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稅,減養老金,捷克為支持烏克蘭也是拼了

2023-05-12     戲說金融

原標題:加稅,減養老金,捷克為支持烏克蘭也是拼了

當地時間5月11日,中歐國家捷克開了一個記者發布會,他們的總理彼得·菲亞拉(Petr Fiala)在會上發布了一份名叫《捷克現狀》的報告。

這個報告除了例行講述捷克目前的經濟和社會情況之外,還提出了兩項非常重要的改革預告——稅收改革和養老金改革。

先說說稅收改革。

這個國家之前的增值稅一直保持的是10%、15%和21%三種稅率,按照其財政部長Zbynek Stanjura在發布會上的解釋,說這三種稅率太低了,不符合捷克現狀,需要提升一下。具體怎麼提升最終方案還沒下來,但是10%的稅率改為12%是確定的,21%的稅率不變也是確定的。但會針對酒精、煙草和博彩另外開設一個高稅率,會在30%以上。另外,像一些非常重要的民生領域,比如食品、住房和醫療保健等行業,增值稅也會適當提升。當然,也有一個受益的行業,比如書籍行業,就會被取消增值稅。

除了增值稅之外,房地產稅和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也會出現10%--20%的增幅。

再說說養老金改革。根據捷克勞工和社會事務部長Marian Jurecka的介紹,他們在養老金上會從三個方面去改革:

第一是推遲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具體推遲到什麼時候,等2025年國民壽命全面調查、評估和預測報告出來後再確定。目前捷克養老金的領取年齡為64歲,加上一些特殊的額外養老金補助,捷克人平均可以領取21.5年的養老金。查了一下,捷克人的平均壽命為79.2歲,如此看來,額外領取的養老金還是不少。

第二是削減養老金的領取金額,目前的方案是70之前的養老金會減少20%,70以後的養老金會減少5%。

第三是收緊提前退休政策。捷克是有提前退休政策的,只要養老金交夠年限了,就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以至在2015-2018年,捷克提前退休的申請人數急劇飆升。

除了稅收和養老金改革之外,捷克政府還大幅削減了公共部門支出和社會福利補貼。

這份報告雖然最終還需要議會通過,但是以目前捷克執政黨占據議會200席位中的108席來看,通過不是問題。

毫無疑問,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明示著一個信號,那就是捷克準備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為什麼要這樣呢?

原因很簡單,沒錢了唄,入不敷出了唄,欠債多了唄。

據捷克財政部發布數據,2022年捷政府債務達到創紀錄的28948億克朗(約合1239億美元),人均債務27.5萬克朗(約合11774美元)。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從2021年的40.4%上升至42.9%。

這還沒剎車,2023年第一季度他們的債務與2022年底相比又增長0.3%達到了,創紀錄的 2.997萬億克朗(約合1400億美元)。

正是這種狀態下,捷克不得不想方設法去開源節流,以減緩公共債務的進一步惡化。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歐洲已開發國家,捷克經濟一直都是讓人羨慕的,為什麼還會「淪落」到需要增加稅收和減少社會福利的地步呢?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疫情影響。旅遊業和對外貿易是捷克兩大經濟支柱,疫情爆發後,對這兩大行業的打擊尤其嚴重,所以捷克的經濟在疫情期間的下滑是非常明顯的。另外,疫情以來,捷克在醫療服務和刺激經濟支出上耗掉了國庫的大部分餘糧,只能不停發債進行維持公共服務,這就是為什麼其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從2019年的28%急速上升到了2022年的42.9%。值得一提的是,哪怕如此,捷克有好幾個月的新冠死亡率還是位居全球之首。

第二是幫助烏克蘭。2021年中的時候,捷克對疫情的控制放開了,經濟也逐漸走上了復甦的道路。2022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非常明顯告訴我們,那個時候的捷克不論是GDP還是財政收入和公共債務,都出現了些許改善。

沒想到,烏克蘭事件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更沒想到的是,本來事不關己的捷克卻在這件事上蹦得老高了,甚至付出了與自己實力不匹配的行動。

首先,他們接收了將近500萬的烏克蘭難民,這麼多人的衣食住行,哪怕只給最基本的補貼,都是不小的經費支出;

其次,他們源源不斷向烏克蘭提供軍火援助,要知道軍火這玩意也是白花花的銀子堆出來的,你給了別人,自己得花錢買補充回來,這又是一筆大開支;

再次,根據捷克人自己公開的數據,他們在過去的一年在給烏克蘭本土所謂的「人道主義援助」上,花了32億美元;

最後,因為愛出頭,喜歡充胖子,捷克人斷了和大熊的所有經濟來往,能源成本增加和企業撤離損失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在這次《捷克現狀》的報告里,我們看到了捷克為了還債不惜減少公共開支、增稅和削減社會福利,但是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在烏克蘭方面的支出縮減。看來,捷克的當局者為了支持烏克蘭,也是夠拼的。

只不過這種做法,很容易會導致自家後院起火,畢竟長期過慣了養尊處優好日子的歐洲人,對社會福利還是非常敏感和在意的。像養老金這種事,弄不好又是滿大街罷工者的搖旗吶喊,甚至會引發煙火和零元購事件。

不信,問問法國人。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c873f4864cf491c7523b19b5f2a97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