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世界盃小組賽第二場,中國隊以69比89,20分慘敗給南蘇丹。算上小組賽揭幕戰輸給塞爾維亞42分,中國男籃小組賽兩戰全負,凈輸62分!還是熟悉的那句話:小組出線僅剩理論可能。
之前很多媒體討論過南蘇丹的違規歸化行為,他們確實歸化了很多曾經代表過其他國家打過比賽的球員,尤其是目前南蘇丹陣容中,有數名球員都代表澳大利亞梯隊打過國際比賽。不過今天我不想繼續討論這個話題,而是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南蘇丹這個國家有多窮。
南蘇丹是東非的一個內陸國家,面積62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459萬人。19世紀以前,南蘇丹這個地區連正規的歷史記載都沒有,本是丁卡族、努維爾族和希魯克族的居住地,曾經是最大的黑奴出口地之一。以前他們是英國的殖民地,上個世紀一直與蘇丹打內戰,直到2011年7月才徹底完成獨立,距今僅12年的國史,是目前國際社會最年輕的主權國家。
南蘇丹的原住民以丁卡族為主,這是世界上身高最高的種族,男性和女性算在一起,平均身高1米82,而身高超過2米的男人也比比皆是。雖然天賦上很適合打籃球,但是南蘇丹太窮了!根據聯合國2020年的統計數據,南蘇丹人均GDP僅313美元,摺合人民幣,他們每人每年創造大約2200塊錢的生產總值。
加上多年內戰,整個南蘇丹國內,根本就沒有一塊符合國際標準的籃球場。很多家庭為了讓孩子免於戰火,哪怕是偷渡當黑戶,也要把他們送出國。由於之前是英國殖民地,所以南蘇丹人更傾向於大英國協國家,很多孩子都是被送去澳大利亞,接受籃球培訓。當然了,這期間,前NBA球員魯爾鄧也出了不少力,他目前是南蘇丹籃協主席,曾自費送100個孩子出國打球,而每次南蘇丹參加國際比賽,差旅費也全都是魯爾鄧自掏腰包。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得東京奧運會上,男子800米選手詹姆斯-尼昂-奇恩傑克,他在比賽中不慎倒地,隨後繼續奔跑,堅持到終點。奇恩傑克就是標準的南蘇丹難民,父親死於內戰,母親帶著他逃難到國外。2020年南蘇丹還沒有能力,或者說沒有經費參加奧運會,奇恩傑克只能以「國際難民代表團」的身份參賽。
奇恩傑克就是目前很多南蘇丹運動員的縮影。兩年前曾有記者前往南蘇丹採訪當地的運動員,發現他們中一大半的人沒有一雙像樣的運動鞋,而且大部分人一天只能吃得起一頓飯!今天我們看到南蘇丹男籃球員都穿著正規運動鞋,那也是魯爾鄧通過個人關係找來的國際援助。
可能正是因為這種苦難的生活,讓南蘇丹運動員在球場上更加有拼搏精神。我們中國男籃球員輸掉比賽,可以快點回國參加各種節目,接廣告,在CBA聯賽一年掙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南蘇丹球員輸掉比賽之後,就只能繼續回國受苦了。
以前總有球迷開玩笑說,感謝中國男足,讓我們認識了那麼多亞洲小國家。而這幾年中國男籃也不甘示弱,他們讓大家認識了那麼多亞非拉美的不已開發國家,看到了他們對於籃球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