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 | 厚植廉潔奉公的文化基礎

2023-10-18     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黨建 | 厚植廉潔奉公的文化基礎

黨建 | 厚植廉潔奉公的文化基礎

黨建

廉潔奉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潔文化的價值內核。厚植廉潔奉公的文化基礎,注重廉潔文化建設的土壤培育,提升廉潔文化建設的精神內涵,凝聚廉潔文化共識,從而強化廉潔文化力量,促進廉潔文化自覺,使廉潔奉公成為一種文化的力量,滲透到黨員幹部的頭腦中,進而成為黨員幹部的習慣。這也是黨的各級組織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重大任務。

原文 :《厚植廉潔奉公的文化基礎》

作者 | 復旦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研究員 胡華忠

圖片 |網絡

用革命文化淬鍊公而忘私、甘於奉獻的高尚品格

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筋骨,是文化自信的精神之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進程中形成的,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體現中國人民偉大革命精神和紅色革命底色,展現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先進文化形態;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在新民主義革命時期堅定信念、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強大精神力量,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戰天鬥地的強大精神支柱,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堅定方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的偉大精神源泉,在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喚醒初心使命、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強勁精神紐帶。

全黨要充分利用革命文化厚植廉潔奉公文化基礎,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百年黨史上的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圍繞黨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動、重要人物等,以深厚的歷史底蘊、文化底蘊,利用多種形式,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提升對革命文化的認知,從黨的百年奮鬥歷程中汲取力量,從中國共產黨人廉潔為民的事跡中汲取營養,傳承和弘揚以偉大的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不同歷史時期湧現出的精神譜系,彰顯時代特色,使之成為教育人、激勵人、塑造人的大學校;注重總結黨在百年歷程中從嚴治黨的規律,注重發掘黨的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的歷史和經驗,提煉革命文化蘊含的廉潔思想理念,運用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開辦紅色廉潔文化專題展,充分挖掘文物背後的勤勞勇敢、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公而忘私、樂於奉獻等精神內涵,在教化人、感染人的紅色教育中傳承黨的廉潔基因;深入挖掘宣傳革命先輩的廉潔事跡和崇高品格,堅持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把好導向,聚焦主題,用史實說話,著力打造高質量精品,充分利用各種體裁和載體、各種傳播形式,增強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生動傳播革命文化,學習和傳承廉潔風範,激勵黨員、幹部廉以律己、無私奉公。

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

社會主義是一種思想、運動、制度,也是一種文化價值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靈魂,是文化自信的時代之光,是社會主義本質規定性所蘊含先進價值取向的文化,既有真理性和規律性的客觀屬性,又代表著社會歷史進步和人類未來發展的價值屬性;是立足於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構築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是融合中國人民共同理想、共同體意識,承載著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願景,彰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文化治理優勢;是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反映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文化形態,充分體現著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全黨要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厚植廉潔奉公文化基礎,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涵養作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增強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將價值觀有效融進人民群眾和黨員幹部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場域,推進實踐養成、示範引領,推動黨員幹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形成廉榮貪恥、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總結提煉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功經驗,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使命引領與問題導向、抓「關鍵少數」與管「絕大多數」、行使權力與擔當責任、嚴格管理與關心信任、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統一,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堅定不移反腐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自我革命的戰略思想,豐富發展廉潔文化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使之與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文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相融通,使之成為黨員幹部的思想共識和價值追求,實現以健康清潔的黨內政治文化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增強全民族全黨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把實踐中較成熟、可踐行的廉潔要求轉化為制度規範、政策要求,與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相結合,發揮教化、指引和規範作用。

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底色,是文化自信的氣質之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過的文化,其中反腐倡廉的內容更是源遠流長。在先秦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等各派幾乎無不涉及廉潔政治這個重大問題。在整個中國傳統廉潔文化發展中,德治是治國基本方式,強調的是為政以德,以德選吏治吏;以民為貴是政治價值落腳點,強調的是「民惟邦本」思想;知恥而後勇深入地影響著人們行為,強調的是禮義廉恥的道德倫理價值。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突顯為官從政的「廉者,政之本也」「廉者,政之始也」「廉者,政之歸宿」之思想,體現為官為人處事的自省自警、勤儉戒奢、養育養心、廉潔齊家、敬畏規矩之追求,包含著豐富的中華傳統廉潔文化之精華。

全黨要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廉潔奉公文化基礎,推進廉潔文化建設。要結合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汲取崇德尚廉、廉為政本、持廉守正等傳統廉潔文化精華,把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廉潔文化建設資源,增強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挖掘歷史文獻、文化經典、文物古蹟中的廉潔思想,整理古聖先賢、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把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深入研究和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的價值理念,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向上向善的積極人文精神,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廉潔奉公的精神品格、信念境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運用多種載體和平台,激活靜態和固化的傳統文化資源,把跨越時空、具有當代價值的清正廉潔思想理念、價值標準有效地滲透到生產生活各個領域,轉化為黨員幹部的精神追求和自覺行為;組織開展我國反腐倡廉歷史研究,總結歷史上朝代更替的歷史過程,把握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歷史規律,運用歷史智慧,保持中國共產黨勇於自我革命和接受人民監督的精神風範,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解決好黃炎培的延安「窯洞之問」。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872期第3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王立堯

拓展閱讀

文史 | 願將洗凈貪污膽:重慶石刻中的廉政文獻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 深刻把握「必須堅持系統觀」核心要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e4f4b36804f3a4043bc6cd5ea7bb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