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燕南 北京報道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華晨寶馬方面獲悉,華晨寶馬與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帥翼馳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簽訂自2024年至2030年針對綠色電解鋁和再生鋁的備忘錄。相較於原鋁,綠色電解鋁和再生鋁具有顯著的節能減排優勢。兩份備忘錄不僅保障了寶馬的汽車對優質低碳鋁的需求,更從源頭減少汽車生產的碳足跡。
華晨寶馬總裁與執行長戴鶴軒表示:「作為第一家加入1.5°C控溫目標行動的德國車企,寶馬致力於在整個產業鏈上踐行可持續發展,上游供應鏈端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繼去年與河北鋼鐵鋼集團合作打造『綠鋼』供應鏈後,我們很榮幸再度攜手中國供應商夥伴,共同打造低碳鋁供應鏈,加速汽車供應鏈低碳化轉型,促進綠色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
2024年起將使用綠色電解鋁和再生鋁
寶馬此次「雙管齊下」,簽訂的兩份備忘錄分別對應兩條低碳之路。
在與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火集團」)簽訂的備忘錄中,神火集團將每年為華晨寶馬預留符合寶馬品質標準的綠色電解鋁,其生產過程中完全使用低碳排的可再生能源,單噸碳排較原鋁可減少14噸左右。這份備忘錄將為寶馬實現車身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低碳轉型保駕護航。
與帥翼馳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帥翼馳集團」)簽訂的備忘錄中,帥翼馳集團將每年為華晨寶馬及其供應鏈預留優質回收鋁料再加工生成再生鋁。而單噸再生鋁較原鋁可減少近18噸碳排放,進一步降低寶馬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另外,作為寶馬第一屆「可持續發展供應商獎」獲得者,帥翼馳集團還協助華晨寶馬打造了鋁材閉環回收體系,攜手踐行循環永續的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鋁材,是汽車輕量化轉型的關鍵金屬材料。據統計,生產一輛中型寶馬純電動汽車需要使用約400公斤的鋁材,約占總原材料的20%。與此同時,鋁材又是高碳排金屬原料。國際鋁協統計數據表明,一噸原鋁的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量大約是20噸,主要來自於電解或冶煉過程中消耗的高碳排能源。
降低生產環節的碳排放是鋁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目前主流的減碳途徑有兩條,一是使用低碳排可再生能源生產, 比如可再生能源電解鋁可減少約70%的碳排放量;二是加大再生鋁的使用比例,比原鋁生產可減少近90%碳排放。
聯手供應商發起綠色轉型「攻堅戰」
立足於中國,發展為中國。寶馬一直是中國製造業綠色高質發展的積極倡導者和堅定執行者。此前,寶馬就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了「中國供應鏈減排計劃」,聯手供應商夥伴發起「攻堅戰」,根據不同高碳排材料的特徵,有針對性地「逐一擊破」,力求以創新技術引領原材料產業低碳轉型。
據估算,在電動車的生產中,動力電池是頭號排碳大戶,其次是鋁材和鋼材。針對這些碳排放最集中的領域,寶馬與本土優秀夥伴通力合作,共同尋找有效的減碳途徑。除了簽署的低碳鋁備忘錄以外,寶馬還攜手華友循環,實現電動車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與河北鋼鐵集團簽署《打造綠色低碳鋼鐵供應鏈合作備忘錄》,在國產車型中逐步使用低碳汽車用鋼。
值得注意的是,為實現綠色轉型,寶馬集團正在對全系產品進行電動化轉型。2023年,寶馬集團推出了近100輛BMW iX5 Hydrogen氫燃料電池車組成的試點車隊,展示了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可行性。BMW新世代車型也將在2025年面世。新世代車型並不局限於純電動車,未來也可能兼容氫燃料電池驅動系統。
寶馬集團認為,各種驅動類型都必須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碳排放方面做出貢獻。可持續的交通出行並不完全取決於驅動形式,只有在全價值鏈上採取措施,涵蓋從生產到使用的各個階段,才能顯著減少汽車出行的碳足跡。
寶馬集團方面表示,未來,寶馬將繼續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激勵和帶動更多的中國優質供應商加入「寶馬的可持續發展朋友圈」,攜手共進,為中國製造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編輯:張碩 校對:翟軍)