我們那的塔真不一樣,我們走近一點去欣賞。)


廣濟寺塔,始建於遼清寧三年,即1057年,是遼道宗皇帝耶律洪基為珍藏其母后所降舍利子而建,是遼西最高的古代建築。站在錦州市內的大街上,很遠便望見那高聳入雲、巍峨壯觀的古塔。


廣濟寺古建築群講解員 李卓然

廣濟寺塔,它是遼代典型的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它是由塔基座、塔身、塔檐、塔剎這幾個部分組成,它的年代非常久遠,有900多年的歷史,這個塔是通高71.25米,被譽為關外第一高塔,也是保全遼代宗教和文化的重要資料。


廣濟寺塔塔身八面,每面寬8.42米,飛天翱翔於上,大佛端坐龕中,脅侍肅立龕旁,塔上還有磚雕的梁、柱、斗拱、花飾等,雖然如今部分已脫落,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塔的高大壯美以及往昔的精湛雕刻。


與廣濟寺塔相連並位於同一中軸線上的,還有廣濟寺。廣濟寺與廣濟寺塔的建設時間相隔三年,是錦州市內建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塔寺合一的寺院。其建築格局為前塔後寺,寺內除大殿基座部分構件為遼代原物外,其餘均為清道光年間所建。


廣濟寺古建築群講解員 李卓然

因為在清代嘉慶十四年,大殿毀於一場大火,在清代道光年間又把它重修。重修之後,廣濟寺大殿是重檐歇山式建築。在古代建築當中,是建築等級非常高的一類。而且,在廣濟寺大殿正脊橫樑之上,是磚雕了二龍戲珠圖,並有「慈雲廣敷,惠日常明」八個大字,寓意是蒼天對於廣濟寺的庇佑。


星霜荏苒,暮去朝來,塔寺合一,熠熠生輝,在這裡,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古代遼西地區的佛教文化,更可以見識到古人精湛的建築技藝。而在廣濟寺古建築群中,繞過古塔,其西側就是錦州另一處著名景點:天后行宮。


嚴育&凌鋒

嚴育,這就是我們錦州的天后宮了。(天后宮,一般我們南方才有天后宮呀。)誰說的,我們北方也有天后宮,而且錦州的天后宮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是北方最大的一個天后宮。


眾所周知,媽祖為南方沿海一帶的保護神,信眾主要在福建、廣東一帶,而東北地區的錦州,也有著濃重的媽祖文化。錦州南面為遼東灣,遼西走廊貫穿其中,是海陸交匯的交通要道。清朝雍正年間,南方商人經由海上來到錦州經商,並在此處集資興建了天后行宮,而這天后行宮,也將南北方的建築特點完美融於一身。


廣濟寺古建築群講解員 李卓然

我們看到的這種油漆彩繪,雕樑畫棟,都是出自南方工匠的手筆,而四合院式的建築,則是我國北方顯著的建築特點。在我們腳下踩的鋪地方磚,在我們錦州其它的廟宇是沒有發現的,說明它當時是從南方運過來的,而且它的硬度、規格、密度都跟福建媽祖廟的方磚是一致的。


寒來暑往,靜默的廣濟寺塔與天后行宮,塑造出錦州獨特的人文氣質,這些藝術瑰寶,都值得我們去慢慢欣賞。

來源:潮州電視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mG_eG8BMH2_cNUgUY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