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拍攝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夜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新華社西寧4月11日電(記者 李占軼)清晨,行走在青海省玉樹市的大街小巷,道路通暢,街道整潔,人流熙攘,車水馬龍。
在這座位於唐蕃古道的商貿重鎮里,千年歷史留下滄桑印記。古色古香的街道小巷以及扎曲河兩岸五彩斑斕的藏式建築格外迷人。
昔日的喧囂伴隨著馬幫遠去消失在歷史長河。震後10年,玉樹在廢墟上重生。這座城市正煥發出勃勃生機,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
32歲的索南仁青經營的「藏宮」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餐廳。跨進餐廳大門,獨具康巴風情的裝修風格,讓人頓時有種置身神秘古老藏家之感。演藝舞台上,在現代化的舞美效果下,人們演繹著熱情奔放的康巴舞蹈。舞台下,琳琅滿目的藏式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我們希望通過獨特的民俗餐飲和民俗歌舞,將青藏高原獨特的人文風情傳達給每一位顧客。」索南仁青告訴記者。
2015年開始創業至今,他的餐飲公司已經從玉樹市一家200多平方米的小餐館發展到擁有全省4家分店。「企業一步步發展壯大,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索南仁青告訴記者,在創業初期他就享受到了政府對小微企業的貼息貸款等扶持政策。
「生活越來越好,老百姓的錢包越來越鼓,消費意願也越來越強烈。」索南仁青告訴記者,如今光顧餐廳的消費者中,除了旅遊旺季時的遊客,多半是本地人。藏式美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這也無疑讓索南仁青堅定了傳播民族特色文化的決心。
民族特色飲食文化煥發出生機與活力,現代時尚生活方式也在這座城市生根發芽。
「老闆,來兩杯卡布奇諾,一份牛角麵包。」「好的,請您稍等。」
坐落在玉樹市民主路三江源商貿城的「玫瑰西點」,是當地年輕人經常光顧的西餐廳,曾維香經營餐廳已有5年。
「一開始開店時還是有一些顧慮,以當地人的飲食習慣,他們能不能接受這樣的飲食。」曾維香後來驚喜地發現,她的擔心是多餘的。當地人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對於西餐的接受程度很高。咖啡、比薩、布丁……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名字,如今成為玉樹人的日常。
生意越來越好,餐廳的菜單也越來越豐富,餐廳規模從100多平方米擴大到1000多平方米。曾維香說,這幾年,無論是消費者的青睞,還是政府的扶持,都讓她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開放與包容。
據了解,截至2020年1月,玉樹市全市企業總數達到1479戶,個體商戶總數3256戶。「和震前相比,個體商戶的數量翻了一番,企業數量增加了數倍。」玉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耿噶索南說,玉樹市已經成為藏區的商貿重鎮,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客商,同時本地人的創業熱情被激發,玉樹籍的個體商戶數量占總數的近40%。
「近年來,玉樹市大力推動『多證合一』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提升辦事效率,使玉樹群眾和市場主體真正感受到獲得感。」耿噶索南說,隨著商事制度改革推進、放管服力度不斷加大,營商環境便利度大幅提升,消費新業態大量湧現,追求生活品質和享受型消費需求日益旺盛,市場活力不斷被激活。
41歲的玉樹市民扎西東周有切身感受。他告訴記者,以前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都要託人去西寧代購,休閒娛樂方式單調,小餐館吃頓飯再打幾局桌球,幾乎是人們唯一的消遣。
「現在大城市有的,玉樹都有。」扎西東周笑著說。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高原星光下,群山懷抱間,點點燈光將雲端之城裝扮得璀璨迷人。扎曲河兩岸飛揚著遊客的陣陣歡笑、人聲鼎沸的燒烤店門口冒著熱氣、街邊餐館裡傳出曲調歡快的藏族歌曲……在歷史與現代、喧鬧與安謐中,這座三江源頭的活力新城正在擁抱世界和被世界擁抱。
作者:李占軼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