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事,掩蓋不住美國自己的危機

2022-05-31     第一軍情

原標題:烏克蘭的事,掩蓋不住美國自己的危機

烏克蘭的事,掩蓋不住美國自己的危機

文/君劍

俄烏衝突已經持續了接近100天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美國始終扮演著始作俑者和幕後推手的角色。美國有意「推波助瀾」,使得烏克蘭局勢進一步升級,這樣美國的「軍工復合體」可以漁利,華盛頓也可以藉機進一步尋求「削弱」俄羅斯。

(俄烏衝突)

而在美國自己問題纏身的情況下,拜登政府似乎也有意通過升級烏克蘭危機,來轉移美國國內視線和矛盾。

路透社和益普索集團近期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拜登的支持率已經跌到了36%,這是他任內最糟糕的數據了,而這一數據也暗示著,拜登所代表的美國民主黨人,已經攤上大事了。

目前看來,美國至少面臨著5大問題。

第一,拜登的經濟治理相當失敗,美國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

上月美國媒體也曾發布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公眾將美國情況形容為10年來最糟糕時刻,大多數受訪者覺得拜登壓根就沒能夠處理好經濟問題。

(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拜登夫婦在白宮種樹)

現在的美國,通脹問題依然是幾十年來最嚴重,而且出現供應鏈危機、勞動力不足、外需下降等一系列問題,油價、物價的狂漲,奶粉等物資的短缺,都讓美國人痛苦不堪。

在美國的「軍工復合體」為烏克蘭危機而開香檳的時候,美國公眾承受著拜登政府治理經濟失敗所帶來的一系列後果。

而美國試圖對俄羅斯施加更多的制裁,也導致更多的後果反彈到自己身上,畢竟俄羅斯是資源出口大國,美國的制裁干擾了市場秩序,最後肯定會把美國自己也拉下水。

(俄羅斯石油也讓美國欲罷不能)

第二,美國社會瀰漫著不安情緒,社會矛盾更加突出。

拜登處理經濟問題失敗,肯定會導致美國社會問題更加複雜化。在最近,美國剛剛經歷了一個「血腥周末」,一系列槍擊事件的發生,凸顯了美國社會矛盾的激化。

得州尤瓦爾迪市羅布小學發生的槍擊事件,導致了19名兒童和2名教師身亡的後果,此事震動世界,也導致美國的槍擊問題再次暴露。拜登親自到現場憑弔,老淚縱橫地對人群聲稱要「做點什麼」,然而他也清楚,在一個槍比人多的國家,要「做點什麼」是真的難。

(拜登在現場憑弔)

而就在剛剛過去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的周末,全美槍聲不斷,超過30人在槍擊事件中喪命。槍枝問題,繼續困擾著美國的每一個人。

其實槍擊事件的背後,何嘗又不是美國「軍工復合體」在操控局面,美國「軍工復合體」對外輸出混亂,對內自然也是輸出混亂,正因為有從國會到軍工企業的利益聯繫,所以槍枝問題總是「斬不斷理還亂」,成為美國社會的頑疾。

而嚴重的槍擊事件也是美國社會問題的縮影,用美國美職籃球員達米恩·李的話說,就是現在的美國搞把槍很容易,買奶粉卻很難。

(美國「搞把槍比搞奶粉容易」)

第三,美國的疫情危機繼續蔓延,拜登的競選承諾已經成為空口號。

進入5月份,美國疫情致死人數超過了100萬例,為此美國國家大教堂不得不又鳴鐘1000次,以紀念死者。

猶記得拜登競選之時,曾誓言「團結美國,終結疫情」。然而現在他的競選承諾,早就被扔進垃圾桶了。拜登在任期間,美國已經有新冠疫苗,但是他任內疫情致死人數,要遠超他一直在批評的特朗普。

美國不是沒有能力來處理這些,疫情也不是無法控制的。但問題是,拜登就是沒有能夠處理好疫情問題。在美國疫情致死100萬人之際,拜登只能宣布紀念這個「悲慘的里程碑」,除此之外他拿不出什麼解決方案。

(拜登宣布「悲慘的里程碑」)

第四,美國民主黨面臨中期選舉嚴峻形勢,特朗普歸來可能引發政治危機。

一系列問題的發酵,自然會讓拜登的支持率暴跌,也會讓美國的民主黨人面臨艱難的局面。眼看著,今年美國國會的中期選舉就要來了,民主黨人手裡沒有籌碼,共和黨人正在摩拳擦掌,準備奪回參眾兩院的控制權。

而共和黨人內部也在醞釀著競爭,「特朗普主義」正在流行,特朗普的影響力仍然持續影響著共和黨。根據最新的一些調查,特朗普還是領先於對手,而拜登糟糕的表現和支持率,可能會導致2024年特朗普的回歸,一旦拜登失敗,特朗普就會再次問鼎白宮。

(特朗普)

在那種情況下,混亂是可能再次發生的,特朗普卸任的時候,就曾經引發了震驚世界的「國會騷亂」事件。如果他在2024年再次回歸,那麼他會不會又搞出什麼名堂,這是很有懸念的事情。

有人擔心,特朗普可能會引發新的「國會騷亂」事件,甚至可能會導致美國面臨內戰危機。而如果他再次成為美國總統,那麼一個離譜的美國也將順勢回歸。

(國會騷亂)

第五,拜登對外政策受挫,烏克蘭危機掩飾不了美國的失敗。

雖然拜登寄望於通過挑起外部矛盾來轉移視線,但是事實並沒有如他所願,就烏克蘭危機來講,雖然美國挑動了局面,但美國自己也不是贏家,因為全世界都清楚美國才是問題的始作俑者,這一點從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地區不支持美國的對俄制裁,就可以看出來了。有的國家甚至直接表態,指出美國和北約才是罪魁禍首。

而拜登最近進行的「亞洲之行」,也沒能實現什麼目的,印度拒絕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支持美國,拜登兜售的「印太經濟框架」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實際作用。至於之前搞的美國-東協特別峰會,則更是搞不出什麼名堂,東協國家根本就不買美國的帳,而美國承諾的1.5億美元援助,更是充滿了侮辱性意味,這場峰會除了凸顯美國的傲慢之外毫無意義。

美國接下來還要搞所謂的美洲峰會,但在外界看來,美國這就是要搞「美國峰會」。由於美國企圖排除一些美洲國家,因此出現了10個拉美國家聯名抵制美國的尷尬局面,這讓美國的美洲峰會提前「黃了」。

(拉美國家齊聲反對美國)

由此可見,美國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表現得很失敗。拜登確實有想通過轉移視線的方式掩蓋矛盾,但問題是,美國的問題已經太嚴重了,而且很多都是與美國人切身利益相關聯的,試問拜登如何掩蓋矛盾呢?

美國可以利用烏克蘭危機綁架盟友,但卻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如今,美國的問題也火燒眉毛了,就看美國怎麼處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ad4e31ea3c69b285f522a75e8b5fd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