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買房?原來是這五大原因

2024-09-08   常高俊April

國人對房產的眷戀,宛若一股深植於心的執念,其熱烈程度,在中國人民銀行的一項調查中顯露無遺——城鎮居民住房自有率高達96%,近乎全民皆有所居的盛景。相比之下,日本則繪就了一幅迥異的圖景,其住房自有率僅徘徊於61.2%的門檻,東京更是低至45%,成為高房價與低擁有率的縮影。眾多日本青年,甘願將租房生涯綿延至生命的每一個角落,而非急於築巢,這一反差,究竟源自何方?

莫非是收入之虞?非也,即便歷經「失去的三十年」,日本仍以已開發國家的姿態,屹立於全球經濟之巔,其國民收入,在全球範圍內亦屬佼佼者。亦非房價高企?實則不然,日本房地產市場歷經數十年洗禮,泡沫已漸消散,加之超低利率(僅0.5%,幾近無息之境),加之政府與企業慷慨解囊,以購房補貼相贈,購房之路理應暢通無阻。

然則,何以日本青年仍對購房避之不及?此中緣由,錯綜複雜,卻也耐人尋味。其一,日本文化中,並無「房為家之根本」的根深蒂固觀念。婚姻,在此國度,並非房產的附庸,租房亦能成就愛的小巢,溫馨不減。其二,學區房之困擾,於日本青年而言,宛如天方夜譚。教育公平,如春風化雨,孩子無論身處何地,皆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無需為一套學區房而奔波勞碌。

再者,職場生涯的漂泊不定,亦是日本青年暫緩購房腳步的原因之一。調崗如家常便飯,今日東京,明日大阪,生活軌跡難以預測,購房之舉,恐成枷鎖。其四,日本租房市場的天平,傾向租客一側,房東無權肆意提價,更不可輕易逐客,租售同權之下,租客得以安享歲月靜好,無需為居所的朝不保夕而憂心忡忡。

最後,日本年輕一代的住房觀念,更趨於理性與務實。他們視房產為生活之必需品,而非投資之利器,不再盲目追逐房價的漲跌,而是享受居住本身帶來的安寧與滿足。這份超脫與淡然,或許正是日本青年租房生活背後的深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