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社牛」,越長壽

2023-09-23     保健時報

原標題:越「社牛」,越長壽

有一類人,他們不懼怕任何場合,隨時隨地都能與在場的人打成一片,這類人常被我們稱為「社牛」。如果非要給「社牛」下一個定義,可以總結為一種「樂於社交」的態度。社牛大多性格外向,在社交方面毫不膽怯,能很快地與陌生人打成一片,擁有極強的社交能力。他們往往可以在各種社交場合遊刃有餘,甚至有時會「放飛自我」。近日,多項研究顯示,這些熱愛參加社交活動的「社牛」們往往更長壽且大腦更年輕。

01

「社牛」們更長壽

哈爾濱醫科大學學者在《自然》子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孤獨或社會孤立的人,死亡風險高。也就是說孤獨的人短壽。

與之相反,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何森研究團隊在分析了中國縱向健康長壽調查隊列中的近3萬參與者後發現,更頻繁地參加社交活動,老年人的壽命也將更長,尤其是幾乎每天都社交的老人。

為探明中國人群中老年人「社牛」與否與總體生存率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從中國縱向健康長壽調查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收集到近3萬名研究對象,並根據社會活動頻率分為5類,包括幾乎每天、不是每天但每周≥1次、不是每周但每個月≥1次、不是每月但有時、從不。

結果顯示,社交頻率從「幾乎每天」至「從不社交」,各組的全因死亡率也隨之上升,分別為7.4%、9.0%、9.1%、9.3%和17.2%。在調整了混雜因素之後的結果更為明顯,與從不參加社交活動的「社恐」相比,更頻繁地參加社會活動的老年人的總體生存時間更長。

具體來說,以從不參加社交活動的為基線,不是每月但有時參加社交活動的老年人的總生存期將延長71%,不是每周但每個月≥1次的延長85%,不是每天但每周≥1次的延長158%,而幾乎每天的顯著延長248%。

研究者認為,經常出去參加社交可能會影響個人的健康行為,比如更多的體育活動和更少的久坐時間,對某些類型的慢性病有潛在的好處。此外,多多參加社交活動的老年人往往會受到同伴或社會的影響,可能會鼓勵更多的健康飲食行為和摒棄一些不健康的習慣,這都會與健康壽命產生正向聯繫。

02

「社牛」們更「年輕」

「社牛」不僅會讓一個人長壽,還能讓大腦保持年輕。《神經學》上最新發表的研究發現,更多地接觸社會,與總體和認知功能相關的腦容量更大相關,即「社牛」罹患痴呆和晚年抑鬱症的機率更低。

研究者收集到近9000名基線無痴呆症、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根據與非同居的親戚與朋友的接觸頻率,所有參與者被分為4組:每天、每周幾次、每月幾次、很少。而大腦萎縮的情況則是採用腦部核磁共振掃描,記錄下大腦總量和區域體積、顱內體積和白質病變體積來評估。

結果顯示,經過多變量調整後,「社牛」的大腦總體積明顯大於「社恐」。具體來說,社交頻率最高組的腦總體積占顱內總體積百分比為67.8%;隨著社交頻率的降低,大腦總體積占比也呈下降趨勢;而該比例在社交頻率最低組為67.3%。此外,很少參與社交活動的老年人往往有著更小的大腦顳葉、枕葉、蝶竇、海馬和杏仁核體積。

事實上,「社恐」老年人的大腦區域體積的減少,部分原因要歸結於抑鬱症狀。樂於參加社交活動的老年人心理更健康,罹患抑鬱的風險更小,腦部相關區域的萎縮情況自然也得到了改善。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神經科專家指出,認知下降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這也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最初症狀之一。55歲以上人群,要保持良好的記憶,就要多參與社交活動以及新穎的認知活動。研究發現,參與更多的社交活動以及新穎的認知活動(如使用電腦或學習第二語言)的人即使是年齡增長,往往也會保持較好的記憶力。

03

「社牛」們更豁達

現代人,很多都遠離人群,沉浸在社交媒體中。那麼,社交媒體能拯救孤獨嗎?一項美國的研究顯示,刷微信或使用其他社交媒體超出2小時,孤獨感增一倍。而美國一項納入30萬人的研究提示,社會孤獨感的危害等同於每天酗酒或每天吸煙15支。

可見,與家人、親戚、朋友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經常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和情感,不僅可以愉悅心情,還能讓我們更健康長壽。「社牛」性格外向,在社交方面頗為自信,心理素質較好,從不膽怯,其性格往往較為豁達,不拘小節,能很快與陌生人打成一片。

人的壽命與性格存在很大關聯,有學者認為,有七個性格特徵的人不利於健康。要保持健康最好改變這幾種性格:一是孤僻。英國一項研究提示,孤獨和獨處是冠心病和中風的危險因素,可使冠心病風險增加29%,中風險增加32%。二是不會笑。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愛笑的人比美國人均壽命多兩歲,而不愛笑的人比人均壽命少5歲。三是過於積極。對事物過於執著,過於積極,常常會過度透支身體。此外,現實的骨感和理想的豐滿,也常會讓過於積極的人產生悲觀、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四是生活無趣。研究顯示,沒有興趣愛好的老人和有兩種興趣愛好的老人相比,患認知障礙風險高6.3倍。會生活,才會更健康。五是品行不端。美國的調查顯示,善惡會影響壽命長短。樂於助人者預期壽命顯著延長,相反心懷惡意者,死亡率比正常人高1.5~2倍。六是與鄰居交惡。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好鄰居可使心臟病發病風險降低50%。七是頹廢。加拿大研究發現,生活有目標的人更長壽。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b40cfd01084b44bf26c1efdbb1fa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