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法院2起案事例入選2023年度山東法院十大典型案事例!
1月18日下午,山東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3年山東法院審判執行工作情況。會上發布了能動司法十大典型事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十件典型案例。
其中,威海中院構建全方位多領域府院聯動機制入選能動司法十大典型事例,老人起訴孫子孫媳返還房屋案入選「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十件典型案例。
【入選事例】
威海中院
構建全方位多領域府院聯動機制
主要做法
威海中院積極爭取威海市人民政府支持,通過「召開會議、會簽文件、旁聽庭審」等形式,建立完善市級層面府院聯動機制。與威海市人民政府會簽《關於建立府院聯動機制的意見》,聯動內容包括助力法治政府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6個方面。立足審判職能,能動融入社會治理進程,與相關行政機關相向發力,合力把更多社會治理問題解決在前端,努力實現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提升的雙贏、經濟社會發展的多贏和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的共贏。2023年,威海全市法院緊緊依託府院聯動機制,與行業主管部門、基層政府等形成化解合力,將2.7萬件糾紛化解在訴前。
推薦理由
威海中院堅持能動司法理念,建立完善市級層面府院聯動機制,推動府院聯動向機制化、常態化、全覆蓋提升,工作開展早、行動快、成效好。聯動意見內容全面、重點突出、舉措紮實,選取的重點聯動領域緊貼社會熱點、司法難點,通過良性互動、優勢互補、效能疊加,更好地在法治軌道上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代表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迪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朱立華:
山東高院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推動建立了省級層面的府院聯動機制,聯動廣、措施實、效果好,推動法治山東建設。威海中院建立市級層面府院聯動機制,在法治政府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六大重點領域,推進行政與司法的良性互動、優勢互補、效能疊加,有力地服務和保障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入選案例】
老人起訴孫子孫媳返還房屋案
基本案情
90歲高齡的爺爺奶奶與孫子孫媳之間原本關係融洽。孫子結婚時,爺爺奶奶出資50萬元幫助購買婚房,後爺爺奶奶從外地搬到威海養老,想要貸款在威海市區購買一套房屋,正好孫子孫媳也想給孩子購買學區房,因此爺爺奶奶出資以孫子孫媳名義購買房屋、辦理貸款並一直居住使用,房屋產權則辦理到孫子孫媳名下,並由孫子孫媳幫忙償還貸款。後來雙方因瑣事產生矛盾,爺爺奶奶起訴要求孫子孫媳配合辦理房屋過戶,孫子孫媳則以自己實際出資並償還貸款為由不予配合。因涉及共同出資及保護抵押人權益等問題,法院未予支持過戶請求。此後,爺爺奶奶又先後起訴要求對房屋所有權進行分割,要求孫子孫媳償還結婚時借款50萬元等,雙方矛盾糾紛愈演愈烈。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將3起案件協同考慮,聯合一審法院共同做調解工作,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一攬子調解協議並督促履行,由爺爺奶奶還清了房屋剩餘貸款,孫子孫媳配合辦理了過戶,雙方糾紛圓滿化解。
典型意義
家庭和諧是社會穩定的基礎。處理好「家長里短」的民事糾紛,需要法官跳出傳統思維模式,在「對與錯」之間尋求更優解紛路徑。本案辦理過程中,通過一、二審聯動,「調」一起案件,「解」三起糾紛,維護了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是新時代法官堅持為民情懷,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質化解矛盾糾紛的生動案例。
專家點評
山東大學(威海)法學院教授 李秀芬: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民事審判尤其是家事審判,需要有「和」的理念與「合」的精神,在案件「情」「理」「法」交融點去尋找化解矛盾糾紛的鑰匙。本案中,人民法院沒有「就案辦案」,而是積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仁愛孝悌」「孝老愛親」等優秀傳統文化理念融入案件釋法說理,最終促成了糾紛的化解,使爺孫重歸於好,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來源:威海法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f6ea7eaffaf2eb6d509ea882a6bfa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