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是假的,全是花架子?看看歷史上的四次禁武

2023-06-21     寒雲天

原標題:中國武術是假的,全是花架子?看看歷史上的四次禁武

曾經的輕功水上漂加上凌波微步,多少人沉浸在武俠小說的世界中不可自拔,當泰拳、世界拳擊等運動逐漸雄起的時候,中國傳統文化的武術卻只能出現在外國人口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武術的真正攻擊力卻從來沒有出現過,那到底武術真的有小說里說的厲害嗎?

中國武術是「假」的,全是「花架子」?看看歷史上的四次禁武

統治者的憂慮

中國武術的時間久遠,流傳到現在只有一些毫無殺傷力的動作反而是因為它曾經的殺傷力龐大。歷史上為了能夠限制武術造成的巨大殺傷力,曾經為此限制過武術的流傳,尤其是其中的殺招。

這些殺招好比精準射進敵人心臟的子彈,每一招都不帶猶豫,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給敵人帶來致命一擊。

這樣的行為放在一個傳統社會當中容易引起惶恐,一方面是因為武術的攻擊力強,另一方面政府駐紮在當地的武力有限,能夠進行維護秩序的人員大多都是從當地百姓當中尋找出來的,普通的民間百姓不會因為當上了捕快而變得武功高強。

對於統治者來說,武術也具有一定的威脅性,按照我們看到的江湖小說,那些武功高強的人來說往往都具有強悍的信服力,身邊跟隨著一大批的追隨者。

如果武功的高強再加上大家的信服與擁護,這個人的號召力可以組成一支隊伍。統治者希望這樣的組織存在嗎?自然是一個否定答案。

傳統社會不是如今的民主社會,民主意見是否重要只是應了老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統治者有一定的安撫才能夠保得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但是當明君不在,四處都是要起義的趨勢,對於統治者來說也就成為了最忌諱的事情。

在這件事情的態度上,統治者們的立場出奇的一致,為了讓武術失去對自己威脅的能力,他們強行要求武術受到約束。通過軍隊以及政治上的手段來達到局勢安穩的目的,在歷史上的禁武運動就有四次,分別出自幾個朝代的皇帝。

四次禁武

秦始皇就是首位提出要求禁武的人,這位皇帝的作為是毋庸置疑的,統一中國,建立長城抵禦外族,從經濟上、文化上的付出為中國開啟了盛世的鋪墊。做完這一系列的舉措,秦始皇在考慮禁武的時候更傾向於對自己豐功偉績的肯定。

皇帝的稱號就是秦始皇自己取的,為的就是能夠告訴天下自己是比三皇五帝都還要厲害的人。當時的武力紛爭已經有火器的使用,火器的殺傷力十分龐大,在人們使用武器的劃分上還專門有冷兵器與熱兵器的劃分,火器的恐怖之處秦始皇自然也明白。

把天下的火器全部收繳上來是秦始皇想的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一方面火器的禁止會減少紛爭,更能夠穩固剛剛打下來的江山,一方面是為了能夠彰顯自己的功績。

如果那些被收繳火器的人在秦始皇的藏品中看到十二個小金人,相信一定會有人感到痛心疾首,因為這些小金人就是用那些收繳來的火器鍛造而成。

秦始皇

不過秦始皇想得也有一絲片面,不是武器製造了人類的紛爭,而是來源於紛爭,所以武器收繳起來並沒有帶來很好的效果,相反這個時候的禁武令成為了秦始皇好大喜功的罪證之一,許多武林人士都因為此事對秦始皇的意見非常深。

第一次的禁武和第二次禁武時間相差比較大,宋朝開始的第二次禁武來源於社會傾向。朝廷的穩固在政治和軍權上來回交織,到了宋朝就是重文輕武的典型,並非是意識不到軍權的重要性,相反就是因為重要,所以軍權被掌控在皇帝的手中。

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不過一席餐宴就能夠讓這些久經沙場的將軍們卸下盔甲。這種半強制性的做法讓出生入死的將軍難以釋懷也讓皇帝吃了苦頭。

軍權放在別人手中能夠使其為祖國戰死,但是也有可能會導致謀權篡位,可是放在了自己手裡,那就意味著身兼數職的同時還要第一個面對敵人的威脅,所以全國的軍權確實在皇帝的手裡,但是皇帝被敵人帶走的結局也出現在了這個集中權力的皇帝身上。

可能前面兩位皇帝禁武是一種主觀意識過剩的表現,但是到了第三位皇帝這裡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謹小慎微了。

元朝時期是由少數民族占據統治地位的時代,從小就追求雄偉和膽量的民族竟然也會害怕武術帶來的威脅,禁武力度甚至比起前兩次的力度更是廣泛,人民不僅沒有火器等武裝,甚至連菜刀這種剛需都要被控制,幾戶人家輪流使用菜刀是民間正常的現象。

元朝剛剛當上統治階層,對於外界的風吹草動和任何可能威脅自己的存在都有一種草木皆兵的慌張,只要能夠做到減少威脅元朝政權的存在,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進行一切手段來穩固打下來的江山。

最後一次的禁武徹底結束了武術的殺傷性,雍正以後的武術不再具有大的攻擊性,對於平民的要求變得寬鬆,可以有一些簡單的動作套路,但是不允許再出現任何能夠產生傷害的動作。法律在這時候的把控相當嚴格。

雍正

但凡出現致使傷害的行為可以享受「包吃包住」的國家服務。武術的殺傷性開始走向了下坡路,實戰性的功能在以滑坡的速度下降。

歷史上四次禁武都能看得出來是統治者的一種手段,也側面反應出來除去政權以外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煙火氣息和自食其力的地方,比不上現代人民多勞多得就能夠獲取充足的生活資源,古時候的人們是單槍匹馬闖天下,在紛紛擾擾的世界當中憑藉著一身本事才能夠活下來。

他們比我們更具有對生活的渴望。也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才有機會出現那些能夠在我們的腦海中掀起一番腥風血雨的江湖世界,武術的威脅已經消失,它以一種文雅的身份出現在我們的傳統文化當中,這種樣子更讓我們對歷史保持著嚮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cc0535e17e9191c0f3a302e0c30fc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