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向軍:熱鬧的旅遊數據

2023-11-12   品橙旅遊

原標題:閆向軍:熱鬧的旅遊數據

你已選中了添加連結的內容

一如既往,到了十一假期各路神仙都說幾句,來幾組數據談點感受。最近的是劉潤的跨年演講:

­根據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的五一假期,全國共接待遊客1.95億人次。2020年,降到1.15億。2021年,漲到2.3億。2022年,再次降到1.6億。那今年呢?

「報複式反彈」到2.74億。

2.74億。相當於印度尼西亞,全球第四大人口國的人口總和。

確實很火。從這個角度看,旅遊業,全面復甦。現在,我們換一個角度。

2019年的五一假期,我國旅客的「人均旅遊消費」,是每天151元。而今年呢?今年是108元。

出門,就要花錢。今年比2019年,遊客每天少花43元。剛結束的國慶假期也是,遊客每天少花了5元。

出遊人數變多了。人均花費變少了。情況有點「複雜」。

這是「消費降級」了嗎?

——《劉潤年度演講2023:進化的力量》

討論旅遊數據,先普及一下專業知識。

2023年五一假期之後,不少人和劉潤一樣,把假期國內旅遊收入除以出遊人數作為人次平均花費來和2019年進行同期比較,得出結論:錢花少了,旅遊消費是不是降級了?!

以上同期比較並得出結論基於一個前提:2019年五一假期出遊的是大王莊的王老五,2023年五一假期出遊的還是大王莊的王老五。如果2019年五一假期出遊的是西虹市首富張老二,2023年五一假期出遊的是大王莊的王老五,那咋辦?還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嗎?也就是說,假期旅遊花費受遊客結構和旅遊方式很大影響。

一般來說,國內目的地省市分為兩類,一類是目的地省市,比如海南、新疆、雲南等,本省人口少,主要是吸引外省市旅遊者;一類是目的地客源地疊加省市,公共假期吸引大量本省遊客,比如山東、河南、江蘇等省市。2019年五一假期山東省內遊客比重為68.4%,一日游遊客比重為75.7%。而在2023年五一假期,省內遊客比重高達69.2%,一日游遊客比重為77.8%。可以看到,大部分目的地客源地疊加省份高比重的省內遊客以及一日游遊客抑制了旅遊花費水平,沒花出去錢和不想花錢是兩碼事。

2023年9月16日,山東泰山景區累計接待進山遊客700萬人次,猜猜看山東省內遊客占多少?山東泰安市遊客占多少?答案是山東省內遊客占40%,泰安市遊客占5%。如果把泰安市按照省份客源地排序的話,它超過了安徽省,位居第五位。以上數據可能和許多人想像差距很大。黃金周假期自駕車遊客成為主體,遊客自主性便利性大大提高,不過夜的周邊游比重未來依舊處於高位,但這並不意味著長線旅遊消費的降低。

從綠皮火車時代到自駕游的「車到山前必有路」,旅遊方式的升級帶來消費結構的變化,不能只看見旅途中的花費,畢竟旅遊收入可沒有計算遊客買私家車的花費。一家子到野外露營,大部分遊客不是為了節省住宿費,實際花錢也不少,行前野炊鍋碗瓢盆得買吧。

按照劉潤講演中的算法,2023年十一假期國內旅遊收入7534.3億元/國內旅遊出遊人數8.26億人次/十一假期天數8天=114元,2019年十一假期國內旅遊收入6497.1億元/國內旅遊出遊人數7.82億人次/十一假期天數7天=119元。嗯,119元-114元=5元,正如演講所說:遊客每天少花了5元。

姑且不掰持這個算法,是不是還是覺得哪兒不對勁?2019年十一假期是7天,而2023年假期是8天!那麼如果假期拉長一天,是消費不高的一日游增加了,還是消費更高的長線遊客增加了?秘密藏在2023年十一假期伊始的9月29日,正是國人講究闔家團圓的中秋節。大部分人要麼不出門旅遊,待在家裡;要麼探親回家,還是待在家裡,不花錢住賓館吃酒店。當然也很少有人注意到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在分析2023年十一假期旅遊特點的更深意思:中秋遇上國慶,「前半程團圓、後半程旅遊」特徵較為明顯。而回家探親團圓也要計入假期旅遊人次的。

如此門類眾多龐雜的旅遊產業,大神們瀟洒地在不同業態之間輾轉騰挪,在不同領域如履平地。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要麼旅遊這地界是一馬平川,要麼還是看個熱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